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战在天山脚下的河南测绘人
——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工作侧记

2017-09-08王红闯黄军领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8期
关键词:哈密测区援疆

◎ 本刊记者 王红闯 特约记者 黄军领

奋战在天山脚下的河南测绘人
——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工作侧记

◎ 本刊记者 王红闯 特约记者 黄军领

● 无人机运抵测区 蒋达∕摄影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虽然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但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联合团队,虽然他们来自14个不同的测绘单位,但协调有序、配合默契;

这是一个不畏艰难的担当团队,虽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他们勇于担当、任劳任怨;

这是一个忠于事业的奉献团队,他们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天山脚下、戈壁滩上,丈天量地,无私而又专注地绘制着城市的经纬蓝图。他们就是来自河南的测绘援疆突击队。

“我从中原来,心中有大爱……”6月27日,随着河南省测绘援疆出征仪式的举行,伴着激昂澎湃的队歌,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高举队旗,陆续向新疆哈密进发。7月7日,51名队员顺利在哈密集结,并迅速开赴各个测区开始工作。

目前,测绘援疆突击队的工作进展怎样?他们是否适应边疆的生活方式?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我们深入哈密各个测区,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党员,以身作则当表率

哈密是河南省对口援建地区,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为深入贯彻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有关要求,同时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今年5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再次启动援疆工作。经过与哈密市国土资源局对接,确定了此次测绘援疆任务,即“数字巴里坤”“数字伊吾”1∶500、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涉及6个测区,即伊吾县主城区、淖毛湖镇、淖毛湖镇重工业园区、巴里坤县主城区、三塘湖工业园区、大河镇新区。

7月19日一大早,我们离开哈密市区奔赴巴里坤县测绘援疆突击队指挥部驻地。

一进入指挥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员先锋岗专栏。据测绘援疆临时党支部书记马欣明介绍,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7月7日下午,由14家测绘资质单位组成的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三个中队51名队员陆续到达哈密测区后,他们及时组建了援疆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支部成立之初,他们就对自己提出明确要求:“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在具体的工作中,党员始终冲锋在前,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他们重温了入党誓词,并把深入学习宣传廖俊波、杨武伟同志先进事迹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通过座谈交流,引导党员干部深学实学、做好表率。

在先锋示范岗对面的墙上,“万里迢迢赴边疆,牢记使命谱新章”的标语让人热血沸腾,而墙角竖立的鲜艳的突击队队旗也让人有了冲锋在前的感觉。

在随后的几天采访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员们在作业中是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他们心中有党,在党爱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所要求的那样,“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他们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指示的最好践行者吗?

责任,落实在每个细节

据了解,此次援疆行动,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创新形式,确立了“省局主导、协会牵头、宣传引领、企业参与”的方式,即充分发挥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力量,共同开动测绘援疆这艘大船。也正是如此,援疆突击队中的51名队员分别来自14家单位,再加上各测区之间距离较远,这就对队伍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针对实际情况,在管理上狠抓细节,不仅把每项工作细化,而且强调贯彻落实。”突击队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书记马欣明说。

此次测绘援疆突击队下设1个指挥部和3个中队,即省测绘工程院总指挥部和省遥感测绘院、省地图院、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3个中队,指挥部负责总体上的协调和沟通工作,3个中队负责对应测区的有关工作,大队长由参加过国外测绘等重大项目的苏春耀担任,中队长均由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政治素质过硬的同志担任。

在指挥部,我们注意到,尽管这里生活设施简陋,但是各项工作标准如《测绘工作计划表》《成果质量保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目驻地和测区划分表等一应俱全,全部公布上墙。从而确保了测绘援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指挥部还印制了工作手册,上面有中国测绘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河南测绘援疆突击队队歌、当地情况简介、测绘队员注意事项、通信录等内容,队员人手一册。

严谨、细致、担当、责任,这是我们在前方指挥部感受到的浓厚氛围。

● 准备测量 王红闯∕摄影

担当,苦中作乐绘经纬

在巴里坤县突击队指挥部,我们见到了突击队长苏春耀,他虽然个子不高、身材瘦削,但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他不仅参加过国外测绘,而且担任过郑州地铁1号线建设管线勘测指挥长,并且还是2015年测绘援疆工作的队长,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担任测绘援疆突击队的队长。

在巴里坤县城,我们碰上了在城区测绘的一中队队员马涛、王天鹏、王增甫和闫海宾。阳光下,他们手持仪器,正站在街边测量。由于时差关系,这个时候的阳光仍然很“毒”。

第一次来新疆什么感觉?工作和生活还适应吗?

