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

2017-09-04伍薇刘锐金莫业勇

林业经济问题 2017年4期
关键词:天然橡胶非洲因子

伍薇,刘锐金,莫业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橡胶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

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

伍薇,刘锐金,莫业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橡胶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

以中国对非投资驱动力为基础,以国际投资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支撑,结合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特性,构建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对非洲天然橡胶投资环境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资源潜能开发度、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较为合理的出口市场结构以及较好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础对投资环境的改善有正向影响,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和人文发展水平、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较为便利的经商环境对吸引外资有促进作用;而一国的国际投资流入水平和对外依存度对投资环境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反向影响。基于因子得分的国别排序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橡胶种植业投资可以优先考虑位于西非热带草原带农牧业和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带农林业的西非中低收入国家。

天然橡胶产业;非洲;国际投资;投资环境;因子分析法

受国内资源禀赋的限制,中国橡胶种植业遭遇发展空间的制约,宜胶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产量增长受限,加剧了自给不足与需求刚性的不平衡。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及专业割胶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出现,更是使天然橡胶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国际投资已成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空间拓展的重要途径。非洲得天独厚的热带土地资源和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橡胶种植业发展的理想地域。热带土地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性,使得非洲在橡胶种植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与世界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投资环境存在诸多变数。虽然总体环境呈现稳步向好的趋势[1],但受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东道国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产业经济周期长期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天然橡胶产业投资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所幸的是,受益于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联系[2],中国与非洲一直有着友好的合作与交流,中非直接投资也在平稳增长。但非洲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各国环境的差异性给投资者进行国别选择带来难题。有学者指出非洲国家(地区)的投资环境地域差异明显,非洲南部和北部的投资环境相对优越[3],东部和西部的投资环境评分较低[4]。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对非洲宏观环境的评价,没有将投资产业的差别和投资进入模式的不同对投资环境的影响进行区分。根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基于非洲特定产业投资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产[5]、油气[6-7]等资源的投资环境评价,而针对非洲特定农业产业国际投资评价的成果并不多,对国内企业进行非洲农业投资的指导力度不够。因此,对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概况

非洲是全球天然橡胶第二大产区。IRSG数据显示,2016年非洲橡胶种植面积约88万hm2,产量达63.67万t,分别占世界的7.0%和5.2%。2000~2016年全球天然橡胶生产处于曲折扩张中,2013年起增产速度有所放缓,而非洲的生产则大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全球天然橡胶产业的贡献日益增强(图1)。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60多个国家生产天然橡胶,而非洲生产天然橡胶的国家就达到26个[8],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规模。从橡胶树生长习性来看,绝大部分天然橡胶来自商业化种植的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ensis),其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喜高温静风、多雨的热带高大乔木。传统的橡胶种植区分布在10°S~17°N之间,中国通过综合技术手段将中国的橡胶种植区域扩展到25°N以南的区域。参照非洲八大农业地带的划分标准[9],结合橡胶种植特性和传统植胶区纬度,将非洲可能的橡胶种植区域大致划分为西非热带草原带农牧业(Ⅲ)、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带农林业(Ⅳ)、部分隆达―加丹加高原农牧业(Ⅴ)和东非裂谷高原农牧业(Ⅵ)四大农业区。

图 1 2000~2016年世界和非洲天然橡胶产量Figure 1 Natural rubber production of world and Africa from 2000-2016

综合以上观点,选取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科特迪瓦、刚果(金)、刚果(布)、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马里、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等26个非洲植胶国作为研究对象。需要指出的是,天然橡胶产业对外投资主要有发展种植园、建设初加工厂以及两者混合等3种方式,不同的投资模式对投资环境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在此仅对中国橡胶种植业走进非洲的国别选择进行初步探索。

1.2 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跨国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中运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所考量的因素较为繁多,又缺乏相对统一的基础指标和基本算法,导致不同评价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10]。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其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指标变量归集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且具有较强解释性的综合统计指标。依据变量间的内在关系提取公因子,减少变量间信息的重合和交叉,权数的设定是基于数据分析所得的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确权的随意性以及繁琐的变量分析过程等问题,使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分析的可比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因此,拟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得出影响产业跨国发展的关键因子并进行综合评价。

1.3 指标选择与评价体系构建

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两大主要动机[11],但具体出于何种动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倾向于市场驱动投资的观点,认为中国对非投资不仅仅是基于非洲的自然资源[12],而是为了寻找新的相关度高的市场来出口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产品[13]。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活动主要受市场寻求动机的驱动[14];而其他学者则认为自然资源因素对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影响更为显著[2]。中国对转型国家直接投资更多呈现出资源寻求特征[15],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寻求型的投资不太适用于非洲[16]。综合考量,拟从中国对非投资动机出发,基于产业发展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结合橡胶种植业发展特性,构建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从资源开发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外贸易环境、产业基础环境等四大类别18个指标对非洲植胶国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进行系统评价。

