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十三和他的果壳网科普公益

2017-09-05

世纪人物 2017年9期
关键词:松鼠博士科普

当一个理工科博士爱上写作,会发生什么?古板的句子、生硬的表达还是一些稿费?不!是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姬十三,一个逃离实验室爱上科普写作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当他进行科普工作时,科学不再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报告,而是能流行起来的一种时尚。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魔力,他创办了一个叫“科学松鼠会”的组织,“科学知识匮乏的人也是弱势群体,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些人了解科学。”

理科博士不爱实验爱写作

姬十三,本名嵇晓华,自称是复旦大学里一个低调、文艺的理工男。2004年,已是博士的嵇晓华突然厌倦了无休止的实验,想写点什么。于是,他把自己的一篇论文改成了一个有关于“猴子博弈”的小故事,落款“姬十三”,发到了很多杂志编辑的邮箱里。几个月之后,一本科学杂志的主编给他回了信,对姬十三俏皮幽默的文风产生了兴趣,很快,初出江湖的姬十三便一发不可收拾。

疯狂享受了被约稿的成就感后,姬十三又想玩新花样,他开辟了自己的博客,在上面激扬文字和博友互动。“谢绝枯燥古板,欢迎刁钻精怪。”是他征集问题的原则。有一次,一个读者问道:“有些场合不适合放屁,比如开会或恋爱的时候,可是有些憋着的屁后来杳无踪迹,它们都去哪儿了?”姬十三答得很过瘾:“憋屁是一种危险的行为,有句话说,‘有屁不放,憋坏五脏。下次请你三思——开会或恋爱时,也是被允许上厕所的,憋气的话,那些气体会积存在肠道内,与来到肠黏膜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化工厂会为了减少污染,把污染物往自家房子里排吗?你也无须这么高道德……”这样的风格被粉丝形容成”闷骚“,因为他总是会写一些“给人挠痒痒挠得很舒服的文字”。

“松鼠”们啃开科学坚硬外壳

2008年,姬十三从上海北上进京,他发现,国内年轻的科学作者非常少,彼此沟通就更少了,于是,他没有如父母所愿考个公务员找个稳定的工作,而是放弃10年的专业,留下来要把年轻的科学作者聚焦起来做点事情。

2008年春节后,圈内已小有名气的姬十三在博客上广发“英雄帖”,把几十名科学作者和媒体编辑召集在一家书吧里,他提议建一个群博,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4月28日,在北师大一名博士的技术支持下,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博正式上线。群博开张不久,汶川地震发生了,当时关于地震的误解有很多,科学松鼠会组织了30多篇文章,推出一个地震专辑,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地震科学,一下子打响了第一炮。

姬十三知道仅靠小范围的线下活动影响有限,而他的目标是让科学成为与音乐电影并存的生活方式,这还需要做很多。于是,他想起了英国“爱丁堡科学节”, 这个国际上著名的民间科普类活动,他又衡量了自己的实力——除了10个人一无所有。姬十三决定挑战极限,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嘉年华。

从做出决定做到活动举办,仅仅用了一个月:9月底拿下北航的场地,10月中搞定兴业全球基金的赞助,一个星期敲定嘉宾和主持人……姬十三和他的朋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20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姬十三和松鼠们让不可能成为现实,科学嘉年华开幕了,看到400多人的礼堂被挤得满满当当,他的心是暖暖的感动。

“一起把手放在空中甩,为了让科学流行起来,音乐、艺术、科学、物理都在一起……”一位歌手唱出了松鼠们的心声也拉开了嘉年华的序幕。在这里,科学变成了一场盛宴。演讲、对话、游戏、访谈、音乐剧,化装晚会,科技青年相亲会等各类活动在进行着。

办公司赚钱支撑松鼠会

尽管把自己定位成公益机构的松鼠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熟知认可,但是来自公益圈的反对一度让他们举步维艰。“分歧就在科普不是帮助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是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姬十三略显无奈。“科学知识匮乏的人,在我看来,也是弱势群体,也需要扶持。”姬十三坚定地说。生性乐观的他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继续游走在公益边缘,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随着松鼠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公益成本也随之增多。2009年初他联合几个朋友,以工商注册的方式成立了果壳互动科技传媒公司。公司刚开张一个星期,姬十三就接到了一个“大活”。当时,央视10套打算做一档叫《绿色空间》的暑期青少年栏目,还购买了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国外片子,准备做成演播室访谈类的形式,正寻找有科学知识背景的公司合作,经过朋友介绍,找到了姬十三,请他为栏目做30多集的文案策划,这是姬十三接到的第一个“活”,也是公司赚的第一笔钱。

姬十三说,“这是公司赚的第一笔钱,当时很高兴,觉得赚钱很容易”。但之后的几个月,姬十三很难高兴起来,半年里只赚了两笔钱,没有收入,可能很快就要面临散伙,这让他多少有些压力,只是他鲜少提到这些,更多的是“还好啦,我性格比较乐观”。这似乎成了姬十三的口头禅。“向大众传播科学是重要的,这是大家认可的,来自各方鼓励和媒体关注也蛮多的,这些足够支持我走下去。”姬十三坚持下来了。

“聊聊科学”成为时尚

姬十三独特的科普公益一路坎坷,却也成绩斐然。他主编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个人还获得“第八届上海大众科学奖”,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被誉为新科学领军人物。对此,姬十三不以为然,“没觉得是一种就很了不起的事,只是没人做而已。社会上能容纳这个事业的非常少,我们出现后创造职业机会,稿费也大幅提高,事实证明,专职从事科普写作是可以发表和活下去的”。他認为,社会上,从来不缺对科学的重视,只是做这个事情很难,专业人才缺乏,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发展轨道,一起来做点事情。

姬十三正在与青基会协商,打算在其下面成立基金并开发自己的项目群,包括高端科学家讲演、给乡村小学进行科学支教、科学互助平台、科学家沙龙等等,这些科学项目群会构成非营利机构的主题。与此同时,姬十三也面向社会招募“科学逃兵”,“其实就是招募那些像我一样,喜欢科学但不适合科研的人,可以在我们这里华丽转身。”姬十三正努力让松鼠会更加大众化。未来,人们在聊电影音乐体育的时候,也许真的会聊聊科学,这也是一种时尚。姬十三期望着。

猜你喜欢

松鼠博士科普
制冷博士来帮忙
科普达人养成记
神奇博士感冒了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博士蚊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