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发挥

2017-09-06李琳孟利魁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李琳++孟利魁

【摘要】在高校英语听说课堂中,学生们往往消极对待口语练习。本文通过对学生主体性进行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反思,指出听说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听说课堂 口语练习

一、学生主体性的定义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教学论专家王策三教授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1983)。学术界对于学生的主体性界定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指高校本科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亦有学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学生主体性分为如下四个特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本文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决定其在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是推动学习过程的决定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表明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知识不是被动地从外界输入人脑,它需要学习者对其进行加工,而这一过程突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宰者。试想,如果学生未能发挥出主体性,即便教师教授的内容再精彩,学生也无法完成知识的积累。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最大提升。如果学习者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其学习效率必然提高,其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求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习得。英语听说是体现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英语听说课由于学生人数多、教材单一、课堂形式单一等原因,学生只是被动地练听力,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1.听说教材分析。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笔者所在的体育院校为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两门英语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精读和大学英语听说。在听说课堂中,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听说》1-4册。以第四册为例,全书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开展,如文化、金钱、环境保护等。每单元分为四部分:提高交际能力的短对话训练、长篇对话训练、口语训练与课外听力训练。

2.听说课堂的实施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部分的听力练习,但第三部分的口语训练练习开展起来比较吃力。教材中口语设计环节有如下:围绕听力材料回答问题、复述听力材料中的事件、围绕一个话题编写对话、独白或讨论。在口语练习中,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或展示的小组也多为应付了事。

3.听说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课堂实施中出现的困难,笔者对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出现的问题如下:第一,听说课堂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与时俱进,也增添了趣味性,听力训练按部就班进行尚可,但口语练习形式相对死板,内容枯燥。第二,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学生有练习口语的意愿,但在班级小组活动中、展示中觉得难为情,不愿当众说英语。有些学生表示口语练习的指令不够明确,不清楚具体要求;有些学生表示教材中提供的语言信息有限,加上自己能力有限,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第三,学生听说练习时间有限,短暫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除每周两节英语课上能接触到英语,其他时间没有主动学习英语。而课上时间有限、人数相对集中,无法确保每个学生开口。

三、如何发挥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

针对学生在听说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其学习效果。

第一,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添加新颖材料。针对教材内容的单一,教师可以在开始一个新单元前,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材料。

第二,明确学生口语练习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调动其积极性。教师的指令应简单明了,让学生明确自己口语练习的任务。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情景创设,设计使学生容易进入并逐步完成任务的教学支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指导与帮助,学习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既可向教师寻求帮助、亦可向口语较好的同学寻求帮助,从而完成自主学习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例如,对于英语基础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在小组协作中担任指导者,帮助其它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活动。

第三,针对时间有限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师除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外,课下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口语练习的监督。例如,通过“英语趣配音”、“有道英语口语”等手机软件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

四、结语

通过对学生主体性的阐述不难看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当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英语听说课堂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学生的听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苏诗卉.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何秋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良性互动的意义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94-100.

[4]林碧霞.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在英语课堂的有效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01.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口语交际从表演出发
也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