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当代河南筝曲的艺术感染力

2017-09-04陈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民族音乐

陈曦

摘 要:古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但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发展的不同对于古筝的创作和演绎也有所分流,从而出现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筝派”。对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及河南筝派的创作背景、演奏技法方面比较之后对河南代表筝曲《汉江韵》进行透彻分析,可以看到河南筝曲极具有戏曲色彩和民族特点。它以其独特的戏曲艺术与传统筝乐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世界主流的音樂元素,使得河南筝乐在保留其本身传统特色音乐的基础上同时又能走向世界的舞台。

关键词:民族音乐;河南筝派;演奏技法;汉江韵;现代传承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69-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悠长。古筝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弹拨乐器,早年间属于民间乐器,为世人所欣赏和娱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民族及各个地域的音乐创作者越来越突出自己本地方的特色音乐,从而使得古筝在发展的过程中音乐风格各异,也就是现在意义上的“筝派”。其中河南筝乐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充分结合了民间戏曲通过左手压弦从而达到“腔”的效果,“以韵补声”是河南筝曲主要特点。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在各个筝派中独树一帜,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

一、《汉江韵》的创作背景及时代性特点

《汉江韵》起源于河南的戏曲,主要来自于板头戏。因取材于《汉江》、《书韵》,故名为《汉江韵》。这首极具地方特色的筝曲是乔金文在1962年春天所创作的,相传是为他的至亲朋友河南古筝演奏家任清芝量身订制的。从筝曲的开头我们就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河南戏曲(几乎与板头戏旋律音调一样),极具河南曲风的标签和符号,因此本文选择此曲作为解读当代河南筝曲的感染力,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河南筝曲在创作上不仅在保留当地民族风格特色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使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永葆新鲜。板头曲在古筝上运用的创新为河南筝派开辟了新视野,使河南筝曲在创作上直接与戏曲自然的衔接、直接与民族特色相接轨,因此在后面的很多段落和小节依然可以听到浓浓的地方戏曲的腔调。听到《汉江韵》这首筝曲便可想到河南人民的粗旷、豪爽、泼辣的北方性情,以及当地人民迎接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这也是它成为河南筝派代表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汉江韵》不仅包含着河南筝乐特点的典型表现手法,而且在当代俨然已成为河南的语言,极富河南味儿,表现着中原大地和中州儿女的豁达开朗、勤劳质朴的优良性情。

传统音乐文化是当代的艺术瑰宝,它不仅是河南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既是中国的,也可以成为世界的;不仅是民族是也是世界的。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对《汉江韵》进行加工改编,一方面保留了河南当地地方戏曲特色,突出当代传统音乐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加入了三声部古筝伴奏以及右手轮指,使得《汉江韵》这首筝曲嵌入了现代化的音乐元素,毫无疑问这样的带有时代性的筝曲可以更好展现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与此同时也以她 它独特的魅力更好地融合于世界音乐之林,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观众所接受。由次得知,乐曲在带有河南民族传统戏曲特色的同时还兼具大时代背景下筝曲的时代性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河南筝曲定会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走向国际音乐的大舞台,为全国人民所欣赏并青睐。

二、《汉江韵》作品分析

1.从曲子的整体上可以看出是ABA的曲式结构,经过王中山先生加工改编过之后的《汉江韵》从整体旋律上的单声部变成了现在的三声部甚至多声部,使乐曲更具现代化意义。再现部最后的结尾部分加入华彩部分,以一连串的轮指逼近最后高潮,最后以完美干净的收尾结束乐曲,更能突出河南人民在收获季节时的干劲十足,爽朗豁达的豪迈性情。曲子以快慢快的形式呈现,第一段是欢快奔放的快板,能听出浓浓的河南戏曲味,全段以极快的四分音符节奏一气呵成、无间歇,当听到一个长摇在半终止处说明进入到了B段。第二段是以抒情为主的慢板,如亲人般地在你耳旁问话,非常细腻,速度相对第一段减慢到四分音符=46,指尖仍力度分明。在最后两个小节开始逐渐加快最终出现再现段,但非是完全再现,在继出现A段主旋律的之后加入双手轮揍使之出现华彩乐段,在丰富了乐曲的基础上使之达到高潮最后推向顶峰,最后完美收尾,较之以前更加贴近音乐主题,音响效果也愈加钢劲有力。

2.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汉江韵》的难得之处在于它将“真”与“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又或者说是在艺术领域真正做到了真与美的统一。它的吸引力不仅仅表现在筝曲本身具备的欣赏价值,而是从这首曲子的传递的内容情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本身最真实的东西,也可以说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的民族性世界性。这也是这首筝曲超出本身的价值,具有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巨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带有民族性的同时兼具有时代性,在具备时代元素的基础上又趋之世界。