第一,资源开发环境评价指标。天然橡胶生产具有资源密集性,一国的土地、气候、水源、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状况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热区资源有限性以及专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产业发展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推动天然橡胶产业海外扩张,而发展种植业和加工业是天然橡胶产业国际投资的两大主要路径选择,因此东道国第一二产业资源发展状况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因素。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可耕土地面积(X1)、劳动力数(X2)、农业科研人员数(X3)、农业科研支出(X4)、农业增加值(X5)、工业增加值(X6)等指标对非洲植胶国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技术资源、工农业产业基础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宏观经济变量对一个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有重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中,政治因素对国外直接投资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7],东道国开放程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有影响[18]。综合考虑,选取GDP年均增长率(2010~2015年)(X7)、人均GDP年均增长率(2010~2015年)(X8)、国际投资流入占GDP比例(X9)、经济自由度指数(X10)、经商便利度指数(X11)、全球和平指数(X12)和人文发展指数(X13)作为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

第三,对外贸易环境评价指标。与贸易有关的变量对国际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19],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正向关联[20],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资源以及规避贸易壁垒是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因[21]。对于天然橡胶产业投资者来说,将天然橡胶返销回国或扩展海外市场是其主要的路径选择,因此在对外贸易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将重点对东道国的出口市场进行考察,选取出口集中度指数(X14)、出口多样性指数(X15)来度量东道国出口市场产品结构,用进出口额占GDP比例(X16)来评价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以集装箱港口吞吐量(X17)为代表来评价东道国的贸易基础条件。

第四,产业基础环境评价指标。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础是投资者投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参考。但由于非洲各国橡胶商业化种植起步较晚,以及政局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其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持续性发展水平较弱,除了科特迪瓦、喀麦隆、加蓬、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刚果(金)、刚果(布)等国有相对完整的产业基础数据统计外,其他各国都没有相关统计,数据缺失较多,故最终选取统计数据较为完整的天然橡胶进出口差额(X18)为综合评价指标代表,一方面用于评价一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反映一国天然橡胶的贸易化程度。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资源开发环境评价指标中的可耕土地面积(2014年)、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库;劳动力数、集装箱港口吞吐量(2014年)、GDP年均增长率(2010~2015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2010~2015年)、出口集中度指数、出口多样性指数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进出口额占GDP比例、国际投资流入占GDP比例来源于人文发展指数(HDI)数据库;国家农业研究支出(2011年)和农业研究人员数(2011年)来源于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农业科学和技术指标(ASTI)数据库;天然橡胶进出口差额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库的天然橡胶(含干胶)进出口额(2013年)经计算而得,具体算法为天然橡胶进出口差额=天然橡胶(含干胶)出口额-进口额;人文发展指数来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全球和平指数来源于经济与和平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全球和平指数》;经济自由度指数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经商便利度指数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布的《2016年经商环境报告》。如无特殊标注,均选取2015年26个非洲植胶国资源、社会、经济、贸易的相关数据。

由于数据来源不同,统计口径不一等原因,部分国家的统计数据存在少量的缺失,为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对缺失值采用插值法进行处理。同时,为减少不同纲量的指标数据所带来的统计偏差,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算法为:

Yi=(Xi-μi)÷σi

式中Yi为标准化变量;Xi为原始变量;μi为原始变量平均数;σi为原始变量方差;i=1,2,…,n。

1.5 指标相关性及适用性检验

KMO检验法(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为判断原始变量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提供重要依据。通常KMO检验法用于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用于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法则用于检验数据指标间的独立性。

2 结果与分析

适用性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量的值为0.631,在可接受的范围内。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统计值为361.764,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即拒绝变量间的净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的零假设,评价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1 评价体系修正结果与分析

表 1 因子分析结果摘要表Table 1 Results from factor analysis

说明:Z1、Z2和Z3分别为特征值、解释变异量%和累计解释变异量%。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提取因子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从18个原始变量中提取了6个公因子,分别为F1、F2、F3、F4、F5、F6,其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达85.652%,即提取的6个公因子基本上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原始数据的信息。各项指标系数的共同性估计值也均大于0.5,且部分指标的共同性趋于1,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可测量的共同特质较多,评估指标的选择较有影响力。然后,采用最大方差法对18个因子进行旋转处理,旋转后公因子载荷矩阵对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细化和调整(表1)。

2.1.1 资源开发潜能因子(F1)

