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惯性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2017-09-05朱云
朱云
摘 要:视觉惯性意指人的眼睛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沿着有联系的元素路径移动,将各元素或物体连接起来,断开的线或物体都可以通过视觉将断开的部分接上,形成一条视觉路径。美术创作是对画面视觉基本元素点、线、面、色等的组合运用,不同的视觉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从而产生多样的画面效果。视觉元素的组合排列呈现的视觉张力和视觉倾向力引导观者视线移动,视觉移动的观看轨迹即是视觉惯性的呈现。在美术创作中视觉惯性影响最终的画面效果,在创作中合理地运用视觉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视觉惯性;美术创作;视觉移动;视觉效果
时代的变换带动着艺术的进步,美术作品的表达形式与呈现的画面效果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观赏需求。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呈现在画面中并传递给观众,这对画家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20世纪初,出现了格式塔学派,他们试图解释搜索图案的时候人们的视觉行为。这看似与美术创作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却有助于画家创作过程中按照人的知觉心理思考绘画。
在美术创作中,利用惯性原理可以更好地延伸视觉观点,将色彩、线条、构图按照一定的视觉路径组合,使整个画面布局更加符合观者的知觉心理,更好地引导观众跟随你的脚步移动视线。
一、惯性、思维惯性与视觉惯性
惯性在物理学中很是常见,这种状态是指物体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突然停止,这时物体仍处于加速度状态并不会即刻停止,物体会沿着加速度方向继续推出或发生倾斜。生活中我们乘车时碰到紧急情况,司机突然刹车,这时车上的乘客并不会随车体一同停下,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发生倾斜,此现象即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思维惯性是由先前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对后续活动的持续的思维状态,或对后续活动的思维倾向性。当你刚经历了一件非常恐怖或难过的事,隔几分钟进入另一个安全或愉悦的场所,你的思维不会一下子转变过来,相反会仍处在刚才发生的事件上。思维惯性是人们遵循已有的经验教训和习惯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形成的思维模式。例如不同长相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也不一样,长得好看的会比长得丑陋的给人印象好。这是因为我们已有认知的固定倾向,影响了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思维惯性。
那么视觉惯性又是什么?简单地说视觉惯性是人的眼睛观看物体的视觉顺序,受到了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的影响,而这些元素又按照知觉规律排列组织形成了视觉上的倾向性,引导观者视觉的移动轨迹,这便是视觉惯性。
二、视觉惯性的呈现方式
(一)以点呈现的视觉惯性
古人发现了天上的各种星座,利用的既是视觉惯性。数以亿计的星星如何划分记忆对古人来说是个难题,季节的变化对应斗转星移,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将看似没有关系的几颗星星,根据距离的远近和大小在视觉上将星星进行连线和延伸,形成图形方便记忆与定位,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知的一些星座。根据这些知识我们才能依靠人的眼睛自然地将星座识别出来,这对星体的研究也是健康的营养。
点是视觉元素的基本元素之一,当平面中仅呈有一点时,整个视觉感受都较平静,人的视觉聚集在一点上,人眼停留在平面中的固定位置,没有视觉惯性的产生。当平面中呈现出两个点时,人的视觉会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将两个点连接起来,会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直线。当平面出现三个点及更多点时,人的视觉会下意识地从第一个吸引力和张力最强的点依次连接相邻最近的点,形成一条视觉路径。不同点的大小距离排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张力,我们的视觉遵循正常的视觉规律,从左向右的阅读,而是沿着基本视觉元素由大到小的轨迹进行移动,破坏了正常的视觉规律。
(二)以线呈现的视觉惯性
线是连接点元素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同时线元素也具有引导视觉的作用。视觉跟随线条的流动方向延伸,将其他元素能动的联系起来,而观看的轨迹也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视觉路径。平面中看似没有关联的元素,因为视觉惯性的存在,各元素间产生了联系。当我们眺望远处的路段时,有些路段隐匿于视觉死角,我们无法看清整个道路的全貌,但我们的视线会沿着可见的路段能动地进行视觉移动,在脑海中凭空想象出整个道路的轨迹,这便是视觉惯性的體现。当平面中出现一条弧线和一个点,由于弧形线条的动势产生了惯性并因此联系到了点,两个本无相关的元素由于线条惯性的存在便形成了一个整体。在图形中,内角越大的图形视觉引导性越不明显,相反内角较小的图形,由于内角较小,图形较尖锐,就像箭头的作用一样,对视觉有引导的作用,所以内角较小的图形在平面中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惯性。
