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美丽乡村移步换景
2017-09-07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7年7期
宽敞的马路,飘香的果林,鲜艳的花海宁马桥街道利众村关停了所有养猪棚,建起了"利众湿地公园",有了江南村落的韵味。
盛夏的傍晚,海宁马桥街道利众村的村民都跟约好了似的,老老少少一起出门散步了。
"村里又多了新鲜玩意,大家来凑个热闹。"村民口中的新鲜玩意,是村里为创建五星级美丽乡村新建的设施--用建筑废料做的复古创意小品。一进村子,记者就看到用建筑废料重新堆砌起来的景观围墙和写有"后花园"字样的门廊。
利众村村委会主任周晔介绍,村里近期在做一些基础设施的修缮工作。为了利用好工程多出来的建筑废料,村两委全体人员展开了头脑风暴,最后决定将这些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制作成村中的各种围墙、庭院拱门等,一来可以扮靓村庄,二来解决建筑垃圾問题。
在周王庙镇元龙村,村里将原先的配电房改成了乡村书吧,与旁边的蚕桑博物馆相映成辉,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成了网红图书馆。
不仅村两委在动脑筋,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把自家的庭院打扮得漂漂亮亮。村民贲奶奶家的院子里,不仅栽满了绿色植物,景观围墙里还摆满了各种空酒瓶,别有一番风味。
利众村曾是生猪存栏两万多头的养殖大村,家家户户搭猪棚,一度成为违建"重灾区"。通过近年来的"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村里关停了所有养猪棚,建起了湿地公园,渐渐有了江南村落的韵味。
如今的利众村放眼望去,满目皆是别具特色的庭院景观,红砖青瓦的小矮墙砌出生动的图案,雪白的墙面绘就秀美的江南水村,令人心旷神怡。
不仅是利众村,马桥街道的新塘村将田间地头的瓜果蔬菜搬上墙,画成美丽图案。在海宁周王庙镇云龙村,村里将原先的配电房改成了乡村书吧,和旁边的蚕桑记忆馆相得益彰。
在海宁,美丽乡村不再是句口号,而是早已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漫步村间田头,移步换景,美哉乐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