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催晓读
2017-09-06
2017年,丁酉鸡年。关于“鸡”的成语、歇后语、典故等,你别说,还真的是一口气说不完。闻鸡起舞、鹤立鸡群、鸡鸣狗盗、呆若木鸡、鸡口牛后,手无缚鸡之力、杀鸡焉用牛刀、鸡蛋里挑骨头,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鸡鸣催晓读,鸟语唤春耕。”2017年第1期,我们为小星星们特意奉上了关于“鸡”的那些事。金鸡报晓,雄鸡唱韵,希望小星星们在2017年有个美好的开始!
鸡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不能高飞。尤指普通家鸡。
鸡,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鸟。——《说文》
鸡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鸡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天鸡是鸡中的“仙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晋朝郭璞《玄中记》讲到天鸡传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
还有一种会说话的长鸣鸡,可与读书人为伴,堪称良友。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鸡?不过却也给后世留下“鸡窗”的典故,读书人每喜用来形容书斋。
呆若木鸡 典出《庄子·达生》。周宣王特别爱看斗鸡,他请齐国驯鸡高手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这只鸡站在那里,心神安定,不骄不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别的鸡见到它这副样子,全都吓跑了,不敢与它斗。现在呆若木鸡的意思已演变成了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牝鸡司晨 典出《尚书·牧誓》。牝(pìn)鸡,母鸡。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母鸡在早晨打鸣被认为不吉利,旧时认为这预示着家国的败落。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妇女篡权乱政。
鸡口牛后 典出《战国策·韩策》。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鸣狗盗 典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一门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门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如今鸡鸣狗盗多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鸡犬升天 又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出《神仙传·刘安》。书中说淮南王刘安修炼得道,临升天之时,“余药器置中庭,鸡犬舐啄之”,也都升天成仙了。后世遂以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到好处,亲朋好友也连带沾光。
味如鸡肋 典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某些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闻鸡起舞 典出《晋书·祖逖传》。祖逖和刘琨少年而有壮怀,半夜听见鸡叫,便起身操练武艺,以备报效国家。后世即以此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陶犬瓦鸡 典出南朝梁萧绎《金缕子》。说陶土做的狗不能守夜,泥土塑的鸡不能司晨。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歇后语】
鸡飞蛋打——两落空(比喻毫无所得)
鸡公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鸡笼里过日子——一身的窟窿(比喻欠债多,到处是债主)
鸡毛掸沾水——时髦(湿毛)
鸡毛过大秤——没有分量
母鸡下蛋呱呱叫——生怕别人不知道
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处理)
你吃雞鸭肉,我啃窝窝头——各人享各人福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
【楹联对子】
把酒当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
金猴留恋丰收年,彩凤欢啼盛世春。
金猴举棒驱走千年旧俗,雄鸡报春迎来一代新风。
猴岁呈祥长空五光十色,鸡年纳福大地万紫千红。
振翅欲冲霄一唱雄鸡声破晓,迎春思试剑三擂战鼓气吞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