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建设中的管线迁改

2017-09-07张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施工图产权市政

张锋

摘 要: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施工过程中少不了对城市道路的占用开挖,施工前需要对影响施工的各类管线进行迁移或拆除,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热等各类地下管线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影响地铁施工的现状市政管线迁改的特点、基本方法,注意事项及规划办理等在地铁建设与现状市政管线迁改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建设;迁改规划;原则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地铁线位基本位于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下,地铁施工时必然影响到既有市政管线,如何既保证市政管线的安全使用,又不影响地铁基坑的正常开挖,已成为地铁施工中控制工期,影响工程风险的因素之一,因此管线迁改处理得当,既能节约投资又能缩短工期。

1.地铁管线迁改的特点

点多面广,种类繁多;管线改迁社会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协调工作量大,与众多单位或专业有关,形成众多接口,互相影响;时间跨度长,管线迁改贯穿地铁建设始终;地形环境复杂、限制条件多样;埋地敷设,缺乏直观性; 燃气、电力等管线保护要求高,风险大。

2.规划办理流程

2.1 管线迁改工程工作基本程序

①管线方案确定:

永迁管线:地铁设计单位提供管线初步迁改方案,市政公用局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召开管迁方案论证会,方案通过后由市规划院出具迁改线位图,报市规划局审批。

临迁管线:地铁设计单位提供管线初步迁改方案,市政公用局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召开管迁方案论证会,方案通过后,供各管线产权单位做施工图设计,报市政和交警部门办理挖占手续,同时报市规划局备案。

②施工图设计:各管线产权单位按管线规划及方案论证结论组织施工图设计。

2.2 管线迁改工程工作改进程序

①地铁办牵头,相关单位配合,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管线现状及管线规划,编制管线初步方案,提出管线改迁完成时限的建议,市规划局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市政及各管线产权单位优化管线改迁初步方案,经专题会议审定后,在正式接件5个工作日内完成管线规划线位审批,各管线产权单位按照批复的管线改迁方案设计施工图,地铁办按照施工图组织各管线产权单位实施改迁,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线改迁的协调监管。

②市政局及各区(县)、开发区市政管理部门根据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疏导方案和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施工图,对地铁建设过程中的结构施工,管线迁改、道路拓改、市政接驳、外部电源等围挡方案进行审查,按照《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审查并核发挖掘占道许可证。

3.地铁管线迁改流程

①合同签订。各施工单位根据优化后的初步方案核对需要迁改的管线,工程管理人员组织各产权单位、施工单位进一步勘察管线并统计工程量,各产权单位依据管线迁改数量报送预算,工程管理人员组织合同处及产权单位洽谈商定合同。

②迁改程序。合同签订后各产权单位根据批复的管线改迁方案线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迁改单位进场施工。

③回迁程序。地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工程管理人员组织各产权单位现场召开基坑回填及管线回迁协调会,确定管线回迁方案及工期。

4.管线迁改的主要原则

①沿车站基坑纵向布置位于车站主体结构内并在高程上对地铁车站建设影响较大的重力流管线,采用永久迁改;沿车站基坑纵向布置位于车站主体结构内在高程上对地铁车站没有影响的各种管线,施工时采取临时迁改,之后原线位回迁。

②横跨车站主体和出入口的管线一般采用钢桁架、支护支架或悬吊等保护措施,部分横跨车站主体的重力流管线在满足地铁车站的功能要求时可局部在地铁车站顶板部位采取管槽形式处理,不满足高程时应绕至结构端头。

③横跨出入口或风亭的给排水管线,给水置换为钢管,排水采用玻璃钢或HDPE外套钢管进行悬吊保护。

④暗挖车站、区间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必要时采取洞内加固措施。

⑤电力、通信等管线,在车站施工期间应及时与产权单位沟通,采取保护措施,并按要求做好监测工作。

5.管线迁改的基本方法

明挖法迁改:属于管线迁改的最基本方法,适用于不受场地限制的永久或临时管线迁改;顶管法迁改:管线迁改区域不具备明挖条件,如交通繁忙的城市主干道开挖将对市民出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或征地拆迁困难等,管道对坡向坡度有严格要求,一般管径D1000及以上,覆土厚度较大,刚性材质,如钢管、混凝土管等(定向钻迁改与顶管法相似,适用于管道对坡向无严格要求,管材具有一定的韧性,如 PE 管等);临时明敷:对既不能永久迁改,也不能临时埋设的管线,可考虑借用地上有限空间临时敷设如给水管道等(给水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电力弱电等竖向上可重叠布设,待地铁主体施工完成回填后,再按原线位埋地敷设;临时截断( 拆除):重力流排水管线在基坑范围内的部分为该条管线的起始端,无上游管道接入时可临时拆除;重力流管径小且水量不大,临时抽排能满足排水需求时,可截断后短时间临时抽排,如在地铁附属结构施工时遇到排水管道,为不影响施工进度,采用臨时抽排夸越施工段,此方法适于施工时间不长,废除管线较短的情形;片区管网有其他可替代管线,有的区域管道已连成网状,或局部改造后即可实现联网,临时截断某一处,仍有其他管路维持管线功能,如给水管网;管线置换悬吊:管线横跨基坑,跨度不大,且管线高程与结构不冲突时可悬吊处理,给水排水管线多为平口或承插口管,应先更换为钢管或钢管内穿插HDPE及玻璃钢后方可悬吊,其他强弱电等管线尽可能将其集中在一起合并悬吊,减少对基坑支护开挖的影响。

6.地铁建设管线改迁的几点注意事项

①管线迁改时应注意车站两端头有无盾构加固区,应确保迁改后的管线位于加固区以外。

②车站迁改管线在站体两端头碰口时应注意线位避让及先后施工顺序,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

③永迁改后的管线如跨附属结构,置换钢管前应先对附属结构进行现场放样,确保置换位置准确,并对高程进行提前复核,以免和结构高程冲突。

④沿车站纵向管线迁改时,现场线位放样后,必须和主体结构桩位进行比对,确保迁改到位及安全距离。

⑤施工单位进场围挡后,应根据地下综合管线图及实际勘测,绘制动态综合管线图,且对围挡内外各产权单位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护设立明显标识牌,以防发生突发事件。

⑥施工单位退场时,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绘制最终版地下管线综合图,注明材质、埋深、坐标等,移交后续进场的施工单位并报地铁建设方相关处室存档。

⑦在车站主体围挡前需要确定管线迁改的路由,避免二次围挡。

⑧车站主体范围内永迁的管线必须考虑附属结构的施工方法,明挖施工的附属结构与管线迁改路由的交叉位置需提前更换有利于悬吊保护的管材。

⑨临迁管线一般埋设较浅,管线上方必需设置明显标识,避免载重车辆碾压。

结语

地铁与市政管线在共同使用城市地下空间时应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如何在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既保证安全又保证质量进度地完成管线迁改工作,对我们负责地铁管线迁改的工程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熟悉管线永迁、临迁、悬吊以及地铁建筑结构避让等基本方法,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灵活运用,以利地铁建设。

参考文献

[1]西安地铁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2]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图产权市政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探讨PKPM BIM施工图软件的开发
对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