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大臣:活也洋务,死也洋务

2017-09-04鹿鹿礼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使洋人康有为

◎鹿鹿礼

清末大臣:活也洋务,死也洋务

◎鹿鹿礼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京师谣言四起。传说光绪与慈禧矛盾激化,新党康有为、谭嗣同意欲对慈禧不利。这些真真假假的谣言令户部左侍郎张荫桓有几分担忧。因为他既是康有为的同乡,更是康有为与光绪之间的桥梁—正是通过他的力荐,光绪才知道有康有为这么个一心变法图强的下级官员。

八月初六晚,61岁的张荫桓在自家闲坐,突然听说数十名步军统领衙门的缇骑包围了他家所在的胡同进出口。张荫桓以为忐忑多日的查抄终于成为现实,哆嗦着不敢开门。他的一个亲戚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惊,吓得奔避逃窜,缇骑们一拥而上,把这个亲戚绑住后押往步军统领衙门。

到了衙门,众人把张荫桓的这个亲戚呼为康有为。张荫桓这才知道是一场误会,虚惊一场,但他的忧惧反而加重了。他知道,他所担心的事终将成为现实。

次日,张荫桓参加一场宴会,席间,庆亲王拍着他的胸口安慰他:“你放心,与你无关,你不必害怕。”张荫桓出人意料地发飙说:“不关你的事,你自然不怕,参我者众,我岂能不怕?”

果然,两天后,张荫桓在家被捕。尽管前一天他才在上朝时见过以往曾称赞他会办事的慈禧,以及曾常向他请教西洋各国风物和变法情状的光绪。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在慈禧下达的圣旨中,排在钦犯第一位的就是张荫桓。

四天后,六君子被斩,曾经以为再也看不到这一年中秋月的张荫桓却意外地得到了慈禧的法外之仁—六君子身首异处的次日,上谕称张荫桓“居心巧诈,行踪诡秘,趋炎附势,反复无常”,“着发往新疆,交该巡抚严加管束”。

两天后,张荫桓离开了冠盖云集的京华,踏上了数千里的流放之路。令京师旧党们弹冠相庆的是,康、梁已逃,六君子已死,朝廷大权仍归于慈禧。

但令他们愤愤不平的是,多年来与洋人眉来眼去,甚至还多次出洋的张荫桓,竟然逃过了这一劫。当京师旧党们为重获权力治酒泥饮之际,行走在流放路上的张荫桓也深深地明白,是洋务保住了他的性命。

戊戌变法时,西方列强所抱态度大多是乐观其成。对列强来说,通过变法而诞生的遵守国际法规的现代国家,显然要比一个自命天朝上国的封建王朝更好打交道。而变法被扼杀,维新人士的命运也深受列国关注—众所周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就是通过日本人的帮助才得以脱身。

对西方各国来说,张荫桓比康、梁更重要:他既是出任过三个国家的公使,还曾获得过俄国的圣安娜勋章和英国的大十字骑士勋章。此外,他还曾是中日谈判的全权特使,虽然后来被李鸿章取代,却与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有一定交情。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各国认为,张荫桓是北京乃至全中国唯一懂洋务的政治家,是一个通晓现代体制的人。他们不愿看到这样的人被独裁者送上断头台。于是,英国公使出面了,日本公使以及伊藤博文也发出了警告。

慈禧可以宣布训政,可以面斥九五之尊的皇帝,可以对亿万兆民生杀予夺,但她不敢不听洋人的话。因此,张荫桓得以从菜市口的鬼门关走向了通往新疆的漫漫长路。

西人对张荫桓的看重,张荫桓自然清楚。流放路上,他对两个候补知县说:“先前总署遇交涉交议时,或外国使臣有照会须复者,各堂均无主见,群推我主稿……我既被遣,总理衙门更无人了事矣。”

在流放的路上,张荫桓慢慢从惊恐中恢复了常态。西人的看重和他本人的自负使他认为,鉴于他是全国唯一懂洋务的人,而他之所以获罪,不过是同事们的陷害,那么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东山再起。

在陕西时,他“仍是侍郎势焰,沿途州县,照钦差接送”。不少地方官员也相信,张荫桓才华卓绝,起复是早晚的事,也就不把他当成流放的钦犯,而是当成朝廷要员。

张荫桓在西安停留时,曾在酒后说及慈禧:“这老太太和我开玩笑,还教我出关外走一回。”衮衮诸公面面相觑,无人敢接话。

次年二月,张荫桓终于抵达流放地乌鲁木齐。当时的新疆巡抚是张荫桓的门生,对流放的老师,门生自然加倍照顾。在新疆,张荫桓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吟诗作画,二是等待慈禧下旨重新起用。

一年后,张荫桓终于盼来了慈禧的圣旨。不过,慈禧不是要重新起用他,而是要他的小命。当时,在远离新疆数千里的中国北方,义和拳忽然起于草莽之间,那些念神咒、喝神水相信自己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村夫纷纷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大旗。从隐权力中心招摇到显权力中心的慈禧们大喜过望,他们以为从此再也不必怕船坚炮利的洋人了。

为此,在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拳民烧教堂、毁铁路、杀洋人以及一切与洋人、洋物有关的人—包括那些戴眼镜的人,会说外语的人—之后,慈禧不惜向西方11国宣战。既然慈禧以为凭义和拳就足以消灭虎视眈眈、经常让自己难堪的洋人,那么,因为怕惹恼了洋人而不曾处死的张荫桓,还有什么理由活在世上?于是,大清前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在为他的侄子画完绝笔之作后,引颈就戮于乌鲁木齐。

张荫桓死了,他的乱世功名到此画上了一个草率的句号。但关于他的故事还没完:当义和拳的神兵完全没法抵挡八国联军的枪炮时,北京沦陷,慈禧不得不带着光绪逃往西安。

次年,中外议和时,美、英两国公使均要求清政府替张荫桓昭雪。当年年底,身死塞外的张荫桓被清政府恢复了他曾担任过的户部左侍郎一职。然而,死者长已矣,这种事后的昭雪,不过是安慰生者罢了。

编 辑 / 子 玉

猜你喜欢

公使洋人康有为
猫客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康有为撰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变法功臣康有为名不副实
漫画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
直面“洋人”、“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