“这里的空气真好!尽管工作辛苦,但都能胜任。生活上,队里专门请来厨师为我们做饭。我要把测绘援疆当作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王天鹏说。

在一中队驻地,队长范高林告诉我们,全队的20名队员分别来自6家单位,在全部人员到达后的第二天,他们就开始组织学习技术设计书,并于8日投入外业测绘。“我们是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开饭,七点半出发。中午光照强,为防止紫外线的伤害,我们会返回稍作休息。下午我们会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半。晚饭后整理输入数据,忙完往往是夜里11点多了……”真正让人震撼的是他们每人每天要跑20多公里的路,打1000个点,每天工作达11个小时,几天来共徒步70多公里。也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只用了4天便完成了大河镇16.6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

在巴里坤县城外的草原上,我们见到了正在进行无人机航测的河南省寰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队员,他们带着无人机,开车30多小时,跨越2600多公里,长途奔波到哈密。他们的任务是巴里坤县和伊吾县工业园区39平方公里的航摄,每次飞行3个小时,大概需要10天才能完成任务。

7月20日17点,距伊吾县城70多公里的淖毛湖镇重工业园区,天气多云,阳光不算太强烈,但是风很大。据介绍,这里常年刮五级以上的大风。大风中,二中队的3个队员,正在这里忙碌着。

这个3人小组来自北京华星勘查新技术公司信阳测绘院,是一支年轻的党员队伍,陈大千32岁、马强31岁、程俊28岁。听说有测绘援疆任务后,他们踊跃报名,经过院里考核选拔,光荣入选。

他们的工作区域是一个建在戈壁滩上的工业园区,硬化的道路之外基本上都是难走的沙砾地。陈大千手持几斤重的GPS仪器,边走边向我们介绍:“第一次来这里,当然新鲜,但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当然,也有远方亲人的牵挂,特别是还只有4岁的女儿……”

据陈大千估算,他们每天大约走25000步、20多公里。“干测绘的,多走点路不算啥!”陈大千说。

程俊操作的全站仪有十几公斤重。他说:“来之前查了资料,了解到这里风大,考虑到稳定性,我带的是比较重的三脚架。重是重些,但便于开展工作。”

在交谈中,程俊身后工具箱边放着的大号水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那是他们在市场上买到的最大的水杯,最多可装2500毫升水,即使这样,他们带的水依然不够喝。

远处,风中,与程俊配合测绘的马强正手持反射棱镜,伫立在那里……

二中队有13名队员,分别来自4家单位,主要任务是对淖毛湖镇4.25平方公里和镇重工业园区24.3平方公里进行测绘,最远的测点距驻地15公里,由于是戈壁滩,气候干燥,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高的时候,铝合金三脚架被晒得发烫,有队员不慎摸到,手竟然被烫起了水泡。但这没有让大家退缩,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他们早上6点就起床,起早干,晚收工,尽量避开正午时间。

这是一个普通团队,更是一个党员团队,在我们的采访中,他们言语不多,且朴实无华;工作踏实,又乐观向上。他们仿佛是戈壁滩上的骆驼草——历经困难,坚韧不拔。

7月20日21点,在伊吾县滨河大道,三中队队长曹莹正带着队员进行水准测量。只见一个队员操作三脚架上的水准仪,另一个则在百十米外手持标尺配合。“这条四等水准线一共45公里,3天来,我们已经测了近30公里,四等水准是一步一步用脚量出来的,3个人一组,前后互相转换。水准测量看似简单,但对数据的要求很高,误差大的要重新测量,而且这个工作必须徒步进行,我们每天至少要走十几公里的路。”曹莹说。

