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方针探析

2017-09-06朱海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改革实践必要性

朱海波

摘要 阐述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实践,分析了生态公益性林场的性质和功能,并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大力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态效能、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方针,以期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必要性;改革实践;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方针;安徽黄山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178-02

1 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长期以来,国有林场一直仅仅作为木材生产基地经营,执行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方针,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忽视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林业受限于周期长、遭受天灾人祸的风险大、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率低,以木材生产为主导的林业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因而给我国生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国有林场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积聚了一支庞大的职工队伍,工资福利和劳动保障支出日益沉重。由于体制原因,林场直接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人不断减少,二线非生产人员不断增多,各项生产主要依靠社会劳力,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管理成本不断加大。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国有林场投入方式实行拨改贷以后,国有林场负债累累,普遍存在经济贫困,从而导致森林资源消耗加大,林地投入减少,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生态功能不断弱化。森林资源的匮乏和生态恶化反过来又加剧国有林场贫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保护森林、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有必要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1-2]。

2 黄山区国有林场改革实践

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是国家林业重点县区。有黄山、洋湖、芦山、游山4个国有林场,合计经营面积1.07万hm2,活立木蓄積79万m3,毛竹78万根,森林覆盖率89%,到2004年改革前累计提供木材21.2万m3,缴纳税收1 630万元。除洋湖林场建于1980年,其他3个林场均建于20世纪50年代,共有在职职工311人,离退休职工80人。黄山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行了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林场合计债务1 218万元,其中欠缴职工养老保险318万元,农业税159万元,借贷款587万元,拖欠职工工资154万元。

2004年,黄山区率先进行了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经营权分置和富余职工分流,将4个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属性为差额补助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额由448名缩减为67名,职工总数由311人精简为47人。改革虽然使国有林场暂时摆脱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但功能定位不明、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政策支持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实行经营权分置带来了林权分散、经营规模缩减的新问题。

2015年中央颁布《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为国有林场改革描绘了路线图,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3]。黄山区按照中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在前期改革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进行精简整合,将洋湖、黄山2个公益林场整合为黄山区黄山国有林场,将芦山、游山2个公益林场整合为黄山区太平湖国有林场。二是明确经费保障,将所核准的67个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其他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3 生态公益性林场的性质和功能

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定性为生态公益性林场,其功能、性质和经费来源有别于原来的国有林场。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而不是生产经营木材。改革后的国有林场的性质是非营利公益性事业单位,而不是营利企业;其管理体制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而不是企业化管理;其经费来源是同级财政公共支出,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而不是采伐木材,自收自支[4]。由于改革后国有林场功能、性质、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的改变,其经营方针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

4 生态公益性林场的经营方针

4.1 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是由生态公益性林场公益事业性质所决定的。首先,生态公益性林场的经营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费来于公共财政,一切经营活动应围绕生态建设开展;其次,生态公益性林场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通过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获取一部分收益,其目的是为生态建设服务,弥补建设经费不足,用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5]。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是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方针的一个根本特点。

4.2 大力保护培育森林资源

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是生态公益性林场的主要任务,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保护森林资源主要包括防控森林火灾、有害生物监测和防范、防止盗伐和乱砍滥伐3个方面。培育森林资源包括2个方面:一是造林,对立地质量较差的难造林地,要综合采取各种现代科技措施,保证造林成活率,提高林木生长力;二是育林,即通过抚育管理促进林木生长,调整林分的空间结构和林龄结构,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6]。

4.3 提高森林的生态效能

提高森林的生态效能就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指导生态公益性林场的森林经营活动。通过研究林木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林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寻求最佳树种配置,以求形成与立地条件相适应、稳定、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物群落。通过研究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调节群落中各物种对生境需求的矛盾,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达到动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4.4 发展林业生态经济

一是经营好商品林。在黄山区,商品林是国有林场重要的森林资源,目前仍然是国有林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虽然比重不大,但经营好商品林对于国有林场的生存与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7-9]。二是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抚育管理,通过对抚育间伐材的综合利用获取经济效益。三是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紧密的果用、药用乔灌木树种,以半野生经营方式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林产品。四是开展立体复合经营,在生态林内混交其他经济林树种或实行林粮、林药、林菌、林禽、林畜以及生态林与其它经济植物或动物的复合经营。五是开展野生动植物的引种驯化,充分利用森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珍稀植物的引种栽培和珍稀动物的驯化繁育。六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养老产业。开展森林休闲疗养、探险考察活动;依托林场良好的环境资源,引进社会资源发展养老产业,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10]。endprint

5 结语

国有林场改革转型为生态公益性林场,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主导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公益性林场经营方针关系到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健康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11-12]。“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努力提高森林生态效能,兼顾经济效益,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是现阶段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所应当坚持的方针,也是生态公益性林场必须坚持的正确经营方针。

6 致谢

本文撰写得到林业高级工程师邵可满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7 参考文献

[1] 李占兴.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谢志勇.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3] 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EB/OL].(2015-03-18)[2017-04-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8/c70731-26708714.html.

[4] 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方案、答复、通知资料汇编(最新)[EB/OL].(2015-12-28)[2017-04-20].http://max.book118.com/html/2016/0410/4003-4097.shtm.

[5] 纪恩宇,纪定雪.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J].绿色财会,2013(1):10-12.

[6] 罗攀柱,潘丽,李思,等.新形势下国有林场的性质、功能和目标探讨[J].林业经济,2013(7):16-21.

[7] 严青珊,田明华,贺超,等.关于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构想[J].林业经济,2014(11):10-16.

[8] 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EB/OL].(2015-12-28)[2017-04-20].https://wenku.baidu.com/view/1642153daef8941ea66e050c.html.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EB/OL].(2015-03-17)[2017-04-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3/17/content_2835513.htm.

[10] 黎志强,朱新传,刘桂生.安福县坳上林场经营现状及发展思路[J].江西林业科技,2014(6):48-51.

[11] 赵晓迪,周海川,赵荣.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進展及对策[J].林业经济,2015(3):46-52.

[12] 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实践必要性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统一集中实习模式改革实践与反思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的嬗变与改革实践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