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煤矿技工学校实操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2017-09-06姜开乐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操技校训练

姜开乐

摘 要: 近年来,我省各地市均积极开展了以实操实训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本文从如何合理定位实操课程;如何走实操与理论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如何完善教学基地硬件建设;如何突出真操实练;以及实操课程的前瞻性等五个方面讨论了煤矿技工学校实操课程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技校;实操;训练;趋势;发展

煤矿各类技工学校承担了煤炭行业准入学员岗前培训与在岗职工技能培训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投入到生产当中,煤炭开采企业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为煤矿企业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知识全面、安全高效”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煤矿技工学校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焦点问题。去年以来,根据省煤管办文件精神的要求,全省各地积极开展了以实操实训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摒弃了以往为办证而学习、多理论少实践的填鸭培训模式,真正从实用的角度开始进行新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以前那种参观演示、纸质问答的培训考核形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上级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地开展实操实训课程、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次实操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线教管人员讨论的最热话题。下面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本人对煤矿技工学校实操教学的认识及看法:

合理定位实操课程,辩证地提高对实操实训的认识。

在对实操实训课程的认识上一线教管人员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分化为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力否定实操课程,由于煤矿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不少人认为场地环境和资金设备两项因素就限制了实操课程的有效开展。一直以来煤矿职工的培养都是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然后采取“传、帮、带”的模式让职工实践提高。

職工学校就是一个让职工学知识开眼界、总结交流、熟练巩固的地方,让职工“在岗位实践、到学校锻炼”,才是正途。耗费大量资金把学校搞成厂矿收效前景并不乐观。

另一个极端便是实操培训是唯一能够快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途径,可以在学校经过实操实训直接培训出可以上岗的合格职工,在岗职工复训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或暴漏出的技能不足也可以在实操实训课上解决。职教中心安排的理论课早已形同鸡肋,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培训效果,完全摒弃又不太现实。

学员的倾向性就足以表明,实操课程更受理解和欢迎。

实操实训课程有它自身的优势所在,但也不是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一味地追捧抬高实操课程的作用可能就得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实操课程的功能就是将理论化的知识实践化,其主要作用就是为学员提供上岗前的模拟训练,检验并熟悉所学技能。合理地定位实操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才是关键,过分的抬高与贬低都不符合实际的教学实践。盲目地推崇或抵制某项课程设置也切不可取,我们的教学机构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充分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走实操与理论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实操课程和理论课程从来就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个有机体。如果实操教学脱离了理论教学,那学员就有可能是零起点操作设备,不仅学习进度慢,而且还容易弄坏价值不菲的实操设备,影响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忽视理论指导的作用,就会使学员眼界变短,知识面变窄,理论知识不扎实也不利于实操课程的展开;如果纯粹以理论为主忽视实操教学,一方面学员会感觉乏趣无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校所培养的技工很可能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背离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本质。

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让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互为支持才能最大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首先,学员在理论课堂上懂得了基本原理及构造,然后带着初期学到的知识到实操基地进行实际体验和模拟训练,再用实际操作检查自己知识是否学习到位并从中找到不足,最后再把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相结合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完整教学链的体现。

积极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完善教学基地硬件建设。

实操课程开展的是否具有成效,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实操训练的场地装备问题,因为煤矿生产设备大都体积巨大、价格高昂,如果全都用实际生产中的设备进行训练有些不太现实。用一些“同类别低档次、同原理旧型号、同效果小型化”的设备来代替真装备进行教学和训练也未尝不可。例如:用可视化多媒体绞车训练系统就完全可以模拟正在工作中的副井提升作业;用机械电气综保开关代替LED综合显控开关;用单电机液压牵引采煤机来代替多电机电牵引采煤机来进行教学不仅节省了教学设备费用,而且还接近生产实际,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井下作业环境的模拟也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我省主要煤业集团下属的行业技校或职教部门都开发了自有特色的实操基地,完全可以在地面厂棚里建设巷道硐室。虽然不能完全模拟井下生产气候环境,但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有的,各种警示标语及消防支护措施也一应俱全,学员在上课时还要按照下井着装要求,穿工作服,戴矿帽、点矿灯、配自救器。在这样的气氛中训练也有助于学员提前熟悉井下环境和井下工作安全纪律。

坚决摒弃“懒、省、简、替”思想,教学上要突出真操实练

以前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再加上经费、场地、人员等各项因素的制约,一些职工学校在安排实操课程的时候就本着“懒得下功夫,省去主环节,简单弄一下,能替就代替”的思路来搞实操课程。用一些“手指口述”“参观提问”“流程答题”等形式来代替实操实训,尤其是考核时更为常见。这些方法可能解决了场地、资金、师资的不足,但这种半理论半实操的授课和考核方法,却将学员适应环境与熟练操作的基本要求束之高阁。学员也是忙着死记硬背,真是实际操作就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切不可为了解决眼前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而违背了实操课程的初衷。

另外,实操课程的设置及安排一定要结合实践应用的路子来进行。一定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考什么会什么”的要求来进行实操的培训与考核,切不可本末倒置。如果老师教的与学员干的不同,学员学的又与考的内容不同。那就是严重的脱离了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造成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的局面。

课程要有前瞻性

实操教学立足当前生产实践,克服眼前教学瓶颈有它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也不能就此停留在现有装备的教学训练上,一味地数年如一日地讲授老装备,老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配置一些企业暂未普及但技术应用前景好、适于普遍装备的新设备展开试点教学,为今后企业对新设备的普及提前做好智力支持。尤其是企业即将装备的新设备,实操训练一定要赶在设备应用之前,“宁可让人才有了等装备,不可让装备买了等人才”。

另外,新开发的教学设施,进行超前教学,对于学员开拓眼界,增加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对新技术装备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实操教学的前瞻性不仅是企业未来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发挥智力引导、拓宽办学思路的内在要求。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训练。眼下煤矿培训学校如火如荼开展的实操实训上课堂活动着实为培养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技术的新型产业工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认识的能力,不断拓宽眼界、开拓创新,将职工的实操实训工作提高的更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实操技校训练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