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换人物身份写人更有新意

2017-09-06李柳枫

文学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后母新意胡适

李柳枫

中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选材。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作文是否有话可写,是否能写好,是否写得有新意。而决定他们选材的又往往是写作的视角问题。角度的局限导致他们选材的千篇一律,难有新意。

譬如说写人,像《我的妈妈》这样一个简单且多次写过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选材的材料是妈妈早上为“我”做爱心早餐,送我上学,下雨天为“我”送伞,睡前为“我”泡牛奶,严格管教“我”的学习,母子间吵架而为了作文需要几乎又一秒钟和好等一类的材料。乍一看,这些材料也没问题啊。是的,这些都是学生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事例。根据他们现在的生活阅历,似乎的确想不出一些什么其他与众不同的材料了。其实不然,胡适先生所写的《我的母亲》,选材其实大有讲究。

胡适先生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先从自己的童年经历着手,写到母亲是我的严师恩师,慈母严父,既写了母亲如何关心我,还写了母亲是怎样严格管教我,重重责罚我。当然,这些材料,我们同学也多能写到,关键是后面,胡适先生笔锋一转: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进而写到母亲作为哥嫂的后母后婆这个身份下的性格特点了。对于“我”,母亲自然是该疼则疼,该管则管;而对于与母亲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嫂嫂,母亲则更多的是宽容和忍让,即便是哥哥很不争气,吸鸦片、赌博、欠债,母亲也总是微笑应对,即便是嫂嫂间有争执,打骂孩子出气,母亲也从不和嫂嫂们“吵一句嘴”。在胡适先生笔下,作为后母后婆的母亲委屈痛苦,但是宽容大度,令人心疼,也让人敬仰佩服,也难怪嫂子们再怎么吵架赌气,只要听到母亲哭,也就到此为止了。

写到这里,母亲的形象已经比较丰满了,然而,胡适先生紧接着又写到另外一层: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母亲的这份宽和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让步,而是表现出特定情况下的“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面对五叔的无端造谣,母亲气得大哭,一定要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原来柔柔弱弱的母亲也有“铁骨铮铮”的一面,这让众人更加对她钦佩不已。

这样一来,在胡适先生这篇写母亲的散文中,既写到了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母亲身份,还转变了人物身份,写出了母亲作为后母后婆,作为亲戚,作为寡妇的一面。而身份一旦转变,人物的形象特点也发生了大的变化。这就突破了我们作文中经常塑造的“扁平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充实而灵动起来了,行文更加也真实自然,这样的作文自然是有新意的表达。

其实,人物形象充实之后,整篇文章的情感也得到了深化。原先我们只关注母亲作为母亲的身份,表现的情感大抵是母亲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反之,还有我们对母亲的爱戴与感激。而现在,在胡适先生这篇《我的母亲》中,情感与主题是比较多元的。既有前者,还有“我”内心对母亲的心疼,譬如:对于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是写不出十万分之一的。还有对母亲宽容大度而又刚气有节个性的敬佩、感动、赞赏与怀念。

因此,在写人作文时,教会学生转变人物身份,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文章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了名家的文章,就应该有所借鉴:

写人要转变人物身份,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写,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充实,真实灵动,且更有新意。

然而,如何操作呢?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热身训练,让学生一起来说一说,母亲除了是你们的母亲之外,还会扮演什么其他角色?可以从家庭、工作、社会等三个方面去思考。譬如说:

母亲是外婆的女儿。

母亲是父亲的妻子。

母亲是爷爷奶奶的儿媳妇。

母亲是公司的员工。

母亲的是小区的居民。

母親的社会的公民。

这样,打开思路之后,母亲的身份便变得多样起来了,俨然是一位千面女郎了。接着,我们往下思考的是,母亲作为其他身份下的不同性格,比如:

母亲作为外婆的女儿,很孝顺。

母亲作为父亲的妻子,很贤惠。

母亲作为公司的员工,很负责。

母亲作为小区的居民,很热心。

……

母亲的身份一旦转变,性格也就随之变化,人物形象也就变得充实了。最后,用什么来展现母亲的性格呢?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好就是用事件,叙述具体的事件来表现母亲的性格。比如:

我的母亲作为女儿,十分孝顺。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骤降,外婆远在乡下,妈妈特别放心不下她。于是,连夜赶火车回去,想接外婆来城里过年,但是,外婆却坚决不肯。妈妈只能为她准备好厚棉被,木炭这些御寒的物品,并且买了好几件羽绒服让外婆穿。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外婆家。等单位放假后,妈妈又连忙带着我一起飞奔外婆家,一起陪伴外婆过新年。外婆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自己生了个好女儿。

这段文字,通过挖掘母亲作为外婆女儿的身份,表现了母亲孝顺的一面,表达了母亲对外婆的孝顺之情以及“我”对母亲做好的钦佩之情。三个步骤:点身份——展性格——用事件。多重身份下的多重性格,我们最终是用事件来展现的,思路一旦转换,视野一旦开阔,文章的材料的选择也多了起来,而文章所表现的情感与主题也变得多样与鲜活。

最后,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上这三个步骤,尝试着仿照上文写一个片断,如下作文题:请以《我的母亲》为题,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写母亲,要求角度新颖,能表现出母亲的个性特征,200字左右。

其实,这还只是有创意表达的一种开始,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往下面思考的是尝试用多件事情表现人物某个身份的某个性格的选材问题,以及多件事情塑造人物形象的详略安排问题。本文只不过是想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作文选材的另一角度罢了。写作是一场马拉松,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都要上下求索,多看多想,多写多练,求真还求新!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

猜你喜欢

后母新意胡适
所有的好终将被看见
捅破那层窗户纸
捅破那层窗户纸
捅破那层窗户纸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黄侃妙试胡适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胡适的星期日
科学小卫士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