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研究
2017-09-06刘鑫
程 坦 刘鑫 隆 冰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 400020)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研究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 400020)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将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停车换乘设施(P+R),有利于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减少小汽车出行。本次规划研究立足主城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提出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P+R)规划布局方案。
轨道交通;轨道站点;停车换乘设施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出行方式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出行方式,进一步延伸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同时也减少了大量个体交通向中心区集聚,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各大城市备受推崇。
诸多学者对轨道交通停车换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裴玉龙等[1]研究了换乘站位置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此提出了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的方法及程序。张戎等[2]通过对上海市地铁车站停车换乘需求行为的调查分析,以换乘点停车费作为变量构建了停车换乘选择Logit模型,描述了停车换乘分担率与换乘点停车收费的函数关系。刘燕等[3]通过对北京市停车换乘点的停车换乘需求调查,研究了换乘设施利用率在时间上的分布特性。秦焕美等[4]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多方式选择情景下的停车换乘行为,研究了免费换乘、提升信息服务等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性的措施。
重庆主城区已运营轨道线路4条:1号线、2号线、3号线和6号线,里程202.3公里。主城区规划建成运营的轨道P+R共9处,包括1号线大学城站、陈家桥站、赖家桥站;2号线鱼洞站;3号线童家院子站、鱼胡路站、金竹站;6号线龙凤溪站、冉家坝站,总共可提供泊位约1100个(附表)。此外,利用周边道路等停车换乘站共24处,总可停放小汽车约2000辆。总体来看,主城区现状轨道P+R设施已初具规模,但仍缺乏明晰的功能定位和科学系统的规划。
2 轨道P+R功能分析
从轨道客流出行角度,结合重庆主城区各轨道站点客流量调查分析,轨道P+R高峰停车数量一般不超过站点日均客运量的1%。部分郊区站点停车位与日均客流量占比较高,但最大值一般不超过3%。由此可知,轨道P+R出行对于城市中心区居民并不是一种主流的出行方式。
附表 主城区现状主要轨道交通停车换乘站点(P+R)汇总
结合轨道客流出行分析,将轨道P+R功能分为服务型和截流型两类:
(1)服务型轨道P+R设施。服务型轨道P+R设施旨在延伸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优化外围居住片区出行条件,减少小汽车长距离出行。尤其对于卫星城,通过轨道P+R设施降低主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穿梭,既节约了出行成本,也缓解了城区通道的交通压力。
(2)截流型轨道P+R设施。截流型轨道P+R设施主要分布于城市商圈、中心区外围,旨在减少小汽车大量向核心区聚集,缓解城市内核拥堵。通过轨道P+R设施缓解了小汽车出行在核心区最后1公里的拥堵和停车问题。
3 重庆主城区轨道P+R发展趋势
主城区规划将形成“17线一环”的轨道线网总体结构,共18条,规划轨道站点共计214个。控规中已规划控制的轨道设施用地中可用于设置换乘设施(含公交、小汽车等)的站点共45处,涉及轨道1、2、3、4、5、6、6支线、9、10、环线等10条线路,如图1所示。
图1 主城区规划轨道停车换乘设施示意图
下一步,主城区轨道交通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中心城区轨道线网逐步加密,中心区轨道服务逐步加强;二是发展新区轨道逐步覆盖,轨道线网覆盖逐步扩大;三是由于道路交通压力加大,居民对轨道交通出行的需求将更强烈;四是轨道交通站点及其接驳将面临更大的优化及改善压力。
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方面,主要的发展趋势包括:一是需求将逐步增长,更多的出行将主动或被动的采取轨道及小汽车停车换乘的方式;二是需求类型更加多样,包括避免长距离小汽车出行的停车换乘、避免进入拥堵区域的停车换乘等。
4 规划方案研究
主城区规划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P+R)的主要功能定位包括:(1)减少跨两江、穿两山的私人小汽车长距离出行,尤其是到达商圈的交通出行;(2)一定程度解决外围低密度区域公交系统覆盖不全的问题;(3)减少私人小汽车在城市核心区、商圈使用,部分缓解核心区交通压力。
主城区规划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P+R)的布局类型包括:(1)截流型停车换乘设施,主要指城市核心区和商圈外围截流,在核心区、商圈外围布设,减少机动车进入拥堵区域;(2)服务型停车换乘设施,服务外围居住片区,减少长距离机动车出行;(3)其他:考虑现状需求,并综合交通枢纽、轨道换乘站、轨道线路起终站点或其附近站点等,有条件处考虑布设。
结合现状和规划情况,共布设P+R换乘点39处,分为控规未建、现状建成、停车管理和方案新增4种类型。
一是控规未建的停车换乘设施,主要位于空港、礼嘉、大渡口、西彭等核心区外围居住、商业片区;其中弹子石、谢家湾站考虑商圈截流。具体站点为:磨滩站、观月大道站、微电园站、白居寺站、黑岩村站、陶家站、华南村站、雅苑路站、金山寺站、弹子石站、谢家湾站、人和场站、跳蹬站、金家湾站、学堂湾站,共15处。
二是现状建成的停车换乘设施,共16处,9处已建成运营,7处建成尚未投用。其中,建成运营的具体站点为:龙凤溪站、大学城站、陈家桥站、赖家桥站、童家院子站、冉家坝站、鱼胡路站、金竹站和鱼洞站。 建成尚未投用的站点为:向家岗站、尖顶坡站、双碑站、石井坡站、天堂堡站、岔路口站和大山村站。
三是纳入停车管理的停车换乘设施,指现状站点周边停放小汽车超过100辆而无停车场的轨道站点。具体站点为:回兴站、大龙山站、石油路站、大堰村站、八公里站,共5处。建议规范化现状路边停车,作为社会停车及轨道换乘联合停车场。
四是本规划方案新增的停车换乘设施,分别为嘉州路站、刘家坪站和刘家坝站,共3处(图2)。其中嘉州路站现状有一定需求,又有条件设置,规划已批,约80个停车位。刘家坪站有用地条件,南侧长生桥站为综合枢纽,但现状未设置P+R停车场;刘家坝站有用地条件,建议结合控规商业、居住用地布设,与金家湾、白居寺未来多点分流。
图2 轨道与小汽车——P+R换乘规划
5 结语
布局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是延伸轨道交通服务、提高轨道交通吸引力的主要措施。本次研究结合重庆主城区城市交通及轨道交通发展实际,研究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的规划布局思路及方法,提出规划研究方案,指导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的建设实施,以引导居民采用轨道交通出行方式,满足轨道交通的各类出行需求,提升轨道交通的出行服务水平。
[ 1 ] 裴玉龙,刘春晓. 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及换乘需求预测[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5(1): 60-63.
[ 2 ] 张戎, 王林平, 闫哲彬. 停车换乘需求分析与定价方法——以上海市轨道交通停车换乘为例[J]. 城市交通, 2009, 7(2): 13-18.
[ 3 ] 刘燕, 秦焕美, 潘小松 , 关宏志 , 敖翔龙. 北京市停车换乘需求调查与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1, 09(3): 118-124.
[ 4 ] 秦焕美, 关宏志, 龙雪琴. 基于决策过程的停车换乘行为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 38(5): 1002-1005.
Study on Urban Rail Transit Park-and-ride Facilities Planning of Chongqing
Cheng tan Liu Xinyao Long bing
(Chongqing Transport Planning Institute, Chongqing 40020)
Chongqing urban rail transit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round the rail transit station set up parking facilities(Park and Ride),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scope of rail transit services,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rail traffic, reduce car travel.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rail transit parking facilities(Park and Ride)。
Rail transit Track station Park and Ride
U1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