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视角下英语教学语言探讨
2017-09-06徐昌春
徐昌春
【摘要】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的文字语言类教学,它的教学性质注定了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当代初中生都是具有新思想和独立意识的孩子,他们喜欢幽默简短的语言,面对乏味的单词词汇和语法理解,他们已经变得相当疲倦,只有从初中生的认知实际与学习实际出发,改变学生对于初中课堂的看法,运用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兴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而建立学生兴趣的关键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施加多方面的影响,教师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视角 教学语言 学习兴趣
有魅力的语言可以吸引人,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魅力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初中英语课堂视角出发,着力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意义与作用,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语言,包括使用激励性语言、使用无声语言,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教育影响。
一、教学语言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主阵地依旧是在教室,大部分的教学工作依旧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老师必须要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要有吸引力,课堂知识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从课堂语言刺激开始。如果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直接了当的进行教学,使用啰嗦、无趣语言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就很难进入教学环境中,但如果的开展知识点讲授之前,老师能够以一段精彩的故事、新闻或者是演讲抛砖引玉,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后进入知识讲学,这样能够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好的教学语言能够尽快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并且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散思维,让学生的思想紧跟老师的步伐,体验和了解老师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语言,能让他们更加喜爱课堂学习,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再者,良好的语言能够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基于课堂教学视角的课堂教学言的使用
1.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提问环节,教师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关注学生的表情与神态,让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感知与体验,同时,老师应当调整自己的提问方式,不同简单地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形式学生会感觉到很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比如提问时配合有趣的肢体动作,或者扩张的面部表情,亦或是對语言的声调、音量进行调节,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答案更有兴趣,要展现出自己与学生是一起在思考和探究问题,比如提问之后,老师可以以一句“正确答案是什么呢?老师也不知道,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看看是老师先找出答案,还是同学们先找出答案”结束自问,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积极展开思考,谁先解答出问题,则说明自己比老师还要厉害,这就让问题的解答变成了一个展现自我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我效能感,建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建立持续学习的兴趣。
2.注意精简和提炼语言,避免教学语言过于啰嗦。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简练的语言,语言剪短而不单调,既能够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将话题扯的太远,注意控制时间。老师可以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始课堂教学,例如:有一次出国,老师要买3斤苹果,老师发现价格标牌不见了,老师问营业员,营业员也因为找不到价格牌不知道价格,而老师总共带了20元,不知道老师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是多少钱,用英文怎说呢?联系生活实际,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建立情境,事实上这种简单而且剪短的问题,只是因为贴合生活实际,且与教师本身息息相关,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积极的帮助老师解答问题可以让学生们获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同时可以直接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开始知识点的讲授。
3.适当的使用激励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性语言,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你真棒”层面上,应该充分地借助于场景的设置,让学生感到的努力付出后成功的喜悦。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要鼓励,大声的表扬学生,比如:回答得很完整嘛,大声说出来,老师又不是洪水猛兽,胆子大一点,说!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刺激或鼓励某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鼓励其它同样内向、胆小的学生,只有让他们看到了课堂典范,解除防备感,他们才会逐渐的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十分有利益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
4.注意使用无声语言。语言不仅仅是用嘴巴来表达,还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这些无声语言都是表现个人思想意识的工具。语言,通常是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结合,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巧妙结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在课堂上加上一些无声语言,通过一些表情、肢体动作,通过一些讲演,可以让知识点更加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三、结束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最基本媒介,通过语言,可以传递给他们各种不同的信息,同时,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与需要语言来支撑。初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助力者,在言语的使用上,一定要做到精炼与简洁,同时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与认知习惯,语言的使用要以能够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为目的,而各种语言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东应.初中英语课堂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析[J].教育观察,2012(09):147-148.
[2]刘英利.浅析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74-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