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奇葩
2017-09-04
人到中年,他发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常怀旧,多愁善感了。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那是去年秋天,他和妻子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在学校门口,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公交车开走了。他和妻子一直目送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儿子没有回头。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
——孙道荣《谁关注你的背影》
鉴赏:语段从生活中选取最能感动人的细小素材——“关注你的背影”,从儿子的背影生发开来,将夫妻二人的爱子之情交织在一起,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语段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行为与心理,集中笔力工笔细描,形成文章动情的亮点,引起读者共鸣,感人至深。儿子“瘦削、高大”的背影是文段的动情点,爱子之情喷涌而出,令人唏嘘感慨。
仿写:妈妈的睫毛忽然动了动。我担心惊醒了妈妈,却见妈妈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窗外的阳光退去了,但另一缕阳光却洒满我心底。妈妈,您一定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吧!我小心翼翼地离开,将这一幕美丽的风景悄悄截取,封存在了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永远不会忘记……妈妈是如此劳累,才会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真感谢那个甜美的梦,让妈妈疲惫的心稍稍放松。(隗钦琳)
评析
仿写段落选材典型,虽是生活中的平常场景,却以细节动人。文段从小处切入,“睫毛”“浅笑”等肖像描写细致传神,不难看出作者体察生活的用心。心理描写细腻动人,写活了个人体验与感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
鉴赏:人的活动才是最美的风景,作者将春天的美景和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儿童的天真活泼结合在一起。儿童和花朵一样欢快、旺盛地成长。在春天里,花儿因快乐绽开笑脸,儿童因快乐欢畅活泼。文段注重细节,只有细节才能够形象再现真实的场景,这是我们在写作中尤其要注意的。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互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奏成了黄昏。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鉴赏:余光中的散文,充溢着浓郁的中国风。细雨、屋瓦等传统、古典意象将浓浓的思念流泻于笔端。本文段,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南的雨绘声绘形,铺展在读者面前,轻奏于读者耳畔。将阴风细雨漾起的别样温柔,洒落在读者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仿写:雪天的房屋,闪耀着柔和的光,白而晶莹,天晴则闪光,阴翳则柔和,对于眼睛,是一种优雅的享受。至于雪落在层层千针的松上,自上而下,薄薄厚厚薄薄,携着一片片的雪花沿树干与针叶簌簌落下,各种大雪花与细雪交叠成画,谁的狼毫笔在挥洒山水。“下雪了”,美丽的冬姑娘来了,她洁白的舞鞋在大地上旋转着美妙的探戈啊华尔兹,把黄昏一下舞成了白昼。
评析
仿写段落严格仿照原文的结构与句式,修辞上也突出了原文特征,松、狼毫等意象,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探戈、华尔兹的比喻,又将中西意象、风格熔为一炉,彰显了一种别样的美。
第二天,郑波去找呼玛丽,“咱们一块儿温书好吗?”呼玛丽点点头,她忽然问郑波:“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冷酷?”郑波说:“你有热情,但是好像被大石头压着似的。”呼玛丽嘴动了动,她说:“我愿意和你一块儿温书。我愿意和你在一块儿。”
温书期间,常有同学劝郑波:“歇歇吧,可别累着。”郑波谢谢她们的好意,继续干。别人愈这样说,她愈干得起劲。功课温得相当顺利,专心听讲的好处现在显出来了,许多东西不用特别复习就已经相当熟,她对考试充满信心。和她一起温书的呼玛丽很惊讶,她问郑波:“你是怎么回事,这样一个时候,还能这么专心地用功?”郑波说:“记得咱们新年晚会上校长讲的话吗?国家发展得那么快,快得让你振奋,也让你惶恐,我怎么能再放松自己呢?”
——王蒙《青春万岁》
鉴赏:《青春万岁》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二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
仿写: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下,那个长得娇小可爱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的不错,下次保持,华政可以冲一冲 。”我到现在还想不通,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地张开了“O”字型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我的感受,继而柔柔地说“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开嘴笑。桌上有一束玫瑰开得正艳,嫩得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地向上舒展着。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得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
学生互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这时候想起了外祖母亲手做的一种野菜糊糊。它也是用了类似的一种野菜,不过不是这样的山菜,那种菜长在河湾那儿。它们长得很肥嫩,适合在盐碱地里生长。外祖母把它们采下来,先用水烫一下再晒成干菜。于是整整一年里我们都可以吃到这种菜。外祖母用它做成玉米饼,掺到米饭糊糊里,再放一点盐和花生米,真是好吃极了。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能喝上这种野菜稀饭。妈妈也会做这种稀饭,可她做的味道不如外祖母。什么东西经过外祖母的手都变得有滋有味的。她亲手做果子酱,把红果、海棠果和山楂,还有树下的草莓都掺到一块儿,掺上蜂蜜,在锅里熬成糊状。这种果酱我们每年都能吃上很久,连卢叔这种人也厚着脸皮跟我们讨过。我总用小瓷勺挖果酱吃,里面有蜂蜜呢……
——张炜《你在高原》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爆米花的老头来了,老头随便找块空地儿,架起爆花筒,生起火,让爆花筒在火上不停地滚动,掌握好火候、算计好时间,时间到,便把爆花筒的一头装进一个大麻袋里,系紧麻袋口。扑通一声巨响,强大的气流把爆米花冲进麻袋里。村里的小孩子就循声而去,围着老头儿要吃爆米花,老头就会从麻袋里抓一把,笑哈哈地对着孩子们说:“快叫你爹妈来爆米花。”大点儿的孩子便自作主张地从家里偷来米,和老头儿做交换,小点儿的孩子只好哀求父母去。为了吃那香喷喷的米花,小时候我和弟弟常常瞒着父母去的,为这事,没少挨打。
学生互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