三中队的队员分别来自省遥感测绘院、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省煤田地质局测绘队等单位,主要任务是7平方公里的主城区测绘。尽管队员们刚到达时,有人水土不服闹肚子,但是大家没有退缩,经过几天的适应后,很快投入了工作。

测绘工作不仅充满困难和挑战,而且繁琐、枯燥,面对困难和挑战,队员们勇挑重担,不怕累、敢吃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无私,忠诚事业献大爱

无论是在巴里坤县,还是在伊吾县采访,我们被队员的故事感动着、触动着。他们没有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有着测绘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忠诚,他们用青春唱响了一曲曲平凡的测绘之歌。

二中队队长王喜来自河南省地图院,今年34岁,2001年开始从事测绘工作,是一位业务能手。他有一个6岁的孩子,而且妻子又怀了二胎。此外,他的母亲也身患重病。究竟去不去?王喜心中颇为矛盾。最终,他说服了家人,踏上了援疆的征程。

就在赴疆行程已经大半的时候,王喜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母亲病危!

怎么办?王喜既牵挂母亲,又放不下工作。自己是中队长,快到测区了,安置好再回去吧。他一方面打电话安排家人把母亲送到重症病房救治,一方面带领大家向测区进发。

王喜如期到了测区,家里却再次打来电话。当王喜返回郑州赶到医院的时候,已是次日深夜,母亲已无法说话,只能和儿子泪眼相望。

父亲告诉王喜:“当天下午4点的时候,我告诉你母亲,天黑的时候,儿子就回来了。当时,你母亲扭头一直望着窗外,盼着你回来!” 说到这,王喜已经是泪流满面。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王喜很快又返回了测绘援疆工作一线。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在采访中,如果不是我们问起,他也不会主动说。他把对远方妻儿的牵挂,把对母亲的思念,把对工作的挚爱,珍藏在了心中。

王天鹏是省遥感测绘院抽调的队员,今年29岁,听说有援疆任务后,他主动请缨。这段日子里,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因为刚到哈密没几天,儿子就得上了手足口病,但为了工作,他硬是没有请假回去。

……

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这就是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队员们认真工作的同时,不管是近在哈密的对口援建单位,还是远在河南的单位、同事、亲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他们。

哈密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尼亚孜•艾买提对测绘援疆突击队关怀备至,他数次带队翻天山、过戈壁,亲临测区慰问,并送去日用品和瓜果等;他安排伊吾县国土资源局协调该测区的几位队员到县政府食堂搭伙,既方便了工作,又节省了队员的生活费用;他积极协调办理边防地区作业证和航飞手续,保证了测绘工作及时顺利进行。每当援疆的同志们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总是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感谢河南人民,感谢河南省测绘援疆突击队帮助我们搞建设!”

其间,在哈密指导援疆工作的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测绘援疆突击队代表和媒体记者,她希望援疆队员高质量完成测绘任务,胜利凯旋,也希望前来一线深入采访的记者,挖掘援疆队员感人事迹,写出好的作品。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新龙等有关领导不仅高度关注队员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亲自奔赴测区一线看望慰问队员。

情系援疆,关爱无限。这些必将化作测绘援疆突击队员工作中的不竭动力,为“数字哈密”建设、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时代在发展,援疆情不变。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勇于创新援疆模式的举措,援疆突击队员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在测绘援疆的路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诗篇,生动而又感人。

记者手记:

如今,受浮躁、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有些人习惯了在物质的追求和炫耀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将金钱当作选择和行动的标尺;有些人热衷于轻松体面的工作,比较重视自我享受。老一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太被接受、尊崇,测绘精神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而年轻的测绘援疆队员勇敢地传承了这种精神,他们把自身的价值与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端环境下,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用辛勤的汗水完成了很多像测绘援疆这样的重大工程,在为祖国奉献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群年轻人对测绘工作的热爱和坚守弥足珍贵,让人敬佩!

● 队员们与前来慰问的领导合影 蒋达/摄影

猜你喜欢

哈密测区援疆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新疆西南天山成矿带霍什布拉克地区吐斯拜勒测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Cu-Pb-Zn-Au多金属找矿前景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不同体积的砂对铺砂法检测混凝土叠合板粗糙度的影响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援疆的夜晚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