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与此有多远

2017-09-03谭振江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效仿杯水辩证法

谭振江

我课间正喝水,一个学生关切地说:“老师,每天要喝8杯水。”我问:“谁说的?”他说:“网上都这么讲。”我逗趣地问他:“可不可以喝20杯呢?”他说:“那怎么受得了!”我示意:“这么小的杯子。”他强调:“我说的8杯是正常的杯子。”我追问:“什么才是正常的杯子?”他一时语塞。其实,这涉及到彼与此的标准问题。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对立的彼与此、是与非。彼不同于此,此不同于彼;由彼见此,由此见彼。是与非也是如此。彼有彼的标准,此有此的标准。若不分彼与此、是与非,就会陷入彼与此、是与非标准的混乱。我和学生的对话之所以出现差异,就是标准不同所致。

“每天要喝8杯水”,对于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人来说,这一要求显然是脱离实际的。不妨做以下设定:

如果一个水杯是200毫升,另一个水杯是100毫升,虽然每天都喝8杯水,但总量悬殊。如果同样的杯子,在夏天与在冬天都要喝8杯水,显然冬天很费劲。如果同样是夏天,彼此工作地点、工作性质不同都喝8杯水未免太机械。坐在空调房活动量小,喝8杯水恐怕要不时地去卫生间,而烈日下工作的工农,8杯水恐怕不够喝。如果一位是运动员,一位是泌尿系统病患者,显然运动员喝8杯水相对容易,而病患者喝8杯水则会要他的命。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水杯容量,不同的季节、环境、年龄,其每天的饮水量也是不尽一致的。

一人一天喝多少水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不分彼此,脱离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人,一概要求“每天要喝8杯水”,那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片面地、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并处理事情。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时间、地点、条件,任何要素变了都要随之变化。这就是辩证法的真谛,故辩证法强调具体問题具体分析。

商汤的《盘铭》追求“日日新”,不因循守旧。中国古人之所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贵在追求时间、地点、条件的契合点。那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的行为,常为世人所嘲。所以任何理论、观点或学说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时间、地点、条件的特点,做出取舍判断。

生活中,有人惯于效仿偶像,有的年轻人甚至在恋爱问题上也效仿明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颗种子的成长都与土壤、气候、环境密切关联,这种成因的差别影响和决定结果,橘过淮则为枳。不分彼此,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是不可取的。如同名贵的药材人参,某人吃是补品,换一人如果他的体质不适合,吃了就可能成了毒药。因别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与你可能迥然不同。因此,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可忽视、误判、低估或是高估他人,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猜你喜欢

效仿杯水辩证法
Is“eight glasses of water a day”really scientific?“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随着桥梁重新开放,而全球效仿者层出不穷,加拿大卡车司机运动将何去何从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我想效仿一棵树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养生篆刻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