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2017-09-06秦显明郭伟利曹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稻田

秦显明 郭伟利 曹静

摘要 克氏原螯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稻田养殖是克氏原螯虾的一种重要养殖方式。本文介绍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稻田选择、放苗前准备、虾苗放养、管理、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255-01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又称克氏螯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俗称螯虾、淡水螯虾、淡水小龙虾等。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耐干能力强,运输成活率高。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养殖方式也逐渐增多,稻田养殖就是其中的一种养殖模式。

1 稻田选择

养虾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污染、保水性能好。四周田埂加宽、加固,一般高50 cm、宽60 cm,坚固、牢实、无漏洞,以防漏水和逃虾。根据稻田的大小,在稻田四周离田埂2~3 m开挖环沟或十字沟,沟深0.6 m,宽不少于1 m,坡比为1.0∶2.5。稻田面积大,开挖环沟;稻田面积小,开挖“十”沟。环沟可开挖成“口”字形、“日”字形、“田”字形”等多种形状,环沟面积占养虾稻田的1/10左右[1]。田埂加宽、加高,高度为50~60 cm,田埂四周用塑料薄膜、石棉板、水泥板等建防逃墙,进排水口设铁丝网,以防止龙虾逃走和敌害入侵。

2 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10~15 d对养虾沟用生石灰750~1 125 kg/hm2或漂白粉225~300 kg/hm2进行彻底清沟消毒,杀灭有害生物。药物毒性消失后进水、肥水,进水要加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施肥一般使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基肥最好用有机肥,用量为2 250~4 500 kg/hm2,追肥用无机肥,用量为75~225 kg/hm2,根据水色确定具体用量[2]。在养虾沟内分散移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空心莲子草等水生植物。

3 虾苗放养

虾苗入田时间应根据水稻栽培情况而定,一般是在插秧后的10~20 d后,待稻秧返青后放苗。放苗要一次性放足,避免分次放苗。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一般放养规格为300~500尾/kg幼虾30万~45万尾/hm2。放苗前虾苗用3%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进行消毒。

4 管理

4.1 水稻管理

4.1.1 养虾稻田的施肥与除草。养虾稻田在插秧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保证水稻前期的生长需要,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用量为22.5~30.0 t/hm2,在稻田生长过程需要施肥时最好使用尿素,每次用量控制在112.5~150.0 kg/hm2以内,追肥时保持稻田10 cm水位。养虾稻田插秧1周前须进行化学除草,施药时间应与虾苗进田时间间隔20 d以上[3]。

4.1.2 稻田中后期管理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幼虾进入稻田以后,稻田管理应以适应幼虾需要为主,稻田的主要作业是促进水稻分孽,前期一般要施足蘖肥,故虾苗进池后一般不再施促蘖肥。到穗分化期若苗色落黄可施穗肥,施尿素37.5~75.0 kg/hm2。养虾稻田,能减轻病虫发生,但不是绝对不发生,应适当施药防治病虫害。施用农药时可采取下列3种方法:一是选用对克氏原螯虾毒性低的农药;二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及其规律,对症下药;三是喷药时从下向上喷洒到叶面上,尽量减少农药洒落到地表水面。用药前加深水位,用药后及时进行换水,也可采用分片喷施的方法[4]。

4.2 饲养管理

4.2.1 饲料投喂。虾苗入田后,根据稻田内基础饵料情况及时投喂,投喂时应按照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合理搭配的原则,一般杂鱼虾等动物性精料占30%,水陆草占30%,各种饼粕糠、麸等粗料占40%,但也要根据季节情况而定。一般7—9月高温季节,以投喂水陆草、瓜皮、蔬菜、菜粕、麦麸等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提高动物性饲料的比例,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晚上投喂日饵量的3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7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8%;冬季水温低,虾活动少,3~5 d投喂1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2%。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摄食及前1 d的残饵情况灵活掌握[5]。

4.2.2 水质管理。水质pH值控制在5.8~8.5之间,透明度为25~35 cm。除晒田外,稻田水位应保持在20 cm左右,经常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一般在上午进行换水,换水时温差在±2 ℃以内,6月换水量为每周1/5~1/4;7—8月换水量为每周3~4次,每次1/3;9月以后每隔5~10 d換水1次,每次换水1/4~1/3,高温季节每隔15~20 d在环沟内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75~150 kg/hm2,也可以使用微生物生态制剂保持水质。

4.2.3 日常管理。幼虾进入稻田后要严加管理。每天巡田,仔细检查观察稻虾生长发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防止龙虾逃逸,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如蛙、蟾蜍、老鼠等[6-9]。

5 收获

种虾放养后,一般经2个月左右饲养,部分虾就能达到商品虾规格,便可以捕捞。捕捞工具有地笼网、迷魂阵、虾笼等,捕获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将小规格的虾留在田内继续生长。最后稻田内水稻可全部收获。

6 参考文献

[1] 程慧俊.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生态学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2] 宋亮,张建平,韩晓磊,等.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及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85-87.

[3] 殷悦.克氏原螯虾不同养殖模式的特点和养殖方法[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4] 张家宏,寇祥明,王守红,等.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J].水产科技,2010(2):19-21.

[5] 李浪平.克氏原螯虾食性、生长与掘洞行为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6] 韩光明,张家宏,王守红,等.克氏原螯虾生长规律及大规格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和效益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5(2):91-94.

[7] 刘国兴,李玲,彭刚,等.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4(4):86-89.

[8] 徐增洪,赵朝阳,周鑫.克氏原螯虾两种稻田养殖模式的生物学比较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1(增刊1):248-251.

[9] 熊国勇,张同林,周辉明,等.克氏原螯虾无公害养殖技术与发展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2(7):1426-1429.endprint

猜你喜欢

稻田
风与雨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稻田乐园
稻田如画
农田画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一颗巧心在稻田
稻草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