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2017-09-08佟昕王笑
◎文/佟昕 王笑
光伏产业: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文/佟昕 王笑
近年来,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产业之一,正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在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高度融入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已成为我国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已取得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装机规模全球首位,发展前景“势不可挡”。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首次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最大的国家。2016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更创纪录地超过2000万千瓦,国内多晶硅总产量达到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2%,新增并网装机占全球增量超过50%,我国作为光伏最重要的制造国和应用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为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保持全球首位,其中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6710万千瓦,分布式累计装机容量1032万千瓦。
“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光热发电500万千瓦,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的目标为105 G W。此外,光伏发电建设和发电成本也将持续降低,到2020年,将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30%。中东部地区建设成本降到每瓦7-8元,发电成本每千瓦时0.8元左右;西部地区建设成本降到每瓦6-7元,发电成本每千瓦时0.7元左右。
政策扶持精准有力,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光伏产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更新,从最初的性价比不被看好,到后来的污染问题导致国内外双重压力,可谓一波三折。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明确传递着绿色环保发展将成为未来的重点之一。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明确提出小型光伏发电项目可以并入国家电网,自2013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管理、从中上游产品加工到下游电站建设等全领域。
2013年8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拉开了光伏发电补贴大幕;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强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大型光伏电站基地的开发规划作为未来全国电站开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提出要根据市场行情下调风电和光伏发电价格;光伏产业被国务院列入2015年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目录,提出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作出细化要求,对已开展前期工作且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要通过竞争性比选、优选等竞争方式配置年度建设规模指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因地制宜地促进光伏多元化应用;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综合土地和电力市场应用条件,积极打造光伏发电综合利用、电价改革等示范基地。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利好政策的“保驾护航”,以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模式,国有、民营等所有制形式的相互补充,国内外技术、市场的相互促进,都将依托光伏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共同创建环保优质的新生态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出口结构合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原材料与销售市场“两头”在外,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海外,其中欧盟市场占据了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60%,美国占据了10%。而受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的“双反”政策、欧盟的反倾销政策对光伏太阳能产品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2013年期间曾经历了两次“过山车”式的洗礼。
然而,即便在中国光伏产业最困难的时期,国内骨干企业也没有放弃技术创新。光伏企业与研发部门积极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各种创新来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光伏制造企业有的在新兴市场挖掘需求,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有的在国内开展技术合作,坚持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持续研发,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加快光伏发电平价化步伐;有的转型升级,开发下游光伏电站业务,增强盈利能力。
此外,政企紧密配合,在现有领跑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探索最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市场支持。重点对应用最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技术改进、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并进一步推进电力改革,探索发展各种光伏项目的应用,为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外销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光伏资本、技术、产品的输出大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近年来,在国际光伏市场逐渐复苏,特别是我国光伏市场强劲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的光伏产业“浴火重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取得突破,逐步占据国际竞争优势,与全球先进水平同步,核心设备水平不断提高。
光伏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业重组,加大创新驱动、做优做强,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企业利润率得到提升,使我国光伏产业继续维持2013年以来的回暖态势,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创新活跃期、技术突破期、市场转折期。
目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已经开始从发达国家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光伏电池也由原来单一依存欧洲市场,转变为主要出口亚洲市场,利用亚洲市场需求量大、近距离运输成本低等优势,使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逐步趋于规模化、多元化、合理化。
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应用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诸国的发展势如破竹,印度、泰国、智利、墨西哥等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2017年1月,中国光伏产品对亚非拉的出口已经占到56%,而2015年1月这个份额仅为18%。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及国际贸易保护倒逼下,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情报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