三、《汉江韵》之艺术处理

(一)作品之技巧、音色、气韵把握

整首乐曲对于演奏者的左右手要求都极高,右手在保持速度极快的状态下循环反复地劈托,左手在维持右手速度的同时需要来回准确压弦、按滑,来回只有半个音的区别因此它的韵味很不容易掌握。曲子的前段速度为152,速度较快,中间慢之后段慢起渐快,最后段是再现段。演奏右手的时候应由琴码逐渐向岳山移动,使在同一个弦上的音音色对比明显,同时左手按弦要准确到位,4和7弹弦时略少许,倚音迅速滑上,要求敏捷并且迅速之后开始密颤。演奏这周曲子音色明亮高亢、强弱对比明显、速度把握快的基础上也要注意稳。反复的部分需注意音色力度的对比,因为反复句较频繁,按滑音要准确,慢板极富有歌唱性,之后加上娴熟的演奏技巧,运指刚劲明快,整首曲子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观众以强烈震撼。

(二)作品演奏之情感把握

这首曲子是乔金文先生在春天丰收的季节所创作的,据他回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勃勃”。当地农民带着喜悦的笑容在辛勤的丰收,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了解了这些可以明确整首曲子的感情基调就是欢快、朴实、亲切以及热烈,这些都充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个“真”字,真正进入到角色才能把这首曲子真正的表达,无论从肢体情感表达还是演奏技巧毫无疑问都是通过刚劲有力的运指和有力的压弦来表达河南的高亢泼辣以及劳动人民爽朗的笑声、丰收喜悦之情,中间少许的揉弦来表现农民耕种间亲切的对话,这也是河南筝曲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独树一帜、永葆新鲜的关键所在。endprint

四、《汉江韵》的艺术美学思想

(一)古筝乐曲气韵合观的美学特征

气韵表现的是万事万物呼吸、律动、和生长,是万事万物生机的表现。通过物境、意境、情境具体表现出来,而古筝音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种之一,具有气韵合观独特的美学特质,这种特质既是我国传统的美学艺术思想的体现也是古筝的具体材质和演奏技法的体现。古筝乐曲在演奏的過程中,比较注重气韵合观美学,在演奏中通过自然之间的那种气韵的协调和流动以及曲谱①的创作来达到气韵的合观美学,在众多的古筝曲目中都体现了这一个特征。要想表达出古筝乐曲的那种独特的“韵味”,通常是需要变幻演奏的手法来实现的,一般是通过滑、按、揉、吟等技法来表现出乐曲的音色,从而表达乐曲的思想情感,而滑、按、揉、吟等技法是通过附属于熟练的指法上的一些技巧动作,这些具体在演奏中运用的熟练的好与坏并不会真正地影响到乐曲的音准和节奏,因此很多演奏者并不会过多地在意这些技巧的使用,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演奏的熟练的技巧的运用,才使古筝乐曲充满了“韵”,也才能真正地表现出古筝乐曲的筝乐风格,因此在古筝的演奏过程中,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好滑、按、揉、吟等技法,体现出古筝乐曲的气韵合观的美学特征。

古人云“当吟则吟,当揉则揉”。这就需要我们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掌握好演奏的节奏和关键点,什么地方要“吟”、什么地方要“揉”,什么时候该“当”,什么时候不该“当”都要在乐曲表现中掌握得当,才能恰到好处地把乐曲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出古筝乐曲的气韵合观的美学特征。而如果要演奏的古筝曲需要表达的思想不需要滑、按、揉、吟等技法来表达感情思想的时候,就不能在演奏曲目②的过程中,随意地弹奏,而导致曲目的“华而不实”从而把曲目要表达的真正的感情给冲淡了,因此在演奏古筝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古筝乐曲的气韵合观的美学特征就必须运用独特的手法技艺来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曲目的情感。例如在《汉江韵》这首曲子里,要想表达出乐曲中的那种欢快的、热闹的场面,可以通过按、滑这两个技法来实现,通在快板段使用按、滑音,从起始音到预定音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很直爽、非常迅速的指法技巧,使人充分地感受到了那种从起始音到预定音之间的韵味,同时也感受到了乐曲所要表达出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情绪高涨的热闹场景。通过演奏技巧把《汉江韵》的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种河南人的泼辣、高亢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也给大家展现了《汉江韵》的气韵合观美学展现给了听众。

