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私合作行动峰会:全球携手推动能源转型

2017-09-07本刊褚骁骥

风能 2017年5期
关键词:灵活性挑战能源

本刊|褚骁骥

公私合作行动峰会:全球携手推动能源转型

本刊|褚骁骥

6月8日,CEM&MI公私合作行动峰会如期举行,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分别致开幕词。嘉宾围绕“革命当代,创新未来”“电力系统的变革”“加速创新”“电动车辆与交通变革”“MI挑战的最新进展与消息公布”和“通过能效与生产力实现转变”六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公私合作,政策保证

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紧密合作,一同以各种有创造力的方式来建立一种共生共存关系。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低碳绿色的发展已经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此,需要各国携手共同推动清洁能源的政策、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发展。他呼吁,各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研发和创新支持的力度,全社会的成员都要加强协同行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美国能源部部长里克·佩里以生物燃料在美国的发展为例来说明为什么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他说:“要利用先进的生物燃料,必须要通过供、需两侧的发展,需要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研发,同时非常重要的是有能力去支持这些试点项目,以及产业化、工业化项目的发展。但同时还需要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国家或政府的作用是推动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国家和组织通过公私合作模式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高度重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推广。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介绍,在有效保障能源供给的基础上,中国持续加大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能源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能源领域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能源领域公共服务水平。

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副部长乔安妮·埃文斯以澳大利亚为例,从商业的视角阐述了政府如何与私营部门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她表示,澳大利亚在过去一直是化石燃料的出口国,但是现在以一种切实的方式找到了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澳大利亚政府在过去几年间累计筹集了100亿澳元,用来支持企业发展低排放、绿色能源项目。其中,有70亿澳元都是来自于私营部门。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指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主要得益于政府给创新和研发提供了非常系统的激励政策。他表示,中国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为基础研究和创新进行了引导性的投入。同时,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也有所投入。另外,中国政府特别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通过这些政策,使得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能源转型,灵活发电

近年来,一些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欧洲国家,如德国、丹麦、西班牙、爱尔兰等,之所以能够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灵活的电厂,可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总司长索斯滕·赫登认为,能源效率是决定电力和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就能源转型而言,德国的经验是不能把基础负荷加到可再生能源上。因为可再生能源本身就是波动的,它们两者是不能兼容匹配的。所以,一定要推动“灵活的先进电厂”挑战的实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选择所需的灵活性和柔性,实现电厂和储能的灵活性。

丹麦Energinet.DK电网公司总裁兼CEO佩德·特马克·安德森分享了近些年来丹麦为提升可调度发电厂的灵活性而采取的措施:“在丹麦的电站,或者是欧盟的电厂,我们不再谈基础载荷。我们可以用5%、25%,或者是通过不断调整的载荷来进行运作。我们要确保生物质电厂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厂都并网发电,让它们接入电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此外,他还表示,在欧洲和丹麦都有相关的规定,要求定价能够反映能源的灵活性,只要能保持灵活性,就允许它们并网发电。生产的灵活性是极其关键的,欧盟已经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认为,当前如果要让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整个系统就需要有灵活性。因此,无论是分布式电源,还是其他电源,都需要具备快速启动的能力以及更好的适应性。

高度开放,智能互联

远景能源CEO张雷认为,未来的能源系统将由几十亿个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电池等组成,是一个更加碎片化的能源世界。下一步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能源互联网平台,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对能源的数字世界进行重构、统一、融合。这也将导致能源系统从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带来新一轮生态的繁荣。

上述变化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能力和灵活性、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介绍了中国国家电网的一些尝试,“我们以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为重点,同时加强新能源发电功率的预测,并着力进行大功率储能、新能源集群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电网平衡调节的能力。”

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同样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印度科学技术和地球科学部部长哈什·瓦汗介绍了该国新能源人才的实践。他表示,印度今年开展了一些新的项目,通过太阳能ATM项目可以帮助到几百万人。印度需要在机制层面进行投入,并开展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印度非常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大学生们成为科学家,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挑战,这也是创新使命的目的所在。现在,不仅是印度,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博士生,以便找到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方案。

在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保护的任务需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共同协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交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墨西哥规划与能源转型部副部长莱昂纳多·贝尔特伦·罗德里格斯介绍了墨西哥的经验。他说:“我们已经与MI的成员国进行密切合作,并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挑战。我们将于9月13日召开材料方面的研讨会,我们已经邀请了15个国家的50名顶级科学家参加。他们将共同努力,利用超级计算技术,制定一个关于未来材料的路线图。”

作为碳捕获挑战的联合牵头国之一,沙特阿拉伯首席气候谈判代表哈立德·阿布雷夫介绍了该国是如何联合国际力量开展新能源项目的。他说,碳捕获挑战是由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联合牵头的,有21个参与国,挑战的目标是实现发电厂和其他碳密集行业的近零排放。现在,该项目在全球共有11个研究中心,近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在这里进行研究。

在此次峰会上,还公布了MI和CEM的获奖者。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宣布了在CEM和MI两个机制下的挑战行动所取得的进展,并启动了多项新的挑战行动。万钢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电动汽车30@30挑战行动”。

猜你喜欢

灵活性挑战能源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