从公因子F1的载荷矩阵来看,资源开发环境评价指标中的可耕土地面积(X1)、劳动力数(X2)、农业科研人员数(X3)、农业科研支出(X4)、农业增加值(X5)、工业增加值(X6)以及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的集装箱港口吞吐量(X17)对公因子F1有较大的影响力,基本涵盖了天然橡胶产业海外投资所需考量的土地、劳动力、工农业产业基础、港口等资源的概况,可以将F1定义为资源开发潜能因子。从F1的构成可以看出,因子载荷均大于0,说明这些指标对F1有正向影响,即一国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越丰富,劳动力资源越充足,农业技术支持力度越大,一二产业对经济贡献越大,工农业资源基础越好,港口承运水平越高,对该国吸引外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1.2 经济增长前景因子(F2)

GDP年均增长率(X7)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X8)被归类为F2,这两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可将F2定义为经济增长前景因子。从因子载荷系数来看,GDP年均增长率(X7)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X8)对F2的影响均为正值,即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该国提升外资吸引力有促进作用。

2.1.3 出口市场结构因子(F3)

出口集中度指数(X14)和出口多样化指数(X15)对F3有较大影响,可将F3定义为出口市场结构因子。一国出口产品分布越集中,与别国的贸易差异性越大,越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

2.1.4 投资引力因子(F4)

国际投资流入占GDP比例(X9)、经济自由度指数(X10)和进出口额占GDP比例(X16)可以定义为投资引力因子(F4)。其中经济自由度指数对F4有积极影响,而国际投资流入占GDP比例和进出口额占GDP比例对F4有反向影响。

2.1.5 社会经商环境因子(F5)

人文发展指数(X11)、全球和平指数(X12)和经商便利度指数(X13)是对一国人文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经商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可归类为社会经商环境因子(F5),其中人文发展指数(X11)和经商便利度指数(X13)对F5有正向影响。全球和平指数(X12)受变量设置的限制(据《2016年全球和平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和平指数越大,表明国家越不安全),对F5的影响方向为负向。但总体来说,一国人文发展水平越高,政局越稳定,经商条件越便利,越利于该国吸引国际投资。

2.1.6 产业发展基础因子(F6)

天然橡胶进出口差额(X18)被归入产业发展基础因子(F6),该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0,对F6有促进作用。一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贸易化程度较高,对中国天然橡胶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2.2 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评价

表 2 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因子得分Table 2 The score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Africa

运用回归法计算各公因子的国别得分,并按各因子的贡献率计算出非洲植胶国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基本算法为:F综=0.326F1+0.138F2+0.108F3+0.106F4+0.102F5+0.077F6

2.2.1 非洲26国投资环境各具特色

提取26国公因子得分最大值作为一国投资环境比较优势的评判依据。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是非洲能源资源大国,其资源开发潜能因子(F1)得分在26国中最高(表3),在资源开发前景上最具优势;且尼日利亚与中国往来密切,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目的地,综合投资环境较为优越。科特迪瓦是非洲主要产胶国,2016年产量达到31.7万t,有较强的供应能力,是全球第七大生产国,胶园建设较好,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在资源开发潜力和社会经商环境得分上要低于尼日利亚。埃塞尔比亚在经济增长前景因子(F2)的单项得分最好,主要得益于其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前景较好。马里经济虽然发展较慢但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加上马里政府把发展农业列入工作重点,积极招商引资,为国际投资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和宽裕的政策。加蓬是非洲法语国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人文发展指数位居非洲第六、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政治稳定,法律健全,治安良好,为国际投资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表 3 26国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分布Table 3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26 countries

2.2.2 综合得分较高的国家集中在西非热带草原带(Ⅲ)和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农林业区(Ⅳ)

图 2 排名前15位国家所在的农业区域分布情况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the top 15 countries

依据非洲农业地带区划将综合得分排名前15的国家进行归类(图2),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基本集中在西非热带草原带(Ⅲ)和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农林业区(Ⅳ),占排名前15国家的73.3%。从发展橡胶种植业的维度考量,西非热带草原带(Ⅲ)和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农林业区(Ⅳ)在降雨量、地形、气候、海拔等条件上均优于其他农业区,特别是刚果盆地热带森林农林业区(Ⅳ),该区位于赤道两侧低纬度地区,总面积达462万km2,是世界三大雨林区之一。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除了海拔在2 km以上的高山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m以下,年平均气温为25℃~27℃,年降雨量大多在1 000~2 000 mm以上,有丰富的砖红土、砖红壤化红壤以及红壤等土壤资源[9],是橡胶商业化种植最优选择。排名靠前的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加蓬等国均落在这两大农业带。

