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企业网站外宣的生态翻译研究

2017-09-04熊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熊莉

摘 要:在国家实施“互联网+”、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茶企业网站的外宣翻译既是国际了解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又是中国茶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基本举措。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针对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现状问题,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茶企业网站外宣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243-03

一、引言

中国是茶之乡,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茶一直作为中国一张独特闪亮的名片散布全世界。21世纪习总书记在经济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在文化层面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针,而茶既是中国“一带一路”上的大宗商品,又是中国文化“走 出去”的重要载体,由此茶的外宣翻译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茶的外宣翻译现状混乱、质量和效果不佳,因此对茶外宣进行翻译研究很有必要,这样有利于茶外宣翻译的统一和规范。

就目前茶外宣的翻译研究来看,此领域的研究非常不足:研究的数量少,只有十来篇;且研究的质量薄,从横向维度来看,研究内容过于狭窄,大都关于茶名的翻译,从纵向深度来看,研究视角过于局限,大都限于目的论。

在“互联网+”盛行的趋势下,中国茶企业网站的外宣英译版必会成为中国茶外宣的一个重要门户,但是关于茶企业网站的外宣翻译研究尚未见,且从生态翻译学对茶外宣进行的翻译研究尚未有。因此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方面来探讨茶企业网站的英译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及其“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理性特征、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审视的整体性研究。”①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看作一个由译者为主导,且与译境、译本共同构成的“翻译生态共同体”,是一个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丹麦的道勒拉普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成长于欧洲语境之外的第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译理论”②,“这一基于‘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翻译理论是一种思维创新,是中国学者在国际翻译理论界发出的最强音”③。肇始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正在为中国翻译学发展赢得翻译理论的话语权。“作为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作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④

因此可以说,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土生土长“贯中西”、“融古今”、“汇文理”的学科。

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石“翻译适应选择论”来解读,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⑤,翻译的过程则是“由译者主导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⑥。因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原则就是“多维度的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其中主要落实在“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由此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⑦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则是译者在“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⑧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茶企业网站英译问题及策略

(一)语言维

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语言层面出现的生态损伤,主要是在句式行文、语篇构建、修辞、语言风格这几个方面。

分析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语言维度损伤,首先要了解到语言层面各要素在中文和英文不同的外宣生态环境中的差异。

(1)在句式方面,中文的生态环境造就它是意合语言,句式多为节状的流水句,因此在外宣中多为长句;而英文的生态环境造就它是形合语言,句式多为树状结构,且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和连词,因此在外宣中多为小句、短句。

(2)在语篇构建方面,受到思维方式差异的生态因素影响,中文是先描述后结论,且在外宣中篇幅较长;而英文是先主旨再分析,且在外宣中篇幅较短。

(3)在修辞方面,中文的生态特征为多用四字格、对仗、排比、夸张、引经据典等手法;而英文的生态特征则是多讲究严谨、平实的手法。

(4)在语言风格方面,中文多辞藻华丽、多渲染夸张、多套话空话的生态风格;而英文则为简洁明了、实事求是的生态风格。

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时,没有注意到这些语言维度的要素在原语和译语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特征,因而处理不当,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生态损伤。

例如在句式方面的生态损伤,茶企业网站英译时,并没有注意到中英文句式的生态特征差异,仍然将中文句式的流水句生搬到英文的生态环境中,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不适应,也造成了译语在语言维度的生态特征损失。

此处以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中的公司简介为例。

例1:公司茶叶经营业绩斐然,除在国内销售外,相当部分出口到美、加、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市场。

网站英译:The Company has made striking progress in tea sales, in addition to domestic sales,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tea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EU, Japan, Russia and other markets.

分析:此例中,中文简介为典型的竹状流水句,而茶网站的英译中也依葫芦画瓢将其翻译成流水句,把“has made striking progress”与“are exported to”两个动词放在了同一个句子中,让英文句中出現了两个谓语,显然与英语的句式生态特征不符。英语为形合语言,需要逻辑连词等将其串连起来,而此处的“in addition to”是一个介词短语,显然不能将两个小句合起来,因此此处的英译的句式生态特征完全受到损伤。endprint

针对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语言层面出现的生态损伤,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英译策略为“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句式行文、语篇构建、修辞、语言风格这几个因素来考虑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

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生态环境,贴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选择适当的删除、增加、改写、编写等方式,将原语语言维度的各因素进行移植,从而让原语文本移植到译入语生态系统中后,能较好地适应译入语的语言生态环境。以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网站外宣为例。

例2:福建省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生产标准最严、产品系列最全的乌龙茶生产加工商和进出口贸易商。

网站英译:At present, the company is the largest, most professional tea manufacturer and exporter in Fujian Province.

