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主体参与新模式为标志的高校体育教改研究
2017-09-06陈丽宁
陈丽宁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跟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情感的表达,课堂也多乏味无趣,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的调动,种种情况都表明,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性,根本没有被有效激发。另外,学生们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不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导致两者脱节,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将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常常会让学生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受到限制,其自身所蕴含的潜能与价值,也很难被挖掘、发挥。老师们往往选择忽视学生们的差异性,这也使得一些学生的个人特色以及专长,遭到抑制甚至扼杀,也让学生们身上的宝贵资源被浪费掉。教师大多只重视学生们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方面,重视力度还不高,这也使得许多体能素质较差的孩子,害怕上体育课,甚至讨厌上体育课。
而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形势,对教学观念进行革新,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将“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基础,让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调动,并更加愿意融入课堂之中。
1开放性教学的开展
课堂互动性的增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那么这个课堂,必定是乏味枯燥的,也注定是失败的,因此我们应明白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重要性,要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从而为课堂灌入更为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更加的有趣多彩。
1.1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所谓教学目标开放性,实质上指得是,让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并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专属的学习目标,且教师务必保证,所制定目标的现实意义,不能给学生提出一些难以满足的要求,同时,也不能给学生施加学习上的压力,要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在学生们犯错的时候,应给予原谅与宽慰;在学生们胆怯的时候,应给予鼓励与支持。除此之外,为学生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还能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让学生们的个人价值与潜能,发挥至最大。
1.2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能容不能仅限于体育课本之上,老师们应该多尝试,多创新,并带领孩子们,在其他领域多探索,诸如,健康学、心理学等等能容,都可以引入体育课堂之中,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另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教授一些课外的体育知识,例如NBA、世界杯等,并让他们从运动员身上,了解体育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习惯,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孩子也能更好的融入课堂,爱上课堂。
1.3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在体育课程中,老师应充分给予学什么自主选择的权利,孩子们或得了自主选择权,才能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另外自主选择,可以更加切合孩子们的不同身体状况,与体育素质水平,让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且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也让孩子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当学生们更换学习项目或者运动场地时,都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对体育学习的好奇感以及激情,也是有增无减的,其主动参与性也因此有了很大地提高。
1.4在实践中学习。孩子们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老师所传授的课堂知识,更要通过实践,亲自去感受认知新事物,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也能更快。另外,任课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支持,解开束缚的枷锁,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从而让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在学什么亲自动手实践后,教师可以将孩子们聚集起来,进行交流、探讨,交换彼此意见,寻求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
2.1让教学更为民主化,并重视人文关怀。相关教育人员,应打破过去将老师作为教育主体的旧思想,同时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老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效果,并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要教导学生,发挥自己所长,来弥补自己所短。另外,老师还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等不公正行为,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应及时给他们进行疏导与指引,从而保证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人文关怀,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加强互动意识。体育课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座桥梁。老师与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自己所悟,摆在台面上,进行交流与探讨,从彼此意见的交换中,或得更为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并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这当中也涵盖了信息的互动,体育教学过程,同样离不开信息的输入与信息的输出,而所输入的信息,则主要包括理解与感知,而所输出的信息,则只要包括运用于创新。教师们应将目光,落在孩子们的精神情感与知识积累之上,从而让信息的转换更加快捷、有效,进而让体育教学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开展。另外,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上的呼唤,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让课堂更加的人性化。
2.3加强学法指导。所谓的学法指导,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中,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是素质教育得到有效落实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法指导的加强,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监督、管理自己,除此之外,还能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并在此之中,寻求共同的发展与进步。其教育的目的,也从过去强调学生们“学会”,到现在注重学生们“会学”。这样教育目的的达成,不光光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其今后进入社会,谋求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指导价值的。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不是仅仅掌握技能这么简单。在体育内容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们明白学科原理,并且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简简单单,教会了事。例如做操,老师们要在保证孩子们掌握基础动作的同时,更能利用其中的原理,自己编操,其中所传授的,往往不只是方法与手段,更是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强身健体,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改进创新。
2.4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有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帮助教学目的实现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以此,我们可以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变动调整,从而增强高效体育教学中,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性。集体来说,教学评价的重心,应从过去的终极评价,转移大现在的过程评价,老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应该将目光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评价也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要将自评、他评等多方面评价融合起来,从而让评级结果更为科学,更为客观。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并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根据每个学生体育素质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从而让教学以及评价的过程,实现人性化、科学化。
总而言之,当前,各高校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位,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让体育教学更为人性化。针对学生们自身情况的不同,及时调整改进教学以及评价方案,让孩子们的体育学习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其内在潜能与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发挥,实现了学生们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08-112.
[2]黄厚明.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探索,2014(04):15-17.
[3]吕珩.高校学生评教中教师主体缺位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27-131.
[4]潘玉驹,何毅.凸现学生主体性:高校学生评价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3-5.
[5]黄厚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问题:研究视角与改革路径[J].高教探索,2010(02):112-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