2.2.3 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环境较为优越

表 4 非洲植胶国收入水平情况Table 4 The income levels for Africa

参照国际收入水平划分标准,将26国按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进行归类(表4)。从中可以看出,非洲植胶国总体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以低收入国家为主,占26国的65.4%。在综合得分前15名的国家中,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基本平分秋色,但从排名的先后顺序来看,中低收入国家的综合得分相对较高,排序较为靠前。在前10名的国家里,中低收入国家就有7个,占中低收入国家的87.5%。

2.2.4 西非在天然橡胶投资方面更具比较优势

表 5 非洲植胶国区域分布情况Table 5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ubber plantation in Africa

由于南非的地理位置不在传统植胶区纬度范围内,北非有少部分国家落在传统植胶区内,故这里重点对东非、中非、西非的天然橡胶投资环境进行比较(表5)。从非洲植胶国区域分布来看,投资环境综合因子得分前15名的国家在非洲东、中、西部均有一定的分布,分别占前15名国家比例的26.7%、26.7%和40%,其中西非的天然橡胶投资环境更具有比较优势,排名前三的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均属于西非国家。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构建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资源开发潜能、经济增长前景、出口市场结构、投资引力、社会经商环境、产业发展基础等因子的共同作用下,西非中低收入国家表现出较好的投资前景,可以作为中国天然橡胶企业投资国别选择的参考依据。

非洲橡胶商业化种植已有一定的历史,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在跨国投资人才储备与经验积累等方面不断发展成熟,在橡胶种植技术、管理制度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资源需求、投资扩张、外交政治等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求下,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若能走进非洲,将能实现资源与技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完美结合,带动非洲初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以及贸易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天然橡胶产业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非洲政局的多变性和不可预估性给产业“走出去”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橡胶树需种植7年后才能开始割胶生产,种植后约15年达到高产期,整个生产周期约为33年,生产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长的产业特性预示着橡胶种植业的国际投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资者还将面临着土地、法律、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相比橡胶种植业的投资,在当地建设初加工厂、发展橡胶制品企业或许是更优的选择,但前提是有充足的原料供应作保障,中化国际在非洲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的探索。此外,受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等因素的限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仅考察了2015年非洲天然橡胶产业投资的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对外贸易以及产业基础等环境,没有将国际局势变更、经济波动以及突发事件等影响对国际投资所带来的滞后效应引入评价系统中。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引入时间变量,从动态的视角对天然橡胶产业国际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给中国天然橡胶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科学参考。

[1]李俊.非洲的投资环境与机会[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4):36-40.

[2]BUCKLEY P J,CLEGG L J,CROSS A R,et al.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7,38(4):499-518.

[3]李娟.非洲投资环境的因子分析以及对我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决策的启示:基于“C-D缺口”模型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18-25.

[4]尹海伟,徐建刚,曾尊固,龙国英.非洲投资环境地域差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2):25-31.

[5]宋国明.非洲矿业投资环境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5(6):39-45.

[6]穆献中,何帆.非洲五大产油国石油投资环境评价:基于熵权法和物元模型[J].企业经济,2015(5):119-122.

[7]张志强,冯孝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以非洲地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0(15):74-78.

[8]莫业勇.全球有60多个国家生产天然橡胶[J].中国热带农业,2014(5):75-76.

[9]姜忠尽.非洲农业图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45-50.

[10]聂名华.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1):66-72.

[11]CHRIS A.China in Africa[J].Survival:GlobalPoliticsandStrategy,2005,47(3):147-164.

[12]DEBORAH B.TheDragon’sGift:TheRealStoryofChinainAfrica[M].New York: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1-20.

[13]BROADMAN H G.China and India go to Africa:new deal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ForeignAffairs,2008,87(2):95-109.

[14]张娟,刘钻石.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市场进入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研究,2009(2):152-158.

[15]陶涛,麻志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25(2):152-158.

[16]ASIEDU E.On 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Is Africa different?[J].WorldDevelopment,2002(30):107-119.

[17]WEI L.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form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 1980-1989[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7,105(5):1080-1160.

[18]周君,张震.“走出去”战略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约束研究[J].投资研究,2012,31(2):87-102.

[19]BANGA.Factors that affect mutual fund investment decision of Indian inves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AccountingandFinance,2011(2):328-345.

[20]彭红英.基于面板数据的中非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求索,2012(6):38-40.

[21]彭红英.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初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3):51.

2017-05-22 基金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1630022014016、1630022016021、1630022017015)

伍薇(1988-),女,广东台山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电话)0898-23306788,(E-mail)wuwei.vivi@163.com。

10.16832/j.cnki.1005-9709.2017.04.015

F326.24

A

1005-9709(2017)04-0079-07

猜你喜欢

天然橡胶非洲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