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勰“文质论”初探

2017-09-04张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张钧

摘 要:刘勰以“衔华而佩实”为主要内容的文质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情采》篇主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也即《文心雕龙》中着重探讨的文与质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文质论;情采;内容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251-01

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文质论一直是龙学研究者的焦点。学者们对其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文学作品的风骨问题,以及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将着重从文质论中关于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文”与“质”的内涵

文与质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最早的文的概念的本义大概要是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道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文是交错的笔画,像交叉的纹案一样。后来发展成为《系辞》中说的“物相杂,故曰文”。“质,以物相质。引申其义为朴也,地也。”意思是说质是以物品抵押的意思,引申为质朴。许慎所提到的大概是文质最原始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的本意逐渐被的含义。本文所涉及的文,即与它的本意相关,用之于文学,则是指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质则是相对于文来讲,是质朴的意思。对文与质关系的探讨古已有之。《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所说的文与质与本文所涉及的“文质”略有不同。孔子所强调的大致是文学创作的风格,即质朴与浮华的关系。而本文则是着重讲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分清楚文与质所包含的这两层不同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刘勰的文质论。

二、《情采》对“文质”关系的阐述

《情采》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質待文也。”因水的体性虚空,才能凝结漂亮的泛着涟漪的波纹;木的体性坚实,才能使花开的艳丽。刘勰通过这个比喻说“文”与“质”互相依附,文学作品须有“文”有“质”,二者相辅相成。接着又说到“文”与“质”二者缺一不可的关系。虎豹都有属于自己的皮毛,如果缺少了外表的皮毛,则与犬羊无异;犀兕虽然有皮,但需借助“色资丹漆”的“文”来美化。在这个例子中刘勰说出“文”与“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即刘勰“文质相待”的文质并重的观点。

刘勰明确提出达到文采的方法。他说:“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立文,即指文章的创作。五性,也即是指人伦五常,此三种都有多姿多彩的意思,即是指出该用什么样的文采来修饰文章,如何做到“文附质”。他又说到:“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谟,即模具,模型。位理,即安排理。即文采修辞总要有个确定的模式,来安放他要修饰的一类质,“理正而后摛藻”,即是指出理是决定藻的要素,也即是理决定用那一种藻饰,也即是质决定文。所以,只有按照如此方法,才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

三、《情采》“文质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刘勰云:“《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君子知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刘勰等:《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年版,第419页。]《论语·八侑》“子曰:‘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杨国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刘勰这句话的意思是处丧期间,语言必定没有文采,需朴素而无雕饰,这就是说明文须待质。刘勰说道:“研味李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祥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于淫侈。”意思是说研读《孝经》、《老子》,便可以知道文章的“文”是依附于“质”的,即辞采依附于性情;祥观《庄子》、《韩非子》的言论,便可以发现其有华无实,即“文”不“待质”。后来,他又概括的指出昔人创作中“文质”不合的现象,他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这一段在控诉当今华而不实的文学创作现状。刘勰所谓的诗人什篇、辞人赋颂也是有明白的指向的。诗人什篇,指《诗经》。众所周知,《诗经》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所有篇章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情即是内容,也就是为了内容而造形式,刘勰是推崇诗经的,因而在这里他对于“为情而造文”是肯定的。辞人赋”,辞人大概指的是司马相如、杨雄等人,司马相如的《子虚》、《乌有》赋都属于行文夸张、辞采艳丽的一种,杨雄早年的赋也多是学习司马相如,少不了骈俪无情,所以刘勰说他们是“为文而造情”。

由以上观之,刘勰的文质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不待质,二是质不待文,三是文质彬彬,这三种形式在刘勰以前的文学创作中都有体现,在其以后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则另当别论。

注释:

①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419.

②杨国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124.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