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覆膜垄盖栽培技术综合效应研究

2017-09-06田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

田峰

摘要 针对盐池县扬黄灌区灌水定额逐年减少,春旱发生频率高、秋旱发生频率相对较低,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的水资源条件与气候特点,特进行了马铃薯覆膜垄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干旱期抗旱能力可延长10 d左右,灌溉用水减少50%,实现了由传统的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全生育期共增加积温129 ℃,结薯率较平种垄植栽培对照高21.3%,成熟期提前15 d,产量提高2 285 kg/hm2,纯收入增加835元/hm2。

关键词 马铃薯;覆膜垄盖;栽培技术;综合效应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050-01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0′~107°47′,北纬37°04′~38°10′,是一个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该县属于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是宁夏优质马铃薯的重要产地之一。马铃薯是传统的粮菜兼用型作物[1-2],盐池县把马铃薯产业定位为早熟菜用型,将其作为“菜”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抓园区、建基地、引品种,不断创新运作模式,年均种植面积1.67万hm2。2015年引进了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为盐池县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盐池县以扬黄水为水源的王乐井乡郑记堡子村。当地年平均降水量30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年均蒸发量1 810 mm,蒸发最多的月份是5月;年日照时数为3 075.6 h,日照时数最多的时段是5—6月;年均气温10.1 ℃,≥10 ℃积温3 267.8 ℃。年辐射量663.4 kJ/cm2。虽得扬黄灌溉之利,但灌溉用水已实行限额分配,灌水定额只有前3年(9 000 m3/hm2)的50%,干旱发生频繁。农田土壤属耕种黄绵土,土层深厚,试验田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1 g/kg、全氮2.12 g/kg、碱解氮1.131 mg/kg、全磷0.66 g/kg、速效磷8.13 mg/kg,土壤容重1.43 g/cm3,前茬为玉米,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覆膜栽培;CK:平种垄植栽培。处理A用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与宁夏新大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CMDF-2型多功能马铃薯种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噴洒农药、铺设滴灌带、播种、铺膜、起垄、覆土作业,选用0.01 mm×110 mm农膜;CK用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220型马铃薯种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起垄、覆土作业。

1.3 试验实施

马铃薯栽培统一行距90 cm、种2行,株距30 cm,于播前结合耕翻施农家肥45 t/hm2、尿素225 kg/hm2、钾肥375 kg/hm2、磷肥150 kg/hm2,并结合旋耕整地施用乐果粉毒土,选用克新1号早熟型品种,于4月20 日统一播种,种植密度6万株/hm2,其他同大田。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生育期内对2个处理不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观测地温、分析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记载各生育期施肥量、用药量、灌水量、农机作业量和人工投入量;收获期分小区收获地上部生物量称重,对2种处理的栽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效应

对土壤水分剧变的0~40 cm土层含水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从播种至5月下旬,共降雨11次,总量为79.62 mm,均为无效降雨,处理A维持到5月下旬,CK只维到5月中旬,抗旱能力延长10 d左右,于5月下旬对处理A和CK进行了750 m3/hm2和1 500 m3/hm2的补灌,前者相当于75 mm的降雨量,后者相当于150 mm的降雨量。补灌20 d以后测定,处理A的含水量稳定在16.3%~24.6%之间,较CK高出5.6~7.9个百分点。进入7—9月的雨涝天,处理A较CK低1.3~2.1个百分点,说明处理A因地膜垄盖种植在干少雨季节可使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而渡过干旱期,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时节又因地膜的覆盖而提高地表光滑度,从而减少对暴雨的吸收而排内涝、降盐渍次生灾害,使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马铃薯正常生长的合理区间,既具抗御干旱胁迫能力,又具抗涝能力。处理A全生育期灌水3 000 m3/hm2,而CK则为6 000 m3/hm2,灌溉用水减少50%,即使是在灌水定额减少的条件下,也能满足全生育期的水分需求,同时实现了由传统的浇地向浇庄稼转变。

2.2 温度效应

生育期间,多次对地温测定表明,0~25 cm土层日平均气温处理A较CK平均高1.72 ℃,全生育期共增加积温129 ℃。处理A苗期平均地温达到18.6 ℃,CK只有15.3 ℃,处理A最适宜马铃薯根芽条生长[3],使植株蒸腾旺盛,在现蕾前形成较大的根系和茎叶,造就转化力强的营养器官,促进了马铃薯养分的制造和块茎加速运转、积累,结薯率较CK高21.3%。

2.3 养分效应

对20 cm耕层养分进行测定,处理A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在苗期、茎叶生长期、块茎形成膨大期均较CK有所降低。特别是在块茎形成膨大期,处理A的水解氮、速效磷较CK分别低11.3%和18.4%,说明覆膜垄植有机质矿化和养分分解速率高,马铃薯对养分吸收多、消耗大,中耕施肥除草、松土、培土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产[4]。

2.4 覆盖效应

马铃薯现蕾后,由于培有松厚肥沃的土壤加之地膜覆盖,增加了匍匐茎和块茎的数量,垄体成形好、不易松散,减少了裸薯率与裸薯见光的机会,抑制了有害于人体的龙葵素的形成,提高了大薯率和淀粉率,抑制了锁链薯的形成,加之一次性完成施肥、喷洒农药、铺设滴灌带、播种、铺膜、起垄、覆土作业,施肥集中,减少了作业环节,抑制了杂草与病虫害的发生,使苗齐、苗壮,并为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地膜覆盖与水肥一体化,具有增产、提早成熟和缩短生育期的效果[5]。据测定,处理A马铃薯较CK提前15 d成熟,有利于提早上市,争抢价格优势。

2.5 经济效应

据测产,处理A马铃薯产量达到25 050 kg/hm2,较CK增产2 285 kg/hm2。按当地市场中准价1.0元/kg计算,扣除滴灌投资和农膜费用,增收835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覆膜垄盖栽培的马铃薯在水分、温度、养分、经济效应等方面均优于平种垄植栽培,在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宁夏扬黄灌区或有补灌条件的地区应予以示范推广[6]。但近年来,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继“白色污染”后又产生了“黑色污染”,在马铃薯覆膜垄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中应予以重视。

4 参考文献

[1] 刘立峰,刘富华,俞学惠,等.平罗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04(6):52.

[2] 贾红艳.平罗县地膜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现状浅议[J].农机科技推广,2011(9):42-43.

[3] 李国璋,温芸芸.宁夏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94-295.

[4] 田建民.宁夏现代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技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12.

[5] 李天鹏.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玉米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15):25-26.

[6] 秦舒浩,代海林,张俊莲,等.沟垄覆膜对旱作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1):38-41.

猜你喜欢

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