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2017-09-06练泉珍
练泉珍
摘要 阐述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特色,从经济较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2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发展措施;经济较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中国;“十三五”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271-01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农村发展与农业发展都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国内外环境的挑战。在工业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背景之下,农村发展也处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应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村集体经济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好坚实的后盾,这也是农民增收的实际保障。本文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特色,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2个方面提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
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建国后,国内大环境百废待兴,经济起点低,农村经济衰败。为了迎合经济建设需求,农村采取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后期出现的人民公社体制既是经济组织又是政治组织,将2种不同职能合并,实现了政社合一[1]。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村社范围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符合的集体经济失去了活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行了过于单一而又过分集中化的制度。该制度下集体权力过于集中,做出的决策往往以偏概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制度不适应我国农村的特点和发展需求[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定了完善的土地制度,采取了开放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农村经济改革举措,树立了正确的农业发展方向,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也逐渐被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但例如华西村这样共同致富景象的存在,仍然彰显了集体经济制度的成就和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要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中国农村需要集体经济,审视我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处在根本性变革的进程当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到现在,其产业链条已经从生产拓展到加工、贮藏与流通等下游环节,覆盖了较广的产业或区域的规模,其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愈加重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证。
2.1 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个体经济和私营业主是可以脱离集体经济而发展的,但是这并非表示个体与私营经济不可以升级为专业性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帮助农民致富靠的是集聚集体当中每个农民的热情和潜能,这需要各级政府能够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在更大更好的平台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这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道路怎么走,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2.1.1 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于已经存在小规模农村集体经济体的地区来说,需要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扶持,使其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考虑本地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要求,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同时给予农民积极的市场引导和技术支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粗放性。
2.1.2 扶持与订单农业互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除了与“订单农业”生产相对应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之外,有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与订单农业互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大有可为。各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始兴起,从一开始的借力各类成熟电子商务平台打开销售渠道,近期流行的手机微商更是推动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特别是茶叶、大米、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面粉、食用油等深加工产品都实现了网上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农产品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在“订单农业”之外的另一条发展之路。
2.1.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其主要任务是要向农产品消费市场提供数量与质量均有保障的农产品。如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第十三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提供基础农产品的基础上,提供能够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融合的“高级农产品”,即以直接生产农产品的第一产业为基础,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例如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通过这些新业态激活农村要素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1.4 拓宽资金渠道,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投入方面要立足自身,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拓宽资金渠道,组织多层次的资金投入。可以实行股份、联营、合作等经济形式,吸引投资;也可以实行“以劳代资”,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实力;还可以利用一些优势产品和现有的厂房、设备等发展与省内外、区内外跨行业、跨部门的横向联合,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采取分红、产品补偿等办法,引进外来资金,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3-4]。
2.2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仍然超过1/2,亟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尤其是重点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紧迫和最艰巨的任务。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道路怎么走,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2.2.1 选好致富带头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首先,要选好致富带头人,鼓励这些人以自身先进的思想观念,大力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贫困地区应结合当地资源、区位等优势,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吸引在相关领域有实际经验和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人选担任或挂职村干部,参与行政事务和发展决策制定。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培养一批有技术、有头脑、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农民基本素质的手段,而农民的素质提升对于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最终这样的“传帮带”措施很多都显著提升了周边个体农户收入水平。
2.2.2 发展小规模农村经济合作体,多方帮扶并推动农民创业。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农民的经济负担重,交通不便利,资源相对不丰富,发展的步伐跟不上经济较发达地区,则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产业,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如林场、园艺场、花卉苗圃场以及特种养殖,把现有的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乡村二级集体切实保护农民的创业热情,帮助农民树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积极营造有利于小规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用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创业,用创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农民增收。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特色,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十三五”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發展措施。
4 参考文献
[1] 张文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5):43-47.
[2] 杜润生.联产承包制是农村合作经济的新发展[M]//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011-1012.
[3] 张兆安.关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科学发展,2009(12):51-56.
[4] 李兰.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福建农业,2015(3):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