分析:此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修辞和语言风格等语言因素,“选择”适当的删除、改写和编写等翻译方法,使之“适应”英语的语言生态系统。在修辞方面,中文喜用四字格、对仗、排比等,在语言风格方面,辞藻华丽、多渲染夸张,例句中,运用排比,语言华丽夸张,气势强大,然而译者根据英文喜平实简洁的语言生态特点,“选择”删除部分信息,并进行适当改译,让译文“适应”了译入语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语言维度,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主要在句式行文、语篇构建、修辞、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出现了生态损伤,“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作为译者的英译策略,就是要“选择”适当的删除、增加、改写、编写等方式,使原语文本适应译入语的语言生态环境。

(二)文化维

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文化层面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词汇和冗余信息的处理上的失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的单位,与文化不可分割,某一社会特有文化生成的特色词汇,在其他文化中会出现表达空缺的现象,中国特色词汇就是在中国文化生态中所特有的词汇。

因此在微观层面上,茶企业网站外宣的文化生态失衡表现在特色词汇处理上,这主要是由于译者没有充分理解或考虑词汇在原语生态环境中的文化内涵,以主观猜测代替客观求证而乱译,或者是翻译方法不对而让译入语读者无法理解其原语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它的文化生态失衡。以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外宣为例。

例3:“珠茶”这个词的翻译,珠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品词名,它是绍兴创制的绿茶产品,被揉成叶丸,因此人们称之为“绿色珍珠”。于是译者没有查阅珠茶的文化内涵资料,就想当然地将珠茶翻译成了“pearl tea”,然而珠茶在原语生态环境中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古代,因为珠茶的形状为不规则的灰黑色小球,和当时枪支里的火药颗粒极其相似。因此珠茶的正确翻译为“gunpowder tea”,而不是因为长得像珍珠翻译成“pearl tea”。

在宏观层面上,茶企业网站外宣文化维的生态失衡表现在冗余信息的处理上,这主要是因为原语和译入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同,而译者没有根据译入语读者的期待和视野,选择将一些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无法理解或者繁琐、不重要的冗余信息逐一进行翻译,从而导致网站外宣的文化生态失衡。例如,中国企业喜欢把获得的各项称号、奖项和荣誉作为宣传企业的有力证据,向顾客表明企业的实力强大、知名度高。⑨这种冗余信息在茶企业网站的外宣中也随处可见,但是这对英文读者来说是种累赘。以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网站外宣为例。

例4:Fujian Tea Co. was awarded as “2006s Top 100 Enterprises in China Tea Industry”, “Well-known China Tea Enterprise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Tea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Enterprise in Foreign Trade” in 2006 and 2007. Whats more, Fujian Tea Co. is Vice-minister member of the Tea Sub-chamber of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Foodstuffs,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CFNA) and Vice-minister member of Fujian tea Institute, Fujian tea Association and Fujian Green Food Association.

分析:此例中的网站英译版,将公司所获得的这些奖项全部一一罗列出来,而在西方的企业制度中没有这些评奖体系,所以外国读者对这些很难理解和接受。此茶企业网站英译版中将这些累赘的信息罗列出来,是没有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没有将译文依归译入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文化维度的生态失衡。

针对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文化层面出现的生态失衡,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英译策略为“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茶企业外宣的特殊生态环境来考虑中国特色词汇和冗余信息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可以依据文化生态平衡的程度,选择异化翻译或者归化翻译的程度,或者将原有的生态尽量地“变换”、甚至“掏空”,然后植入新的生态,比如例4中,可以将中文原生态中的获奖情况“掏空”,然后植入新的英文生态,即可以翻译成“Fujian Tea Co. has been awarded a lot of honors.”來一言概括所有的奖项,既传递了原语文化内涵,又便于译文读者理解。“生态翻译视阈下,译者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的语的特点创造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又能让译文读者充分理解”⑩endprint

总之,在文化维度,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主要在中国特色词汇处理和冗余信息的处理上出现了生态失衡,译者在运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英译策略解决文化维度的生态失衡时,要有文化意识,要“选择”适当的归化、异化、变换、掏空、植入等方式,使网站的外宣翻译尽量适应和依归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平衡。

