APP下载

夯实基础促提升 突出特色塑品牌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7-09-08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政府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农业

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政府

夯实基础促提升 突出特色塑品牌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河口区委、区政府不断深化区情认识,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着力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着力优化农业经营结构,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着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上取得新成效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生态畜牧、现代渔业、绿色种植三大产业,集中抓好总投资29.2亿元的14个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全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畜牧方面,抓好澳亚高端乳制品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正邦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推动澳源进口肉牛深加工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畜牧业全链条、高端化发展,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现代渔业方面,加快推进 “海生·河口”渔业科技精准对接,进一步完善中心渔港基础设施,推进鱼粉鱼油生产、仓储和制冰厂综合项目建设,增强渔港服务功能。绿色种植方面,实施东水源灌区节水改造等总投资1.15亿元的13个农田水利工程,推进义和、新户未利用地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实施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继续实施粮改饲试点,种植青贮玉米 10万亩、甜高粱 1.5万亩、苜蓿3000亩,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二)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是推动现代农业与精深加工业结合。在澳亚高端乳制品深加工、澳源进口肉牛深加工建成投产的基础上,加大肉鸭屠宰、生猪屠宰等深加工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吸引海产品加工企业落户,补齐精深加工链条短板。二是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依托河口供销E家和淘河口等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发展冷链物流、仓储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三是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依托 “锦绣河口·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高端精致农业,年内建成核心区展馆;以申丰庄园、锦绣庄园为载体,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林下经济等新型业态的休闲农业。

(三)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部完成的基础上,下步,一方面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方式流转土地,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粗放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家庭农场扶持力度,推动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年内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 93家、78家、280家。同时,依托供销社综合改革,新建为农服务中心2处,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四)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 “产品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建成为 “省级农产品安全县”。二是加大 “三品一标”认证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年内新增 “三品一标”认证 5个以上。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全程监管,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二、推动农业改革创新,在增强农业发展支撑上取得新成效

(一)深入推进农业改革。重点做好两项试点工作。一是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全区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精准摸底,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扎实推动试点工作,形成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河口经验。二是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逐步构建 “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二)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抓好与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合作,加快推进河口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生态渔业产学研水平;鼓励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深化农业产学研结合,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和未利用地开发,加强农业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盐碱地生态高效开发的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农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有意愿、有条件、有基础的农民到职业院校进行脱产培训,切实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培养职业农民带头人,打造一支优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作用,创新培训方式,通过把专家教授 “请进来” 讲、 带领群众 “走出去”学、信息化教学等方式,将屋里课堂培训与田间地头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实效。

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在打造环境优美镇村上取得新成效

(一)提升城镇规模水平。在继续推进试点强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引导各镇街,依托自身发展实际和发展优势,突出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帮助,促进镇街加快膨胀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发展水平。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在财税、土地、金融、机构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引导镇街加快培育支柱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引导镇街进一步修订完善辖区农村新型社区详细规划,统筹安排居民生活区和生产区。进一步加大拆建搬迁力度,集中精力解决协胜、李坨等村搬迁扫尾,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整体连片开发。引导搬迁条件成熟的城郊村、镇边村、偏远村庄农民向城区、镇驻地周边和农村社区集中。探索社区建设新路径,引导区内龙头企业建设村企并建新型农村社区,缓解就业压力和村企矛盾。

(三)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创建省、市、区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抓手,因村施策、精准发力,年内创建30个区级、20个市级、3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二是与三年增绿工程相结合。以围村林、围镇林建设为重点,搞好镇街驻地、农村社区周边及镇村公路绿化,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坚持适地适树、就地取材,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不断提升村庄绿化层次,建设绿色 “生态银行”。三是与城乡建设管理相结合。持续深化拆违治乱专项行动,推进农村公路沿线综合整治和破旧住宅区改造,加大城中村、仙河镇滨港路两侧、孤岛镇油田和济军基地废弃家属点等重点区块违法建筑治理力度,做好立面改造和绿化亮化工作。

四、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取得新成效

(一)坚决完成市定脱贫任务。结合河口实际,因地因人制宜,健全完善 “两建一推六保障”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切实发挥产业扶贫的 “造血”功能,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治理、危房改造、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扶贫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好 “油地携手脱贫攻坚”、“百企帮百户” 等行业帮扶活动,凝聚起扶贫攻坚合力。对11个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明确包靠领导和单位,配齐配强 “第一书记”, 明确扶贫责任人; 同时,统筹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对扶贫资源进行精准化配置,向相对贫困倾斜、向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户倾斜、向优质产业项目倾斜,实现扶贫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最优化、长效化,确保完成市定贫困村户摘帽脱贫的任务。

(二)贯彻落实强农惠民政策。一是实行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农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从事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林下经济等经营,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扶持。二是落实土地流转相关补助政策。坚持取之于地、用之于农,严厉打击占用土地流转费用,确保收益惠及农民,形成 “多倍收益”。三是落实农业各项补贴政策。进一步宣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做到足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任务,全面落实小麦综合直补和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生产投入成本。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3000万元富民资金,保障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全力支持农业二三产业项目和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三农”领域,解决做大做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实现连片经营、 综合开发, 激发 “三农”发展活力,释放 “三农”发展动能。进一步加大信贷扶持和保险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切实解决困扰“三农”发展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