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的无私
2017-09-03湫添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5期
湫添
1995年底的一天,“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对助手说:“这笔钱放在我这里也没什么用,得把它派出去。”助手明白,他指的是刚刚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金,便提醒道:“那可是奖给你私人的。”彭桓武解釋:“我衣食无忧,家里又花不了那么多钱,很多早期参加核方面工作的人,健康受到过损伤,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任何奖励、任何纪念都不会轮到他们头上,所以,必须把奖金分给他们。”于是,他设立“彭桓武纪念赠款”,从1996年开始至2004年全部捐赠完毕,使35人受益。
1947年底,被誉为“清华四杰”之一的彭桓武从欧洲回到祖国,曾有人问他:“你33岁就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在国外已大有成就,为何拒绝高薪挽留,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彭桓武回答:“这个问题根本问得不对,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在他看来,回国不需要理由。
从1960年开始,彭桓武奉命领导和参与核武器理论研究,他领导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获得1984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按照有关规定,这个奖项中唯一的一枚金质奖章应授予团队中排名第一的彭桓武。可当同事把奖章交给彭桓武时,却遭到谢绝:“这是集体的功勋,岂能由我一个人独享?”坚决要求奖章放在研究所,以示荣誉属于整个团队。2007年初,92岁高龄的彭桓武在病中不忘嘱咐,将毕生攒下的50万元捐给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即便在临终前,他想着的依然是国家、集体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