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的关系和影响
2017-09-05赵丹
赵丹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监测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环境监测的定位,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方案的优化和改善,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就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的关系和影响作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引言
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阶段,都少不了环境监测在其中贯穿的重要作用。在环境监测决定环境影响评价质量高低的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又影响着环境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对环境问题进行检测和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1环境影响评价是为建设项目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提出针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保护发展对对策,同时能够收集资料,找出建设项目的污染和破坏的限制范围标准,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开展的同时,设计合理的项目计划,为经济建设采取科学可靠的环保措施。
1.2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有很多城市和地区缺乏经济有效的环境综合分析评价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时候盲目性很大,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和治理污染,使得环境检测和保护工作不能正常发展,出现很多资源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通过科学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和特征进行掌控,并制定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监测保护规划。
2.环境监测的目的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
3.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白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及其分析
4.1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
环境评价在收到项目委托时,首先要通过监测部门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整体数据进行检测和评价,若环境本底合理,才能开展项目的环境影响测评工作。最终经过验收阶段进行最后的环境监测。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还有一个回顾性评价,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环境监测穿插其中,是不可或缺的。
4.2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环境监测数据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所以,环境监测数据对于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提前做好对其周围环境的评价工作,其中有众多因素需要仔细斟酌,例如:水土资源是否适合该项目,空气清洁度能否满足项目要求等。有关部门需要长时间地对当地环境进行检测,认真考量该地域环境是否满足该项目的要求,例如水体的污染程度,大气的污染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项目建成后因为环境不符合项目要求而无法及时运行。所以,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体现手段,也是环境评价的基础工作。
4.3环境监测是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手段
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由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环境质量监测部门的委托,从而开展的一项环境评估工作,而环境监测作为对环境质量数据调查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了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手段。在项目建设单位开展工程的过程中,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影响的大小、好坏等,均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预测分析,得出相应的评价,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合理开展。因此,通过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进一步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检验和监督,逐渐成为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5.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措施
5.1保证现状监测操作的规范化以确保监测结果可靠准确
开展现状调查并同现有资料相结合来获取现状调查的信息,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环境现状的同时,要考虑时间、地域、背景等多个条件的差异,在实地检测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出现,从而取得科学、准确的环境现状信息。之后,通过合理确定监测因子、对有关监测数据严格统计分析等步骤进行研究得科学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制定解决方案。
5.2完善技术导则与评价方法以增强评价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和预测方法等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规范和有效的预测方法,以满足其可操作性。同时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法规,制定和修补易于操作执行的技术标准,将各类环境预测评价的公式进行统一,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此外,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化建设,跟上当代的信息化水平,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实现环评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资源共享。
5.3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有效性
公众参与是一项双向交流活动,是环境影响评价人员与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目的是使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深入人心,提高公众的参与环保意识。其次应该注重参与者的代表性,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地区都要有一定的代表,尤其要提高农村地区的公众参与力度,其方法可以是通过默写环境协会等民间组织进行征询民眾意见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民众的意见。
6.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切实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真正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洁.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8).
[2]吴学兵.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的探析[J].科技资讯,2014(01).
[3]王秀娟,白丽荣,钱凤珍.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J].北方环境,201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