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加倍他乐克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2017-09-07肖黎李梅
肖黎+李梅
【摘要】目的 分析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选择地高辛加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地高辛治疗,观察组选择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71.43%;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较单一用药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快速房颤;地高辛;倍他乐克;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2
充血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心室充盈、泵血功能下降使得机体代谢缺乏充足心排血量供应而出现的临床症状[1]。当该类患者伴有快速房颤时,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生命安全。本研究具体分析地高辛加倍他乐克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中选取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84例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进行研究。抽签平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2±6.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5±6.1)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
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处理,包括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另外对原发病进行对应干预。对照组另外选择地高辛实施治疗,每天口服一次地高辛,每次服用125 μg,持续治疗2个星期。如果患者心衰症状比较严重,可先选择静脉方式给药,等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继续实施口服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利用倍他乐克实施治疗刚开始利用静脉方法进行用药,每次剂量最高为5mg,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2 mg,如有必要,可以多次给药,但总剂量最高不能超过15 mg。等到患者房颤症状得到控制后,换成口服用药,每次剂量保持12.5~25 mg,每天服用2次,每天总剂量不能超过50 mg,持续治疗2个星期。
1.3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后患者房颤症状完全消失,心率恢复正常,心功能分级提升超过2级;好转:治疗后患者房颤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接近正常水平,心功能分级提升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房颤症状仍然存在,心率异常,心功能分级提升不足1级。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为71.43%,对比两组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左室射血分数、心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对于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的处理,主要目标是控制心率、纠正心力衰竭,实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有效改善。本研究选择的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是主要成分,其能够使心肌收缩力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心率的减低,并且能够使心排血量提升,是临床治疗心衰患者的重要药物。但是地高辛仅仅对静息状态下的房颤有良好治疗效果,对于快速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有限,所以临床有必要结合其他药物一起治疗[2]。本研究另外选择的药物倍他乐克成分中最主要的是酒石酸美托洛尔,属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一种,能够对交感神经发挥明显作用,减低心率效果明显。同时,该药物还能够对心力衰竭患者机体中儿茶酚胺的释放形成抑制,降低心肌能量储备所需要的消耗,使心肌活力得以长时间保持[3]。两种药物结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实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选择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单用地高辛治疗的对照组71.43%;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选择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能够更明显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 震,李 渊,徐桂冬,等.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对高龄永久性心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5):111-112.
[2] 张巧丽,张万泉.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5):97-97.
[3] 吳 云.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衰伴非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2):190-192.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