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之所感,思之所悟

2017-09-04尼坤

琴童 2017年8期
关键词:李叔同图画音乐

尼坤

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戲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送别》,历经几十年风雨依然经久不衰。它的作词、编曲都是李叔同。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个第一,很多个头衔。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是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最早推广钢琴的人。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艺术教师期间,讲解和声、对位,是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不仅如此,他所教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艺术家刘质平都深受其影响,在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与推广上,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传统教育的启蒙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父亲李筱楼饱读诗书,曾是进士,当过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先后创办了几家钱铺,挣得偌大一份家业。同时,李筱楼喜爱做慈善事业,还爱好佛学,这对李叔同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不过,在清朝晚期的传统家庭里,多多少少都透露出腐朽的气息,李叔同的家也不例外。李筱楼妻妾成群,李叔同的母亲19岁时嫁给当时已68岁的李筱楼,李叔同也只是李筱楼众多儿女中的一员。因此,年老体迈的李筱楼对李叔同的教育并不多,并在李叔同5岁时去世。失去父亲的李叔同以及年轻的母亲,在这个恃强凌弱的家里饱受人情冷暖。幸好,李叔同的母亲坚强、善良,他自己聪慧、好学。他从启蒙开始,跟着自家乳母学《名贤集》中的格言诗,向兄长请教、通读《神童诗》《今古贤文》《史记》《汉书》《文选》等,为他打下了一定文学基础。不仅如此,他抓紧时间,学习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还向他家账房先生徐耀延学习篆刻,师从赵幼梅和唐静岩学习诗词、书法。于是,这些兴趣爱好,也让李叔同在艺术界小有名气。

结交名士

1898年,携母亲避祸的李叔同,来到了上海。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很多文坛名士,并与许幻园等人,组成了“天涯五友”,一起进行撰文、唱歌、奏乐等活动。这让李叔同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交流与进步。1901年,李叔同进入了南洋公学特班。在学校里,他不仅接受思想上的启蒙、新的教育方式,而且认识了担任校长的蔡元培。蔡元培先进的教育理念、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为李叔同之后在艺术上的成就埋下了伏笔。1905年,学习了几年日文的李叔同选择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他一边攻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

在日本这段时间里,李叔同清晰地认识到音乐强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合唱时,振奋人心的场面,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于是,他与学习过西洋音乐的沈心工、曾志忞等人,进一步地提高乐理知识,学习西洋乐器,明确了用“乐歌”来改变、提高国民的思想境界。于是,他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虽然只办了一期,但在当时,独立为一门并不受重视的学科创办期刊,其意义不在于它的影响力,而在于他开辟了中国音乐史册的先河。他还出版了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从《诗经》《楚辞》等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等供学生学习演唱。

其实,早在出国前,李叔同就已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了。他与黄炎培组成教育团体“沪学会”,他采取唱歌的方式引导学生的爱国之心。

执教一方,授业解惑

1912年,李叔同应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经亨颐的邀请,担任该校的艺术教师。李叔同教学认真、严谨,他自答应邀请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设备要求:每个同学要有一架风琴,绘画室石膏头像、画架等也不可缺少。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委实算苛刻的。即使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李叔同也对此不让步。在他看来,学生们要学习音乐,乐器的匹配是必须的。惜才的校长,想尽办法,弄到了五六十架风琴、两架钢琴,还特意请李叔同来学校过目。于是,李叔同在这所学校一待就是6年。也是在这段时间,丰子恺、刘质平成为了他的学生,接受他的思想启蒙。据丰子恺回忆起这段学习时光,也颇为感慨:“……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图画、音乐… …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然而说也奇怪,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即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一段时期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师,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勤;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不得不说,这些都归功于李叔同的努力,是他治学的严谨,以及对音乐、绘画的热爱与教育理念,为这批学生创造了机会。

出家后,仍关心音乐教育事业

众所周知,李叔同在中年时期就选择出家,成为弘一法师。虽然心在红尘外,但他仍然关心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学生吴梦非曾经说弘一法师,在出家之前认为音乐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出家之后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上海艺术专科。

抛开李叔同一生为教育所做的贡献,他还醉心于音乐歌曲创作。假如算上他为其他人作词或作曲的作品,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不少于100首。现在南京大学的校歌也是他谱曲的。当之无愧,李叔同是值得敬仰的艺术大师、音乐教育家。

猜你喜欢

李叔同图画音乐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