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大管家”赖传珠:“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
2017-09-04廖春梅
■ 廖春梅
新四军“大管家”赖传珠:“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
■ 廖春梅
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被聂荣臻称为“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他,参与组建新四军军部、成立江北指挥部和华中总指挥部、重建新四军军部,被誉为新四军“大管家”,被刘少奇赞为“这么好的一位参谋长”。他发现、推出了雷锋,使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从长征的第一天开始写日记,历时25年80万字。
他,就是开国上将赖传珠。
赖传珠
长征“先锋官”
赖传珠,1910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县大埠圩赖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读赣南中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进步活动。同年秋,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陈赞贤在赣州举办的“青年干社”和“工农运动训练班”。
1927年3月6日,蒋介石公开叛变北伐革命,指使其爪牙杀害了陈赞贤。赖传珠并没有被吓倒,不但参加陈赞贤的追悼会,还扶起烈士遗体合影。4月,赖传珠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赣州白石乡支部书记、大埠圩武装暴动筹备委员会主席,秘密发动当地群众,组织农民赤卫队,成立“中共旅万支部”。
1928年1月,中共赣南特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部署包括大埠在内的赣西南地区武装暴动。赖传珠等率领大埠贫苦农民和暴动队员举行暴动,成立“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后因敌我力量太悬殊而失败。赖传珠曾对暴动情形回忆说:暴动三天以后,敌人分二路向大埠进攻,一路经下坑,一路经崆峒山,结果这二路都被我们打垮了,下坑这路打死了靖卫团总,他骑的马被缴来了,带的手表也被我哥哥缴来了,并缴来十多条枪,敌人大败,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垮了。第二次进攻时敌人尚未到大埠,被我们一个反攻就赶跑了。朱如红率领暴动队伍将敌人一直追到下汶滩以后地区,离赣州很近,赣州城内敌人吓得连城门都关了。这时我与黄世秦、彭学礼、谢家禧等到赣南特委开会去了,住在赖霸天的家里。会后回大埠时途经于都步前岗,刚好于都暴动了,我们又参加了于都暴动。于都暴动队伍包围于都城,三天三夜没有打开于都城,适逢天下雨,农民有些疲倦,在敌人反攻下于都暴动失败了。以后我又回到大埠恢复暴动,坚持了一个月。
暴动失败后,赖传珠潜入赣州城寻找中共赣南特委,他并不知道中共赣南特委机关已遭国民党军破坏,特委书记曾延生等已被捕入狱。好在刚一进门,就有人朝他摆手让他快走,才避免陷入敌人已经布下的陷阱。赖传珠决定上井冈山找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3月底,赖传珠在湖南桂东找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4月,赖传珠任井冈山特务连党代表,负责毛泽东和师部的保卫工作。
朱德、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会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4军,赖传珠历任第11师31团党代表、团党部宣传队长、28团3营组织干事兼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四打永新、粉碎国民党对井冈山第一至三次“会剿”的战斗。
1929年1月14日,赖传珠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4军主力转战赣南。2月10日,国民党军在瑞金的黄柏、壬田进入红4军伏击圈。赖传珠身先士卒与敌作战,俘敌800多人,改变了红4军下山以来屡战屡败、被动挨打的局面,挫败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陈毅称之“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1937年,赖传珠(前排左一)与毛泽东等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在延安合影。
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史称为“古田会议”。会议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和方法。时任红四军2纵队4支队12大队党代表的赖传珠参加了会议。
1930年12月16日,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开始。张辉瓒打着“前敌总指挥”的旗号,率18师向苏区长驱直入,所到之处实行“三光”,遍贴“剃了朱毛的头”的标语。岂料,龙冈一仗,红军大获全胜,消灭18师师部直属队及两个旅,俘敌九千余人,缴获长短枪近万支、子弹一百余万发,并俘获了张辉瓒。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时任红4军第11师31团政治委员的赖传珠正是活捉张辉瓒的尖兵,他嘴部也被弹片击伤。
此后,赖传珠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以红4军第11师32团团长兼政委的身份,参加了观音崖、九村岭、白沙、沙溪、广昌等战斗;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以红12师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在兴国县莲塘、良村、高兴圩、老营盘、方石岭以及宁都县黄陂的战斗,全歼韩德勤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以红5军团第13师37团政治委员、13师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5团政治委员的身份,率部掩护红军主力夺取黎川和赣东北军事要地金溪。还参与组织宁都暴动,组建红5军团,并担任红5军团第13军政治部秘书长、第37师政治委员,率部取得漳州战役的胜利。
1934年10月,时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的赖传珠,率部担负红军长征“先锋官”及保护中央纵队的任务,一路过关斩将,于11月来到国民党军设立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虽然最终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红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队伍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而赖传珠与师长李聚奎率领的红1师受命阻击追敌,对掩护全军成功渡过湘江起了重大作用。
