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心也要用钱买

2017-09-04十年砍柴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奴仆太上老君忠心

◎ 十年砍柴

忠心也要用钱买

◎ 十年砍柴

看过《西游记》的人会有这样一个印象:政治上不断成熟的孙悟空在降妖除魔时,看妖下菜碟,因为他不敢得罪某些妖怪背后的大老板。

其实,悟空心中也有一肚子苦水。当他把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装到葫芦和净瓶中时,太上老君在空中大喊:“孙行者,还我宝贝。”并告诉他:“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悟空心想,这么两个神通广大的妖怪差点让我们师徒命丧于此,你倒说得轻巧,于是向太上老君普法:“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

官员如何管好自己身边的人,从古到今都是个大问题。明初,朱元璋在这方面管理很严。驸马都尉欧阳伦违反《茶法》,向境外走私茶叶,他的家人周保倚仗权势,横行不法。有一次,周保向兰县官吏强索50辆车子装茶叶,并把河桥吏打了一顿。河桥吏忍无可忍向朝廷申诉。朱元璋大怒,下令杀了欧阳伦。

可是在那样的集权社会里,单靠统治者的自觉来管束身边的人,是很不靠谱的,到了后期,这样的规定松弛了,高官的子女、奴仆倚仗权势作威作福是常事。权臣严嵩的心腹家奴严年不但纳贿,而且与朝中官员互赠诗文,公卿“得与萼山先生(严年的号)一游者,自谓荣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悟空拿太上老君一点办法也没有。太上老君如此解释:“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孙悟空没办法拉着太上老君去找观音菩萨对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上老君救活两个童子,飘然上了天庭。为害一方的恶徒,就这样被他们的主子洗白,让悟空找谁讲理去?

《西游记》中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灵吉菩萨身边的黄袍怪、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凡作乱,而他们竟然毫无察觉,谁相信呢?金、银两位童子偷了太上老君五件重要的宝贝,有目标有计划地拦截唐僧,准备吃唐僧肉,能骗过无所不晓的太上老君?

这只有一种解释,是神仙、菩萨们默许身边的奴仆下凡捞好处。那些奴仆、宠物在领导身边辛辛苦苦、小心谨慎,这滋味并不好受,领导给他们的待遇也不高。在古代,高官的奴仆在朝廷序列中是没有地位的,得靠高官养着他们。高官手中有权力,这权力分一点点给奴仆私下使用,就了不得了。

《西游记》中那些妖怪偷走主人的宝贝,其实就是分享一部分主人手中的权力,然后下到凡间逍遥一阵子,大捞好处。平顶山的土地爷对悟空哭诉道:“那魔神通广大,法术高强,念动真言咒语,拘唤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个轮流当值哩!”

高官身边的人到了下面,能让土地这些地方小官员“轮流当值”伺候他,这就是典型的公权力私有化。高官之所以愿意分一部分权力给身边的人私自使用,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否则,谁愿意那样忠心耿耿地为你服务?

“忠心”也必须要用好处来换。只要不闹得太过分,比如吃了唐僧,搅黄了取经大事,不惹来天庭的纪检委打老虎就行。至于在凡间抢几个商人,吃掉多少百姓,使唤基层干部,那都是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

编 辑 / 夕 颜

猜你喜欢

奴仆太上老君忠心
心动杀人
藏在《诗经》里的忠心包裹,请查收
嘻哈段子铺
空杯子
太上老君
疯狂排障王,比将军还宝贵的老兵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润杏坛
疯狂排障王,比将军还宝贵的老兵
西夏使军、奴仆、官人、私人问题再探
不要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