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9-04郭炯沈逢元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乒乓球竞赛

郭炯+沈逢元

摘 要:业余体校作为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输送优秀技术水平和德智体良好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业余体校建立之初就把乒乓球列为了必不可少的项目。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曾经有着辉煌的运动成绩,培养出陈龙灿、杨莹、邱贻可、朱雨玲等世界冠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整理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以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竞赛发展中的诸多不足和困难,为了解决乒乓球市场面临的生源问题,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乒乓球;业余体校;竞赛

1业余体校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贡献

业余体校建立之初就将乒乓球列为了必不可少的项目,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由弱变强,由强取得绝对优势,进而成为国球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88年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参加7届,取得冠军24个,占冠军总数86%,居世界第一。在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中,大部分来自各基层体校,可见业余体校对我国竞技体育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业余体校自身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乒乓球项目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刘青、赵峻岭等在《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调查得知四川省业余体校从2002年的147所到2007年下降到91所,出现了下滑、萎缩甚至解体的趋势。近年来对业余体校的发展有着全面、科学、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对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的训练与管理、运动员的出路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吸取这些学者、专家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四川川省七地业余体校乒乓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赛制问题深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竞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3.1四川省市级业余体校每年参加市级比赛的次数调查与分析

由图1看出四川省市级业余体校每年参加市级比赛1~2次的为52%,3~4次的为35%,参加市级比赛次数在4次以上的仅为13%。由图1可以看出四川省每年举办大型比赛次数较少,学生参加比赛锻炼机会较少,没有比赛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

3.2四川省市级中小学生乒乓球市级比赛分组调查与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各市每年举办的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分中小学组的基础上,只有22%会再分组,78%不会再分组。小学组年龄、技术水平相差比较大,整个小学都是一个组别。据调查,出现该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生源不够,参赛人数不多,导致组别不能分太细,否则参赛人数太少组织不了比赛;二是经费不足,组别再细分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场地、人力,没有足够经费是不能顺利开展的。小学组不再按年龄或年级细分,低年级的学生就觉得与高年级水平相差太大,竞赛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公平竞争的作用,有的学校看获奖无望就不愿意多花精力参与这项运动。只有通过细分比赛组别的方式,才能保证比赛的吸引力和公平性,从而保障比赛质量,选拔出优秀后备人才。目前来看四川省开展的比较好的仅成都和绵阳体校有足够的生源、场地,中小学生比赛会在小学组再细分组别,按年龄或年级再细分组开展比赛。

3.3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成绩调查与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业余体校乒乓球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得的最好成绩中,取得过前三名的运动员仅占8%,获得过四至八名的运动员仅占总体的15%,有28%的动员员虽然参加了比赛,但沒有取得过比赛成绩,还有49%学生没有参加过正式乒乓球比赛。

市级的乒乓球比赛每年仅有一至两次,加上省级比赛最多也就二至三次。据统计,业余体校训练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正式乒乓球比赛。他们大部分启蒙时间比较晚,水平确实在市体校的同龄学生中不算拔尖的,再加之分组不细等多方面原因,参加省级市级比赛,只有较少名额,自然这些水平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就没有比赛机会。

竞技体育项目的核心就是竞争,参加比赛就是参与竞争。参加训练很多年都没有一次参赛机会,容易挫伤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方面的积极性,训练的成果没有一个检验的标准来衡量,家长学生的态度都仅仅以健身休闲为目的,训练成果的好坏对家长学生来说都不重要了,业余体校就失去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的积极意义,对业余体校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4四川省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学生员是否愿意参加市级比赛调查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在业余体校参加乒乓球训练的运动员,93%愿意参加正式的比赛,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参加比赛,主要原因是没有参加过比赛,胆子小,有的怕打不好,所以不愿意参加。

3.5市级乒乓球比赛媒体宣传报道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图5可以看出80%的市级业余体校,不与媒体合作宣传和报道开展的活动。多数市民不知道业余体校已开办乒乓球项目,许多赛事直至结束也无人知晓。这说明体校未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使得比赛的认知度和广泛性得不到提升,阻碍了业余体校乒乓球项目的发展。

4建议

4.1改革竞赛的分组方式

乒乓球业余体校学员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但目前省市两级举办的比赛最多分小学组和中学组,小学有六个年级,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按现在分组方式,造成比赛水平差巨大,观赏性差,偶然性小。因此将现在的分组改革为学龄前组、小学每两个年级分一个组、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组,缩小运动员之间的差距,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比赛提高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对乒乓球的兴趣。

4.2扩大参赛队伍和人数

省市举办的各种青少年业余比赛较少,分组不细,参赛队伍和人数受到限制,很多人不能参加比赛,造成业余体校学员半途就退出了训练,有的甚至是有天赋的苗子,在体校训练了四五年都没有参加过比赛,参赛的选手总是那么几个人,严重挫伤了部分学员和家长的积极性。

扩大参赛队伍和人数的具体办法是各种比赛条块都可以组队参赛,块是以市县组队参加比赛,条可以是系统、单位组队参加,队员有选队参赛的自由。

扩大参赛队伍和人数,必然提高全社会对该运动的热情和投入,特别是能够促进广大少年儿童的踊跃加入,更为业余体校扩大了选材余地,形成新手辈出、后继有人。

4.3制定省市县三级乒乓球比赛制度

用制度规范固定各级赛制,这是促进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县级基本没有举办过赛事,省市举办的赛事也在逐渐萎缩,增加赛事才能发现、培养乒乓球竞技人才。

具体制度应由省级体育部门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明确省、市、县每年举办赛事的次数,各级应承担的经费比例,各部门的相关责任及奖惩等。

参考文献:

[1]吴功俊.业余体校[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刘青,赵峻岭.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07,27(10):18-31.

[3]张臣义.湖北省业余体校乒乓球训练因素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耿新山.河南省市级业余体校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5]王昌平.业余体校训练的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06,27(3):29-32.

作者简介:

郭炯(1991—),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邮编:637009。

沈逢元(1988—),男,四川南充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邮编:637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乒乓球竞赛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创新思维竞赛(6)
乒乓球快速变圆法
第三届“小书虫杯”双语阅读竞赛揭晓啦!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错位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