1938年,赖传珠将军(左2)和项英(右2)等在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接受上海民众慰问团慰问。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瓮安猴场作出决定:“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突破乌江。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以流急、滩多、谷狭闻名,号称“天险”,国民党军又在乌江布下重兵,要想突破谈何容易!李聚奎和赖传珠决定让红1团为渡江先锋团。团长杨得志亲自到渡口指挥,前卫营一踏进河滩,守在对岸敌人的一个团就向前卫营开火。杨得志立即组织火力压制敌人,组织八名勇士乘竹排暗夜偷渡,但因风急浪高,竹排被冲到下游,没有成功。随后又组织勇士,选择下游水势较缓的地方强渡成功,并火速搭建浮桥,保证部队胜利地渡过了乌江。
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赖传珠被调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又回到红2师5团任政委。虽然职务被降,但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并在四渡赤水时,率部破坏敌人交通、阻止敌人、掩护红军大部队渡过赤水河。
1939年,赖传珠(左二)与叶挺、罗炳辉、张云逸在新四军驻地。
4月23日,国民党军薛岳部突然出现在红军中央纵队侧翼。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负责同志都在中央纵队,他们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赖传珠带领5团抢占东北面制高点,阻击4倍于己的敌人,利用仅有的四挺机枪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甚至与敌人展开肉搏。期间,赖传珠被敌人的子弹击穿胸部,子弹离心脏只有2厘米,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指挥战斗,直到中央纵队安全转移,才被送往军团卫生队治疗,昏迷了4日4夜。
新四军“大管家”
1937年12月初,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赖传珠奉命带领中共中央派往新四军工作的第一批干部从延安经西安前往武汉,参与组建新四军军部的工作。
25日下午,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等在武汉大和街26号召开新四军干部大会,宣布成立新四军军部。赖传珠不仅要对南方8省14个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走什么路线、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如何集中等做出安排,还要对军部机关编制和干部安排提出具体意见,对军部移驻南昌做出具体安排和准备等等。
1938年1月6日,赖传珠和军部人员抵达南昌书院街高升巷张勋公馆,开展先期工作。期间,赖传珠到湖南平江等地向湘鄂赣游击区领导人及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宣讲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与意义,向游击队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代表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布湘鄂赣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傅秋涛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至2月9日,南方红军游击队已按中共中央的指示,分别向皖南、皖中开进,集中整训。3月22日起,军部机关人员、军械弹药,陆续到达皖南岩寺。4月5日,赖传珠带领最后一批机关人员也抵达岩寺。至此,赖传珠已经协助叶挺、项英、张云逸完成了新四军军部的组建任务。
1939年春,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制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加强对江北地区新四军武装力量的领导,更好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叶挺与项英于3月30日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并转刘少奇:“张云逸指挥周(骏鸣)部在全椒附近的四千余人,高(敬亭)部有六七千人,合计约万人。我们为调整江北部队及发展方针计,拟设指挥部或办事处于江北。”中共中央回电同意,并决定由参谋长张云逸兼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叶挺还致电蒋介石要求在江北设立指挥部或办事处,被蒋介石“准予所请”。
5月7日,叶挺、赖传珠越过日军在长江布防的封锁线,到达安徽庐江县东汤池召开干部会议,宣告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正式成立,军参谋长张云逸兼指挥部指挥,赖传珠任指挥部参谋长,统一指挥新四军在江北地区的部队。赖传珠被要求留守在东汤池,主持江北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他利用江北各部队派员到指挥部联系或者请示工作的机会,了解各部编制、干部配备、部队生活、人员思想、武器装备等情况,并及时给以必要指导。不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还协助张云逸领导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2月上旬,刘少奇和中原局到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经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决定将江北指挥部前敌委员会改成皖东军政委员会,属中原局指挥。
1940年6月1日,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扩编为江北军政干部学校,张云逸兼任校长,赖传珠兼任副校长。11月,赖传珠率江北军政干部学校和第一、第二大队600余人,随刘少奇到苏北盐城后,与苏北指挥部干部学校、皖东干部学校合编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陈毅兼任校长和政委,赖传珠任副校长。
南下的八路军与北上的新四军胜利会师后,成立了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叶挺、陈毅为正副总指挥(叶挺未到任前,由陈毅任代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统一指挥华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11月25日,赖传珠被任命为总指挥部参谋长。12月,军委又任命赖传珠兼任第五纵队副司令员。
为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消灭已发展到10万人的新四军,早在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0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25日,新军部在盐城召开成立大会。
