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7-09-06丁国林冒爱琴
丁国林 冒爱琴
丁国林,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为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冒爱琴,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如皋市郭园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命题透视
1.坚持正面立意,有效实现考试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
语文教学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濡染,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中考作文也不例外。现时代的初中生大多在父母长辈的糖水营养液中泡大,生活中更多的是获取和接受,具有分享意识的人不多,这就使得这道作文题的命题取向难能可贵。“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以肯定的语气表达明确的思想,既直接锁定考生的选材方向,又有效地实现了中考作文命题对考生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
2.面向生活实际,确保所有考生都有创新生成的空间。
就考生的日常生活而言,虽然分享的意识略有欠缺,但是分享的机会无时不在,分享的经历无人不有,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所有考生在题材选择方面是公平的。而为了帮助考生进一步打开生活积累的阀门,命题者还精心设计了一段优美、富有激情、发散性的提示语,引导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回归生活,梳理材料,从中精选适合的写作素材。这样的命题面向全体考生,呼应课改趋势,立足基本素养,无疑会给考生以积极的正能量。
3.有所限有所不限,最大限度地实现考场作文的选拔功能。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要求考生必须围绕关键词“分享”选取素材,并在叙述分享过程的同时,凸显“成长”和“亮色”,即描写“分享”对成长的正面影响,这可以有效地区分考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和构思行文能力。分享什么,与谁分享,分享的过程是怎样的,命题者没有做过多的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必须围绕题目要求进行,不能天马行空。考生能不能紧扣“分享”选取材料,行文过程中能不能将“分享”与“成长”进行合理关联并凸显“亮色”,这是区分作文品位和得分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志。
[ ]评卷扫描
根据阅卷现场反馈的情况,考生表现出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审题欠周密,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根据题面理解,本道作文题的中心词是“分享”,“成长”和“亮色”應该是“分享”之后对自己精神成长的影响和启迪,是“分享”所带来的应然红利。但有的考生对“分享”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必要的辨析与思考,在选材上将“分享”等同于“帮助”“提醒”“启发”“给予”等,仅仅在行文过程中刻意贴上一两句“分享”的标签,这就势必导致文章内容始终与题目若即若离、似即实离。这样的文章,无论语言多么优美、结构多么精巧,由于扣题不紧,必然难以获得高分。
2.行文中铺垫过度、详略失当,中心不够明确。
本次作文中,很多考生选择了着重写一件事,通过对一次详细的“分享”过程的叙写以表现主旨这一行文方式,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然,如果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分享”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养分,亦未尝不可,只要注意好文章结构的安排以及所选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即可)。但有的考生在叙事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对“分享”的背景进行概括交代,铺垫的内容写了超过250字,甚至占到了全文一半的篇幅,结果导致本该浓墨重彩详细叙述的“分享”过程部分没法充分展开,全文详略失当。
[ ]迷津指点
1.仔细辨析,精准领会题目内涵和命题意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分享”即“和别人共同享受”,其内容既可以是具体的物化形态的东西,例如书籍、美食、生活学习用品等,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形态的东西,例如快乐、幸福、知识、见解、体验、生活乐事、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好的学习方法、助力成长的信息等,甚至可以分享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由于“分享”是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行使,因此,文章中所分享的内容无疑应当是正面的、阳光的,能够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写成分享痛苦、忧愁、内疚,或者是不能给别人带来愉悦感受的物品,则显然不符合题目的选材要求。
2.功在平时,掌握考场作文叙事行文的基本规律。
根据中考作文的策略性要求,这篇文章的篇幅宜控制在600~800字之间。这道作文题既可以写一件事,完整地记述一次分享的经历;也可以写几件事,从不同的侧面写出分享的几个片段及其对自己成长的正面影响(亮色)。但是,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写几件事,都要注意叙事行文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写一件事,就必须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注意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对整个事情发展过程中最感人、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要加以重点描述,而对于事情发生的背景等,只要概括交代即可。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反复练习和实践。
3.灵动表达,在持之以恒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学会精细描写。
所谓描写,即在叙述交代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对环境或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精细的描绘、摹写和刻画。“分享”之所以能够为成长“添一抹亮色”,根本原因即在于这“分享”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元素等,且必须借助于细腻灵动、形象感人的描写以及必要的抒情、议论加以实现。因此,在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同学们要尝试进行一些精细的描摹,将自己的感情融注其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这一点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