(三)交际维

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交际维的生态缺损,主要是在茶品名和茶文化的外宣翻译这两个方面。茶企业外宣资料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公司与产品的宣传,加强营销效果,以此增加产品的销售量,提高中国茶企业在世界茶市场的贸易份额。11网站的作用就是对外宣传,外宣翻译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交际的目的,交际的意图是外宣翻译的根本。12因此茶企业网站的外宣翻译交际意图就是,针对对茶产品有需求的外国读者,来对本企业的商品进行销售,而译入语读者访问茶企业的英译网站的目的也是来购买茶产品,因此在交际维度的茶企业外宣翻译就是要贴近外国读者对企业产品信息的需求。所以在茶企业网站的外宣中,茶品名称的翻译必不可少,并且关于茶品的简介翻译也不可少,因为这些简介有利于外国读者对企业的茶产品进行更深层次地了解,激发消费者对茶产品的兴趣,从而有利于茶产品的销售。

同样,茶文化对茶产品的销售也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茶文化在全世界的兴起,有助于增加国外消费者对茶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加茶产品的购买量,而这些都依赖于茶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所以,在交际维度,茶品名和茶文化的翻译至关重要,然而作者对茶企业网站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茶企业中文版中对公司简介、公司荣誉、公司发展历程、产业链、生态茶园、茶产品都有相当详细、精致的描述和介绍,甚至有些还会对公司所经营的茶产品文化进行介绍,例如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的中文版中有个“茶叶博物馆”的版块,专门介绍茶文化。

然而对照它们的网站英译版却发现,大部分企业都过多描述企业简介、企业文化等,甚至会针对英文读者所不能理解的冗余信息,例如获奖情况都会专门在英译版设一个专栏,并且进行详细描述和翻译,然而企业的重点茶产品的翻译却一笔带过,与中文版里茶产品的描述,可谓是天壤之别,有些做得好一点的企业虽然没有对茶产品的简介进行翻译,但是起码会翻译其经营的茶产品名称,而有些企业甚至经营的茶产品名称都没翻译齐全。茶品名的外宣翻译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茶文化的外宣翻译,大部分茶企业网站直接省去此版块。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时,没有认识到茶产品和茶文化的英译在交际维度的重要性,因而处理不当,出现交际维度的缺失。

针对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交际层面出现的生态缺损,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英译策略为“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3该策略具体运用在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时,就是要译者贴近外国读者对企业产品信息的需求,“选择”对网站版块中的茶品名和茶文化进行精细地翻译,将原语的交际意图完好地“移植”到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以此达到交际生态的平衡。根据茶企业网站英译版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按语、换例、增译、解释等方式来对其茶品名和茶文化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修补”和“重建”,使原语的交际目的能在译语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且“长存”。以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中的茶品名为例。

例5:“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因其古代在伏天生产而通名“茯”或“福”,湖南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茯砖茶是由湖南安化生产的,古代安化为了方便运输,将茶用篾篓压制踩成大包,运往陕西咸阳泾阳压制成砖,然后通过茶马古道或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因此在翻译茯砖茶时,如果只是单纯的音译为“Fuzhuan tea”,那么无法体现茯砖茶的特点和属性等,因此译者可以通过增译的方法,对其进行生态“修补”,将其译为“Fu brick dark tea”。这里的“Fu”和其在古代名称的来源“茯”或“福”正好相通,再增译“brik”和“dark”,让译入语读者一目了然此茶品的特点。

简而言之,在交际维度,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的生态缺损主要是在茶品名和茶文化的外宣翻译这两个方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作为译者的英译策略,就是要“选择”按语、换例、增译、解释等方式来对茶品名和茶文化进行翻译,“修补”和“重建”茶品名和茶文化的翻译生态环境,将原语的交际意图完好地“移植”到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以达到交际维的生态平衡。

四、结语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三维”转换为理据,对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茶企业网站外宣翻译在语言维度,主要是句式行文、语篇构建、修辞、语言风格等方面出现的生态损伤,译者可以选择删除、增加、改写、编写等方式来弥补;在文化维度,则是中国特色词汇处理和冗余信息的处理上出现了生态失衡,译者可选择适当的歸化、异化、变换、掏空、植入等方式来使之生态平衡;在交际维度的生态缺损主要是在茶文化和茶品名的外宣这两个方面,可以“选择”按语、换例、增译、解释等方式来“修补”和“重建”茶品名和茶文化的翻译生态环境。期望本文的探讨能对茶企业网站的外宣翻译工作提供些参考

注释:

①④⑤⑥⑦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3,27,51,52,235.

②③蒋骁华,宋志平,孟凡军.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新探索——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1(01):34-36.

⑧1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13.

⑨董俊.企业外宣资料修辞功能分析及翻译策略[J].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11(05):52-54.

⑩盛俐.生态翻译视阈下的文学翻译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2014.

11王春娜. 茶叶公司外宣资料英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5(06): 175-176.

12关晓薇.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船舶企业网站英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6(0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