(二)古筝乐曲情感表达的艺术美学思想

要用情感来表达艺术美学而言,可以很直观地说艺术的灵魂是情感、音乐的灵魂同样也是情感,因为古筝曲有了情感而有了艺术的美,有了灵魂。因此,我们在演奏古筝乐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古筝的情感表达,演奏古筝的过程中的的情感表达的艺术美学思想方式各异,我们都说音乐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万紫千红的,而音乐就是通过声音的艺术来表达生活、表达大自然,因此古筝乐曲其实就是人们把从生活和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感受用古筝表达出来的艺术美学思想,这种音乐艺术的美学思想的特点:(1)古筝音乐艺术思想具有非语义性。众所周知,我们交流的语言和音乐都是由声音来表达的我们的思想的,但是不同的语言和音乐表达的思想却各不相同,而我们通常说的语言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固定的语义,但是音乐却没有,音乐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它具有非语义性,古筝乐曲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乐曲演奏过程中,表达的情感不同,就好像我们一听到《汉江韵》的演奏,就想到了河南人的那种正直、泼辣、粗犷的性格,再仔细欣赏《汉江韵》的曲调,就好像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感受到了劳动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因此古筝音乐艺术思想虽然没有语义性,但是同样可以通过优美的琴声把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2)古筝音乐艺术思想具有非造型性。我们都知道,美术与音乐、戏剧等在表达情感方面使用的媒介是不相同的,声音是古筝音乐表达艺术美学思想的媒介,古筝音乐主要属于时间的艺术,古筝音乐本身不属于空间造型,因此古筝音乐不能直接以临摹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形体和思想情感。也正是因为古筝音乐有这种非造型性的特点,因此,古筝音乐能通过声音更好地表达情感思想,并通过不断地创作来表现生活中的情感和思想,而通过音乐表达出的这种情感思想是粗糙而朴素的,是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在古筝的很多的曲目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不同的曲目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不同的,而且都具有自己明确要表达的思想,比如《汉江韵》就是通过对河南曲剧中的《书韵》和《汉江》两个曲牌③来进行素材的再加工和提炼,最后完成了一首表现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的场景,以及劳动人民之间的那种睦邻友好的美好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古筝音乐艺术虽然没有造型,但是它却可以通过美妙的琴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们回味无穷。

所以古筝音乐可以通过演奏技巧的改变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同时通过不同的情感表达来体现艺术美学的思想。

五、当代河南筝曲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通过对河南代表筝曲《汉江韵》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以及艺术美学思想等方面分析并得出结论。河南筝曲的最大特色就是乐曲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民族音乐,更确切地说是融入了河南戏曲。在演奏方面在要求右手稳、有力度、灵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左手的按弦既准又快,因为河南筝曲韵味的妙处在于左手的密颤,所以在学习及演奏过程中要合理出色地把握左手的技巧。河南筝派是中国四大筝派(潮州④筝派、客家筝⑤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之一,在艺术领域享受极高的地位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起源于河南南阳,至今流传范围已经非常广。河南地处中东部属于平原地区,也叫中州地区,故后人称河南筝曲为“中州古调”,早先的传统筝体形比较大为十六弦,与其它筝派差别很大。在筝曲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征上也是有一定的区别,它借鉴吸收了地方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其中包括河南豫剧、河南大调曲子以及河南曲剧。从整体上河南筝曲分为板头曲和小曲两部分,板头曲属于纯器乐曲,结构整齐规整,旋律比较的有程式性,所以常常用来渲染气氛。小曲又叫牌子曲,带有歌词,结构精致短小,给人的感觉也是轻快活泼,有着浓郁的地方风俗,经典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叹颜回》等。曲风以纯朴浑厚为主,多突出明朗开阔、泼辣激昂之感,极富有地方韵味。演奏上也要求左手按音准确右手弹拨要清晰有力度。河南筝曲凝聚了历代古筝演奏家的心血,汇聚了无数筝乐教育者的思想结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世界音乐文化之林。它不仅彰显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魅力也突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及感染力,作为音乐学习者和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肩负继承传统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endprint

六、结语

通过对河南筝曲创作背景、演奏技法的分析和艺术美学思想的研究,再次对《汉江韵》这首筝曲进行细致剖析,最后进行对比并分类归纳,继而解读当代河南筝曲的艺術感染力。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包括最后在总结阶段,都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古筝的发展上不仅要做到继承也要注重创新;不仅要懂得欣赏作品的艺术美,更要趋向于认识发现作品的真实美;不仅要保留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也要顺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主流元素。这样才能使河南筝乐可以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筝乐文化得以发扬,亦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之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所观赏并且青睐。由此使我认识到不仅要从整体上对河南筝曲进行一个很好的把握,而且应当从细节品位河南筝曲的独有韵味儿。在今后的学习演奏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对乐曲演奏技巧上有充分把握,也应该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挖掘,继而可以不断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筝乐演奏的教学能力。透过演奏技法从细节品位河南筝曲的独有韵味儿,透过美学思想从整体上对河南筝曲进行一个很好的把握。

注释:

① 曲谱即乐谱,是记录音乐音高或者节奏的各种书面符号的有规律的组合。

②曲目指剧本或歌曲目录,亦指歌曲和其他音乐作品等的名目。

③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

④潮州,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

⑤客家筝, 20世纪50年代初,笔者少年时代耳濡目染,亲身经历过许多乡间“和弦索”。唱、演汉剧情景。同宗兄长、启蒙教师罗协鸿先生酷爱汉乐、古筝得天独厚,音色优美动人,表现力极强,尤其长于表现古朴典雅、深沉含蓄的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因而以古筝为主奏的乐器和形式倍受推崇。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河南曹派古筝名曲与创作筝曲[N].交响,1996-12-25(04).

[2]马珊.河南筝曲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1(01).

[3]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的影响[N].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12-31(04).

[4]朱晨雯.河南筝曲《汉江韵》的演奏技巧[N].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

[5]苏杭.《汉江韵》对当代古筝创作于演奏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01).

[6]奉山.记中国音乐之“神韵”[J].中国音乐学,2003(03).

[7]刘承华.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J].学术界.20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