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布局之一线串珠 自然成文
2017-09-04
生:老师,作文的布局方法应该很多,在我们平常的写作中您能推荐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布局方法吗?
师:可以用“一线串珠”法,这种方法适用,也简单。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的。
生:请您讲解一下什么是“一线串珠”法吧。
师:你见过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吧。冰糖葫芦本是小生意人把一些小的果实用一根小棍串起来。在构思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一些相对分散、独立的却与中心有关的材料看成果实,用一根如同小棍的线索(语言标志)将它们串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组成一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好文章。这就是“一线串珠”,我们也可以叫作“冰糖葫芦式”。
生:老师,那这“线”怎样确定呢?
师:运用“一线串珠”法,我们先要准备好串珠的“线”,就是说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物,一件具体的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还可以是一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例如,写一个从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人的曲折人生,可以他头戴的一顶毡帽为线索;可以他吃饭的“碗”为线索;还可以他的一句话为线索,甚至以他的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为线索……选作线索的事物,要有特点、意义和代表性。
生:有了“线”,那怎样确定“珠”呢?
师:有了线,然后就要准备“珠”,这就是文章的材料。选用材料时,往往不选完整的事件、人物的经历,而是选取片段、场景、画面。这些片段、场景、画面彼此独立,各不相干,但又要有联系;同时,这些片段、场景、画面之间要有层次性,不能处于同一梯度。这样,文章才能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例如,以“碗”为线索,写一个人的曲折人生,反映他对生活、命运的抗争,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组织材料:抗战之前,他端着破碗乞讨,碗里装的是冷漠、屈辱;抗战时期,他端着酒碗,酒与血泪一起喝,走上战场;解放后,他在单位,端着“铁饭碗”,碗里是悠闲的生活;改革开放后,“铁饭碗”打破了,他怀念过去的生活……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碗的内涵也不同。
生:我明白了。这些“珠”就是要选用的作文材料,材料分散独立,又密切联系,富有层次性。但这些“珠”的选用必须在“线”的范围之内。
师:正确。
我们看看冰心先生的作品《笑》。
笑
◎冰 心
雨聲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淇儿。——这白衣的安淇儿,抱着花几,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那几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缩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师:你能说一说冰心先生的《笑》这篇文章中的“珠”和“线”吗?
生:“线”很好找,就是“笑”,文中说“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珠”就是三个画面:①画中的小天使;②路旁的村童;③茅屋里的老人。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作文时还要注意巧妙过渡的问题。你看看,文中的过渡很自然。两个过渡句“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都是用一句话,简要引出下文。
生:老师,这“一线串珠”法,只能在一般记叙文或者说在散文中使用吗?可以在议论文中使用吗?
师:当然可以。你看看这篇考场学生的议论文《诗意地生活》中的重点段落: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诗意地生活。
黑暗选择了她,她却选择诗意地生活,她用心体验大自然赋予她的一切,她用情为自己黑暗的世界画上太阳,画上彩虹,更用毅力充实着自己,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她甚至还可以笑着“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诗意地生活着,享受着,更收获着。她,就是海伦·凯勒。
财富选择了他,他却选择诗意地生活,他总是穿着古补的中山装,提着文具袋徜徉于燕园,他所追求的只是学术,功名利禄与他无关,富贵荣华也不能吸引他,他只爱看看北大的花花草草,爱看看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他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他叫作季羡林。
丑陋选择了她,她却选择了诗意地生活。她的脸是一张“奇怪”的脸,眼睛小得只是道缝,鼻子塌得仿佛容不下空气,而且是张“倒瓜子”。她乐观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她乐观地欣赏着自己的独特,用内涵完美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她的名字叫吕燕。
生:果然写得好。文中提出人们应该“选择诗意地生活”的观点,这是“线”,然后用海伦·凯勒、季羡林、吕燕等人的生活态度这些“珠”来阐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