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曾梵志的代表作
2017-09-05张安琪
张安琪
摘 要:曾梵志是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他经历过复杂的社会转型,他的作品画面简单而又富有冲击力,故事性、独特性强,曾梵志对艺术的执着态度以及他永无停止地改变与创新,使中国的传统油画摆脱了一直以来的束缚,在质上有了很大的飞跃。希望通过对曾梵志的代表作进行分析解读,来使广大艺术工作者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曾梵志独特的绘画风格,了解曾梵志绘画作品的别具匠心之处,以便为今后的艺术家创作带来一定的灵感和刺激。
关键词:曾梵志;代表作;独特;分析
一、曾梵志的性格特征与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
(一)曾梵志的性格特征
曾梵志,1964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为职业画家。曾梵志曾办个展多次,获奖多次,他的作品均造型严谨而独特,他的艺术创作是建立在写实的前提下,并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梵志社交甚广,他涉及的社交圈有艺术界、娱乐圈、时尚圈等。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必须是建立在自己身处不同的圈子这个前提之上的,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得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变得更多样化。
(二)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末,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给中国的艺术界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油画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很是明显。当然,表现主义油画也不断发展起来,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使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和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其表现之一就是在绘画中我们能看到有中国写意画的意蕴和手法,其二是表现主义油画无法彻底摆脱写实主义的束缚,所以,结果终究是表现和写实的相互结合,其三是画面显得更压抑、保守,缺乏烂漫的热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艺术家们开始从自己身边寻找更多的创作元素,曾梵志的艺术创作就是在此情形中慢慢地被显露了出来。
二、曾梵志的主要代表作分析
(一)协和医院系列
曾梵志在儿童时期就住在医院附近,当他每天看到来来往往的求医者,当他每天看到那些残缺了的身体以及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曾梵志感触颇多,“协和医院”系列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便是来源于此,本次作品创作于1992-1994年,一共包含三组画,均为三联画,这是曾梵志早期风格的主要代表之作。我们知道世上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人类生存不变的定律。当曾梵志看到每天来来往往寻医的病人时,看到那些病人中有的有痊愈的希望,有的虽然生存无望,但仍然充满着渴望……经常接触这类场景,使得他深受此环境氛围的感染,于是他便有了拿起画笔的冲动,想将自己这些强烈的思想情感真实地表现在画布之上。在这一阶段中,病人、医生、手术台成了他绘画创作中重要的表达对象,可见他在题材的选择上是多么的新颖独特、个性十足。在本次创作中画家将一群特殊时期的病人作为作品中具体的描绘对象,以此来隐喻出一个焦躁的世界。画家在进行创作时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他十分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地暗示着人们,只有通过治疗疾病才可以改变现状。作者强调我们要相信通过治疗一定可以使自己改变现状,最终定能平稳地渡过改革时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走向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在此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曾梵志所表现的东西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更为主要的是,他能够从真实的生活中联想到更多的东西,并将其完美地创造出来。画家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是敏锐的,特别是在现实生活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这正是他的成功所在,是他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
(二)肉系列
在完成了《协和医院》系列以后,曾梵志又开始尝试了一些以肉为绘画题材的美术作品。起初只是画一些单块的肉,如《铁钩上的肉》,之后,画家把人添加了进去,这样人和肉在画家的作品中就成了一个整体。
(三)面具系列
自1993年到2003年這一时期,曾梵志开创了面具系列。曾梵志在此时期创建他的面具系列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着极大的关联的。我们生活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曾梵志发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天的生活都是虚假的,人们都像是在戴着面具一样。因此,他便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画面中,从而打开了自己的面具系列之门。曾梵志早期的面具系列中的人物都是身穿着雪白色的衬衣,隆重、正式的西装,脖口打着一个领结,头上梳着乌黑发亮的头发,很显然这是一幅城市白领阶层的打扮。在面具系列中画面的背景很简单,显得人物形象是那么的突出,画家特意将人物的手放大,筋骨强调得也很是刻意,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人物的脸上罩着的面具了,并且面具仿佛早已成为人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假面具的符号,表现出了焦躁与不安的情感,画面的背景简单而平静,因而与人物的面部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衬托出了人物的烦躁之感。画面中还带有一种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尽管如此,但画面仍免除不了这种沉重、压抑之感。不过整个面具系列的画面很整洁,色彩明亮,医院系列的那种昏暗、血腥的状态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面具系列中还有几幅别样的作品,这类作品用鲜艳无比的鲜花装扮着画面。鲜花布满在画面的最下方,相对比之下,背景描绘得却很简单,但是颜色却是绚烂缤纷的。例如《飞翔》这幅创作,在这幅作品中,作者将天空画成了天蓝色,野花布满整个山坡,天空中有两架喷气式的飞机直冲云霄,飞机经过的地方留下了白色和红色两条痕迹,我们不难发现,在作品中画家每一处的描绘都在吸引着观看者的眼球。在这幅画面中,画家将自己置身于花的海洋里,扎着鲜红摇摆的红领巾,身上背着斜挎的用帆布做的小书包,完全表现出了儿时的状态,作者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来描绘意在满足自己儿时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
(四)肖像画系列
当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取得巨大成功时,曾梵志积极地思考着自己的艺术还能否有重大的突破,于是他选择了摘下了人物的面具,将人物的面部暴露在公众之下。曾梵志的肖像画作品与面具系列的作品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在肖像画的系列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得更为精准细腻,细节的处理更加精细。在此系列作品中,画面感更加平和,引人深思的地方与面具系列相比明显少了很多。在三联画作品的《我》中,作者只画了人物的三张脸,三张脸是同一个描绘对象,不同之处在于每张脸的清晰度是不同的,并且是将脸从清晰到逐渐模糊一字排开。画家用弹簧似的旋转的笔触描绘着整幅画面,因而作品中充斥着一种运动感,从而改变了画家以往具象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形式,这也标志着曾梵志新艺术形式转折的开始。创作于2004年的《肖像》,画面中人物身着一身红装,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一种不同于常规的舞台灯光的逆光的表现手法。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画面中的灯光是从人物的身后投射过来的,而人物身旁的木马的光线影子却画成了同人物所成倒影的相反方向,这种表达方法使得画面充斥着矛盾的感觉,难免会让观看者产生疑问,其实这难道不就是更加完美地诠释了“虚假”的主题吗?
曾梵志还表达了弗洛伊德、培根和毕加索三位现代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我们知道伟人的肖像画重在诠释人物的思想,而并非是要突出伟人的形象,这些在曾梵志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且他所表现的人物,都十分符合画面中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培根》中黑色的漩涡笔触、年轻而冷淡的《毕加索》和抢风头的《弗洛伊德》,都捕捉到了人物原始的疯狂状态。
三、曾梵志艺术创作的
价值及影响
(一)曾梵志艺术创作的价值
曾梵志作为一名现当代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又有着特殊的表现因素贯穿于作品之中。曾梵志是与时俱进的,他创作的主题将不断随着他本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曾梵志的独特性还在于他能用独特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在创作中他永无止息地挖掘着中国人民大众的精神层面中更深的内容。曾梵志不同系列的作品都具备了丰富的感染力,吸引着众多观者的目光,从他带给人心灵震撼的协和医院系列到肉系列、面具系列、头像系列,他都无时不在突破着自我、超越着自我。
(二)曾梵志艺术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曾梵志拥有着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修养,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借鉴这种修养,并将这种修养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曾梵志做到了保持自己最初的艺术创作的想法,他作品的题材、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的生活,他不为金钱而艺术只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值得后人学习。因此,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技法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们更要学会多多观察周边的生活,多多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2]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