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化情感体验

2017-09-06刘小红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情感阅读教学语文

刘小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想受审美乐趣。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感情投入,激发学生情感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中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应该是一个应文得义、以文悟情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动力,情感体验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一。正应为如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前要仔细挖潜,挖出潜在课文内的感情因素,深切感受课文中表现出来的美、抒发出来的情。如老舍的《草原》一文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都饱含了作者对草原美景、风俗人情的热爱之情,《桥》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肉血之躯筑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再如《鸟鸣涧》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上课时要动情入境,全身心的投入,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载体,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营造出情感交流的氛围,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促使他发出感情的共鸣。只有充满激情的教学,才能激活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火花。如果對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高高挂起、波澜不惊的教学,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吗?文章在美也难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也很难体会到美妙之处。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去体验情感,感受文章的思想魅力。

首先,应关爱学生,让他们体验情感。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对学生的关爱为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句情切的祝咐、一次真值得鼓励能让学生形成教学浓厚的感情底蕴。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次,上语文课,全班同学在做课内练习时,我观察到一名女学生的神态有点不对头,做作业象是偷偷摸摸的,我没做声,和往常一样慢慢地从另一小组那边很自然地转到该生旁边,才知她在做数学作业。这次我没被她发现。为了不伤她的自尊心,我并没戳穿她。我若无其事地走到讲台前,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学生还是在一股劲地做数学作业,这一次我有意从正面袭击走到她面前,她唰地把那作业用语文练习本盖住。她的脸红了起来,并看我一眼,立即做起了语文练习。我还是没说一句话,走到另一组去了。这一情况只有她的同桌和我知道。课后,我找这位同学谈话,她知道错了,且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戳穿她和批评她,这样无声的教育真起到了很好效果。在以后课堂中,我已经看到了她在学习上劲头比以前足了,学习比以前自觉了。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都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能主动向好同学学习,有问题时常来问老师,所以学习成绩有了明提高,在上学期期末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从这儿可以看出,老师要宽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大骂痛骂,不要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指责;让学生体会你的关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情感体验。

其次,我认为在教学应该美化语言营造感情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营造出文章内在的意境,让浓浓的情感流进学生的心田。师生在诗情画意中实现情感、思维、精神的交流。如教学《青山不老》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我使用多媒体出示了老农创造出的奇迹画面,让学生用优美的语段说说。然后出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让学生体会到景色的优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我追问这样优美的景色在哪儿?是谁创造了这样优美的景色?他又是在什么环境中创造出了这样优美的奇景呢?你感受到了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感悟?通过学生与文本交流,与作者交流,语文中的老人交流。在教学恶劣的大环境时,我在多媒体上出示县志:“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1]而坠。”让学生结合注释用上一些表示环境的词理解句子,感悟环境的恶劣。老师深情而沉重的讲:“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ù)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然后师生一起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感悟环境的恶劣。学生在读中感悟小环境的艰苦。我又继续讲到:“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我们这位老人,六十五岁的老人,经过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创造了青山不老的奇迹!”让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创造了青山不老的奇迹。对老人的敬佩、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这篇文章本身语言优美,我让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意义,感悟到了老人的精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另外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冲动也是实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情感的一个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共鸣。如在教学如《燕子飞来了》一文中,我先放一段旧农村面貌的录相,让学生边看边听片中的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到农村人们生活的艰难,接着提问:“现在的中国农村是怎样的呢?我们跟着小燕子一起到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吧!”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我出示投影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就这样学生由欣赏的气氛不知不觉转入到了学习环境中去,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后我认为应该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通过语言技巧的应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趣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它有助于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如教学《梅花魂》一文时,我通过让学生反复精读外公所说的话,尤其是在临别送“我”墨梅图和船上送我梅花手绢时所说的话,深刻体会出一个老华侨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海外赤子无法落叶归根的深深遗憾。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更能体会出课题中“魂”字所表达的深刻意义。学生一步一步的明白了“魂”含义。它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赞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它寄托着外祖父对下一辈发扬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它更表达了外祖父的一片爱国之心、赤子之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情感体验,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地交流与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情感地体验,培养孩子自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丰富美好的心灵,塑造健康的人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体现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地反应,应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情感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