赖传珠根据各部队的战斗地域,重新拟定各作战单位的战略区,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划分、确定各战略区和整编后各部队军政主官:苏中,第一师,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组成,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淮南,第二师,原江北指挥部所属第四、第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和路东、路西联防武装组成,师长张云逸兼,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苏北,第三师,原八路军第五纵队组成,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淮北,第四师,原八路军第四纵队组成,师长兼政委彭雪枫;鄂豫边,第五师,原豫鄂挺进纵队组成,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苏南,第六师,原江南指挥部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所部组成,师长兼政委谭震林;皖江,第七师,原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和从皖南突围出来到无为的部队组成,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淮海区和鲁南接合部,军独立旅,原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编成。
1939年,赖传珠在江北指挥部和张云逸合影。
从协助叶挺和项英组建新四军军部,到成立江北指挥部和华中总指挥部,再到重建军部并成为陈毅和张云逸的得力助手,至始至终都有赖传珠的身影和心血,甚至从新四军组建到撤销建制的10年里,军长、副军长、政委、政治部主任等主要领导都有过更换,唯有参谋长(参谋处长)一职,一直由赖传珠担任。赖传珠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职责,就是管理部队经费,在蒋介石不提供军费,新四军全靠自力更生、精简节约解决经费的情况下,赖传珠工作之难可想而知,但他却奇迹般地保证了必要的运转,难怪乎刘少奇对赖传珠的工作非常满意,说有“这么好的一位参谋长”,而大家都由衷地称赞他是新四军名副其实的“大管家”。
在赖传珠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四军开启了华中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先后创建了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8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人口3400万,共歼敌47万人,歼顽军14万人,自身发展到31万人,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剑指海南岛
抗日战争胜利后,赖传珠被调往东北战场,历任第四野战军军政委、十五兵团政委,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率部解放赣西北、赣西南、海南岛。
其中的海南岛战役发生在1950年3月到5月,是国共内战的最后一场主要战役,更是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乘“木帆”的渡海作战。
当时,国民党军在岛上的总兵力约10万人,由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字伯陵)指挥,分为第62、第 63、第 64、第 4、第 32 军共 19 个师,实行环岛防御,另以海军舰艇50艘、飞机45架组成海陆空立体防御。薛岳以自己的名字将这种防御命名为“伯陵防线”。
1950年,赖传珠将军等在解放广州庆祝会主席台上。左起:陈赓、赖传珠、叶剑英、邓华。
解放军的“渡海兵团”共计10万余人,归中共华南分局统一领导。由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指挥。
“渡海兵团”不仅面临航渡距离远、水流急的困难,且登陆点均在解放军炮兵射程之外,解放军无法对渡海部队进行火力掩护。国民党军军舰则能对“渡海兵团”实施轰炸拦截,飞机也可以随时直接支援守岛的国民党军。即“渡海兵团”必须在完全没有炮火、空军掩护的情况下,用木帆船单独向敌陆、海、空立体防御发起进攻。
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决定采用“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针作战:先派出小股部队秘密登录海南岛,为大举进攻做好准备;接着在偷渡部队接应下,实施主力强渡。赖传珠特别强调要做好渡海作战的思想准备,要消除怕海、怕敌的思想,树立勇敢战斗、勇往直前的决心,练出能在海上作战的士兵。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解放军两批4支先遣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登陆成功。
4月10日,“渡海兵团”将主力分成第一、第二梯队向琼北实施大规模强渡登陆。第一梯队由40军主力和43军一部构成;第二梯队由43军主力担任。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登陆后立即起航,紧跟着第一梯队登陆上岛,协同一梯队歼灭岛上守敌。
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成功后,薛岳急调第32、第62军等部5个师在琼北美亭地区向登陆部队反扑,企图歼灭登陆部队。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命令第40军7个团北进,对美亭敌军实施包围。薛岳见状,只好撤逃。5月1日,海南全境获得解放。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收容国民党溃兵1.8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
雷锋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雷锋的发现、培养和成长,饱含着赖传珠的心血。当赖传珠得知雷锋的先进事迹后,敏感的意识到这种精神应当大力提倡,因而提议雷锋参加沈阳军区团代会并在军区部队巡回作报告。雷锋因此很快就成为全军区学习的榜样。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后,赖传珠呈请国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雷锋班”称号。1963年1月18日,军区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3月5日,毛泽东作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和各大报刊刊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陈云、邓小平等也相继题词。
1965年12月4日赖传珠在沈阳逝世。陈锡联在悼念文章中说:“我们在一起工作,配合非常默契,彼此非常信任,互相非常支持,步调非常一致。”“我和他在一起工作,始终感到非常亲密,非常融洽,非常合拍。”“正是在我和赖传珠同志紧密团结的影响下,我们军区领导班子非常团结,从而带动了各级领导班子非常团结。”他用了“9个非常”,高度评价赖传珠高尚的人格魅力。
1953年国庆节,赖传珠(右一)与陈赓、刘亚楼等在天安门城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