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类低血压可致脑卒中

2017-09-08文/王

长寿 2017年8期
关键词:屏气低血压体位

文/王 捷

三类低血压可致脑卒中

文/王 捷

一般人对高血压都很警觉,知道它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对低血压却往往忽视。其实,低血压也很凶险,其危害并不亚于高血压。

低血压是指身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低血压一般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很多有低血压的人除非体检往往感觉不出来,不像高血压那样突然和急骤,但它同样也是造成脑卒中的致命元凶,也会造成痴呆、心肌缺血等严重后果。医学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的中风、1/4的心肌梗死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我们该如何识别低血压?面对低血压你该做些什么?相信拙文可以给你答案。

一、如何识别低血压

医学上一般将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低于收缩压(SBP)9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DBP)60毫米汞柱的状态称为“低血压”。

专家指出,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昏、疲乏、没精神,严重时出现胸闷、心绞痛,甚至昏厥、神志不清。如果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又出现了以上相应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诊断为低血压了。

低血压轻微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可表现为直立性眩晕(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四肢厥冷、心悸、口齿不清、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甚至抽搐,需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另外,低血压患者心情一般比较低落,容易得抑郁症;还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也跟着模糊;同时,低血压也会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一些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进行治疗。

二、老年人需特别注意三类低血压

专家说,血压太低容易出现大脑缺血、缺氧,进而诱发脑梗、心梗,还会影响肾脏功能,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有三类低血压较为多见,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1.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如果出现体位上的改变,比如由平卧、下蹲突然站起,出现头昏、晕厥等症状,此时测量血压明显偏低。

当老人体位突然发生改变时,由于其血管张力差,迷走神经很弱,全身协调不好,而容易发生晕厥,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它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发生严重意外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老年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一是起立动作要慢,应依靠身边物体做支撑或借助手杖分阶段缓慢起立。特别是在睡醒后及泡澡后,要先坐一会儿,缓上几分钟,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避免血压突然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晕厥。二是平时要注意有没有头晕现象,避免一些危险的动作,例如站立穿裤子、登高等。

2.餐后低血压。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大量的血液会流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导致血压偏低,患者可能出现头昏等症状。医学上将餐后2小时内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餐后收缩压(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同时出现一系列不适表现者视为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成因,一是老年人的血压调节机能减退;二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这更多见于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者;三是餐后因体内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而重新分布,所以易引起血压下降。

为了防止餐后低血压诱发心绞痛、脑血管意外、摔伤等事件,给餐后低血压人群提出以下几点注意:第一,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可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第二,食物应多样化,不应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米、面等),应同时摄入适量蛋白质和脂肪食物。第三,食物不宜过烫和过凉,以温和为好。第四,一旦出现餐后低血压并伴有不适表现时,需立即平躺,防止跌倒摔伤,慎用血管扩张剂。第五,反复发作者,每日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且不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第六,糖尿病患者服用拜糖平有利于此病的预防。第七,不宜服用抑制交感神经性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

3.排尿性低血压。少数老年人排尿后会被发现晕倒在厕所里,神志不清地躺在地上,甚至四肢抽搐,不一会儿可自然清醒,恢复常态。这就是老年人排尿性低血压。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憋尿。这是因为人憋尿时膀胱比较充盈,快速排尿后腹压急剧下降,腹腔内静脉扩张,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排血量也相对减少,血压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不要憋尿,有尿意应马上排出。第二,排尿时屏气用力。老年人排尿时屏气用力,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血管、小静脉相应扩张,回心脏的血量相对减少。预防方法:小解最好取坐位,不要屏气。

三、血压低时补点盐

低血压如果没有什么不舒服,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这种低血压,可以补充些盐分,比如喝开水时放点盐,炒菜的时候稍微多放些盐,大部分患者血压都能有所提升,症状减轻或消失。如果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的低血压,医生在处理时,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一般也会输些生理盐水。绝大部分低血压患者通过非药物性治疗,血压都能有所提高,症状有所改善;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医生才会考虑使用麻黄碱等收缩血管的药物或激素类药物。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用人参、肉桂、枸杞子、红枣等泡水喝,能起到一定的提升血压的效果。

饮食上要尽量少吃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和药物,比如芹菜和三七等。还有像山楂、荸荠、莲子心等有降压作用的食物,低血压的人食用后会加重病情,故也应少吃。如果血压偏低,还应少吃生冷食物。另外,不建议低血压患者做剧烈运动。

低血压患者在家中晕倒,身边的人应使其保持平躺,不枕枕头,解开衣领,增加脑部供血,患者也许会慢慢清醒。

猜你喜欢

屏气低血压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