三、视觉惯性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美术创作是画家运用线条、构图、色彩等元素对画面进行组织构成的过程,创作画面既需要传达作者的艺术思想,同时也要兼顾画面的视觉美感。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画面组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点线面合理地运用,呈现出的视觉惯性使人的眼睛随着各元素间内在联系形成路径轨迹,有主次顺序地进行艺术欣赏。
线条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线条开始的。我们利用线条将画面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的视界,线条的交叉延伸营造出不同的视觉体验。视觉惯性在画面中的体现离不开线条这个要素,将物体由静态转化为视觉上的动态制造视觉惯性利用的就是线条。当然线条不止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更可以制造画面张力,让视觉沿着张力路径前进,联系画面其他的造型元素。安格尔的作品《泉》,内容描述的是一位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出来的景象。其中壶罐中水的流淌即使用了视觉惯性的原理,而流动的水更加凸显出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
构图是美术创作中视觉元素最重要的排列方式。我们习惯将主体物置于视觉中心点,这个视觉中心可以是画面正中,也可以是由其他物体或图形交叉延伸的中点。而后者,正是利用了视觉惯性的知觉原理,改变原有画面元素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视觉焦点,这种编排使画面不再呆板无趣,更能激发观众情绪。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可以将单个物体当作最基本的点视觉元素。当多个物体出现时,视线会从主物体出发去寻找另一个物体,将各个物体逐一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人的视觉会形成一条视觉路径,将画面中的元素一一浏览,不会迷乱于众多元素中。视觉惯性的存在,对于构图有了新的要求,我们改变物体的间距、方向、大小等营造出了强烈的节奏而又不失观赏的功能性,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性。以波提切利的《春》为例,端庄优雅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处于画面中部,正优雅闲适地等待着春的降临,监督这场盛大典礼的进程。右面,西风神仄费洛斯缠住了大地的仙女克罗里斯。此时的克罗里斯并无装扮,素白得像冬天的大地般空净,她面露惊恐,想逃避风神的追缠,张着的口中冒出了花朵,鲜艳的花朵纷纷落下,落在花神费罗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弗罗娜头戴花环,身披饰花盛装优美,健步迎面而来,将鲜花撒向大地,生机勃勃。女神维纳斯又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向她的儿子丘比特,他蒙住了双眼,准备向维纳斯左手边美丽动人的伴从美惠三女神,射出他的爱之金箭。美惠三女神此时正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携手齐舞,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最左侧是宙斯特使墨丘利,他身着红衣,腰间别有佩刀,正手执伏着双蛇的和平之杖,驱散冬天的阴云。画面元素众多但却利用各种造型及构图引导我们有顺序地欣赏作品,利用构图的视觉惯性,将一个故事有序地插入画面,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沿着故事线索的路径观赏。
在美术创作中,对各元素逻辑性的组合排列可以打破视觉惯性的影响。将主要想表达的物体置于视觉焦点,让观者聚焦于主体物,引导观者视线关注,促使观者与画家产生心灵共鸣。当所有物体不分形状大小,形质统一地出现在一条视觉路径时,虽具有视觉导向性,但画面中缺少了活力。为了增加画面趣味性,可以使用互补色制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例如梵高的《向日葵》,鲜艳的色彩使得画面中的向日葵透露出勃勃生机。背景与主体物之间的互补更加凸显主体物的耀眼,让观者由心底发出感慨,更加沉浸于画卷之中。
四、结语
艺术的进步日异月新,多样化的作品层出不穷,我们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具体某个学科中艺术方式的好与不好,只有我们对待某一具体学科的理解和感悟。在艺术创作中,中外的美术创作发展都已经和传统的模式相距甚远,从传统模式注重客观事物的真实形象发展到注重画家的内在精神情感与视觉元素的综合表达,视觉元素充分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中。美术创作中,将画面中视觉元素合理地运用视觉惯性原理进行排列组构,画面建立具有合理的逻辑性,使观者能更好地接收到画面所传达的信息,获取画家所传达的思想的同时将观赏变成一种享受,这也是美术创作所追求最终目的“同感与艺术”统一。掌握视觉惯性原理不代表一定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但合理运用视觉惯性原理却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品质,增加画面的视觉层次和艺术效果。这是对美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升华,这也正是视觉惯性对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35.
[2]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