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眼中的同学们
2017-09-04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7年29期
上课的时候,说了一句和课文有关的笑话,全班哄然。
天气很好,教室里很明亮,窗外大面包树的叶子已经爬到这三楼的走廊上来了,太阳照过来,把教室的白粉墙上都映上了一层柔绿的光。
只不过是一句很短的笑话,讲台下几十颗年轻的心马上在同时有了反应,一起会心地微笑了起来,每个年轻的笑靥上都映着一层健康红润的光泽。
站在讲台上的她忽然怔住了,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心里霎时有一种恍惚的温馨。
小学毕业时唱的那首骊歌:“青青校树,萋萋庭草……”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笔砚相亲,晨昏欢笑……”是不是也就是这种感觉?
好多不同个性的人,从不同的地方走过来,只为了在这三年或者五年的中间共用一间教室,共用一张桌子,共读一本书,一起在一个好天气的下午,为了一句会心的话,哄然地笑一次,然后,再逐渐地分开,逐渐走向不同的地方,逐渐走向不同的命運;“同学”是不是就是如此了呢?
站在讲台上的她久久没有开口,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同学,心里重新浮现了那些旧日同窗的面孔,那些啊!那些不知道分散到什么地方去了的朋友。
(节选自席慕容《同学》,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作者先描写了一个秀气可爱的女同学,因为小作者喜欢这个同学,因此看她是美丽的:她有“弯似柳叶的眉毛”“一张花瓣似的嘴”“眼睛似水中弯月”“笑声像铃铛那样清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同学写得美丽又可爱。后文提到喜欢去她家,喜欢去她家看书是在美好感情基础上发生的事。“放任”一词最能体现出张云鹤同学的美德。她不嫌弃“我”,不干涉“我”读书,这是同学情谊的表现,也是张云鹤美好性格使然,让读者读了越发觉得她真实可爱。她爱读书,“我”也爱读书,两个人不可谓不情投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