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效率的方案探讨

2017-09-04虞晓斌姚敏剑

科技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图形化个性化信息化

虞晓斌+姚敏剑

【摘 要】电力企业生产管理高度依赖信息化,但目前信息化效率参差不齐,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制约因素,引入个性化界面;事项告警和管理;固化和图形化流程;高效审批和会议管理等方法,探讨提高信息化效率的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个性化;固化;图形化

0 引言

电力企业为实现不同的生产管理需求,引进不同的信息平台,但平台之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用户对多平台的使用体验不佳。针对这样的问题,企业做出了信息化建设战略调整方案,引入更为成熟先进的生产管理平台,以期覆盖所有生产管理需求,但仍然无法做到单平台具备所有生产功能,使得用户仍需在若干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处理,各种信息干扰导致了生产管理效率偏低。本文梳理信息化利用制肘之处,探讨提高信息化效率的方案。模拟用户使用后的体验,将方案特点直观呈现。

1 梳理生产管理信息化拥堵点

1.1 信息传递损耗

企业生产管理中,生产管理制度,流程和规范性模版是用户工作的必须接触的元素,企业要求用户在执行某项工作时,必须熟悉相关制度,整个工作流程,使用最新规范性模板。但制度,流程,模板经常会进行升版,要保证过程信息准确的传递到相关用户并被用户消化,这中间是不可避免有信息损耗。用户认知的不同还会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工作时相互制肘。

1.2 信息传递令牌不透明

某项工作需要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传递,就如同令牌,在指令发出后,发送者往往不能直观的在某一个信息界面中了解整个工作的进展情况,有什么制约因素等,往往需要通过电话,邮件,甚至会议来了解令牌运转情况。用户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信息互通来弥补信息化系统不透明的制肘。

1.3 审批效率较低

生产管理中,几乎每个单项任务都需要经过审批。用户首要确认任务审批流程,某项综合任务由于客观因素无法及时审批,造成审批效率较低。特别是某些工作还结合纸质和电子化審批,就会有大量资源花费在传递过程中。

当然除了以上3点之外,必然还有其他制约因素,此处不做赘述。

2 解决方案

2.1 固化信息,化繁为简

针对各类型用户的各类工作项将流程和模版固化在信息化平台上,配以生产制度的快捷说明。用户建立一项工作项后,界面会将一些项目通用信息固化,让用户对关键目标项进行操作。如需要规范模板时,可以在界面上直接调用,模板也是固化的最新合法的规范性版本。在提交审批时,系统直接调用对应的审批流程,但保留手动修改的权限。该工作项向下一个工作项转移的流程也不需要用户干预,都是按默认流程进行流转。界面还有对应制度的完整链接,以便于用户查阅。

2.2 动态图形化

信息流不透明,消耗大量管理资源。本方案将工作项动态图形化,并且用流程图方式,将整个项目的工作项串联起来。每个步骤都有负责人,操作提示;整个审批流程有明确的审批人和时间提示。给项目管理者清晰易用的工作流程。给各级管理者查看项目进度和了解细节的界面。从而加强信息透明度。

2.3 多方位提高审批便捷性

尽量将审批电子化,在一些重要事项审批时,可以引入指纹识别加防胁迫密码组合方式完成电子签名。对于审批用户可能事务较为繁忙,难于长时间办公室处理审批业务的情况,可以开发移动办公端,保证对于一些常规较紧急的事项进行远程审批。

2.4 其他提效方法

针对用户事项进行系统管理,针对用户配以有“个性业务”的多样化用户界面,嵌入式交流平台,高效会议管理功能等。

3 方案预想效果

3.1 用户界面

采用多样化用户界面。首先确定用户的管理需求重点,针对不同的用户就要先将用户进行合理分类,普通用户以单事项管理为主,主管用户则侧重事项进度和事项集合管理。根据不同用户定义“个性业务”。

(以下展示的“界面”均为示意性,仅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及预想效果,请忽略不尽之处。)

3.2 界面样例

3.3 举例

以企业生产管理项目某事项X为例,设定如下表。

a)用户A1在个人用户界面上选择常用“个性业务”中的“X管理”。个性业务具备一定的用户个性定制的空间。

主功能界面中即跳转如下图2的动态图形化的事项总流程图。

a)A1点击“申请”进入如下界面,用户按界面上说明填写,

b)进入“申请”后,利用快捷提示,用户可以快速完成申请要求。

b)与此同时在A1的“事项管理”中会形成一条事项条目。

c)条目会按重要性,紧迫性等后台定义因素进行排列。A1提交并通过审批后,审批流转到ZA,ZA的“事项警告”即会亮起,提示ZA有新事项需要处理,ZA可以点击进入确认查看,条目会以不同颜色代表重要性高低,确认过的条目会转到“事项管理”内,便于ZA进行管理,ZA可随时进行审查和审批。“事项告警”和“事项管理”链接的为同一界面。

d)事项管理界面是用户工作的必备界面,可以作为用户默认主页,其带多种分类和排列方式,协助用户高效有序的处理各项事务,并且配有报表功能,可以将某一个特定条件范围的事务进行数量统计,完成度统计,事项留驻点统计等,输出相应的报表。此功能特别适用于主管及以上用户的统筹管理工作。

e)“暂离/挂起”功能:如果用户选择“暂离”,可以选择理由,如个人事务,会议(会议会自动关联会议管理中用户确认参加的会议)

如果用户选择“挂起”,后台会自动将用户任务转移到互备用户的事项管理中,由后备用户接管。假设A2是A1的后备用户,那么A1挂起时,A2的事务管理内就会增加A1的事务,但会做出明显标记。当然用户可以保留部分事项的管理权,可以将其加入“特定事项管理区”中。

特定事项管理区的另一个功能是“事项关注”,用户可以搜索任意有权关注的事项,进行特定关注,但无法对该事项进行直接干预。

2.4 其他管理辅助模块和可能的扩展功能块介绍

嵌入式交流模块

交流模块的功能可以模拟主流的社交软件进行开发,仅供企业内部用户使用。降低信息泄密或信息错误公开的概率。模块嵌入各项业务功能,便于在业务界面上直接进行信息交互。

增强会议管理,除了常规功能外,增加会议议题预览功能,与会人员确认功能,缺席功能,会议书记员功能。在会前预览议题,确认参会人员,缺席人员可以编写理由,或者提前对议题进行意见发表,由会议书记员统一收集后在会中发表,在会后可以使用会议书记员功能进行快速的议题总结和行动项生成,并在会后继续进行行动项跟踪,直至完成,形成报告。

如果将行政管理和学习管理等纳入本方案内,则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整体管理的平台,在整个企业进行推广使用,个性化业务中还可以包含更多的功能块。这样整个企业的任务的分配,流转,执行情况,均可以由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信息化透明度高,执行效率高。

4 结语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早已解决了从无到有,现在正从有到精。让信息点更精确的传递到特定用户,减少用户消化过程,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加快流程推进,提高流程的透明度,加强个人事务信息化管理,提高会议信息化管理,都是提高信息化效率的有效方案。方案还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如能形成广泛认同的成果,是有推广的可能。

让高效信息化融入到整个生产管理中去,契合管理理念,固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企业将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走向更高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伟,等.人机界面设计,2011.5.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形化个性化信息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LKJ自动化测试系统图形化技术研究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运用图形化听写式复习,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图形化地区电网无功优化软件开发与应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图形化仪表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