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的批判与探索
——《建筑界丛书》之微评
2017-09-03来二孩王雅静
来二孩,王雅静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建筑创作的批判与探索
——《建筑界丛书》之微评
来二孩,王雅静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该文首先分析由王明贤主编的两辑《建筑界丛书》中建筑师所处社会背景及关注点的变化,然后剖析第二辑建筑师在面对全球化与地方性、建筑的社会性、建筑空间理念营造、建筑内核与技术革新的共性问题时,对自身建筑创作的定位及实践策略,最后透过著作总结当前建筑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建筑创作;建筑批判;《建筑界丛书》;建筑思潮;新生代建筑师
0 引言
由王明贤主编的《建筑界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以国内青年建筑师为关注对象,讨论最具活力的建筑师的代表作,旨在介绍新建筑思潮、讨论当代建筑问题。在2002年出版的第一辑著作中,包含有张永和的《平常建筑》、刘家琨的《此时此地》、崔恺的《工程报告》、王澍的《设计的开始》、汤桦的《营造乌托邦》,五位建筑师在国内当代建筑界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图1)。时隔十三年之后,第二辑中马岩松的《鱼缸》、李兴钢的《静谧与喧嚣》、董豫赣的《天堂与乐园》、李虎与黄文菁的《应力》、华黎的《起点与重力》出现在大家视线之中(图2)。在著作中,这几位国内新生代建筑师对于中国当前建筑问题给予了他们各自的思考。就《丛书》中所选取的建筑师实践案例完成时间而言,第一辑中以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创作为主,虽说时至今日几位建筑师的关注点有一定变化,但至少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对于第二辑中新当下青年建筑师而言,他们以自己的设计理念回应建筑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旨在从这些关键词的转变中窥视出建筑发展动向,梳理出现象背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1 社会背景与关注点
图1 建筑界丛书第一辑(2002年)
图2 建筑界丛书第二辑(2015年)
成功的建筑创作不仅代表建筑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整体环境的共同造就。对于中国建筑界而言,上世纪90年代是冲突并起的时期。第一,在文化方面,国家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兴起使得拼贴与消费成为时代的主题,各种先锋观念与民族情怀沦为利益驱使下的操作策略。这使得一些建筑师在理论探究与更新上保持“沉默”,更多地注重眼前实际利益;第二,在设计体制方面,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方针。同年,建设部颁布《私营设计事务所试点办法》,并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实施设立私人事务所试点。该转变拉开了设计行业变革的序幕,让个体建筑师独立于国有大中型设计院成为一种可能性;第三,在形式追求方面,为了追求新颖,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一些建筑已经沦为符号化象征。90年代的中国建筑呈现出平庸化的多元探索态势,粗略地概括,有新折衷主义、通俗建筑、新传统主义、新主流建筑、新历史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等趋向[1]。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一辑中的五位建筑师开始了实验性建筑探索之路。他们在对西方建筑思想保持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本土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希望以一种新的角度切入当时的建筑实践,实现中国当代建筑空间的新体验。透过建筑作品可以看出,“回归建筑本体,探寻建筑真正含义”是他们开始实践的重要突破口。到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结构、表皮、材料、空间建构等问题开始不断地被讨论,这与以往追求建筑的伟大叙述及学院派传统不同,它代表设计思想的一种新的突破。正如《丛书》的序言中谈到,“他们的工作重心由纯概念转移到概念与建造关系上,并开始了对材料和构造以及结构和节点的实验”。朱剑飞指出:“崔恺、刘家琨等新一代建筑师打破建筑的伟大叙事和学院派传统的禁锢,对建造空间开始了重要的突围,开始关注于具体的人的空间和体验”[2]。
借助于前一代建筑师中获得成功经验,新一辑的建筑师皆成立自己的事务所或工作室,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建筑创作。幸运的是,他们的创作道路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没有政治环境与民族观念的压力,不用冲撞体制,他们可以在各种建筑媒体与聚光灯下提出自己关于空间、可持续性、社会性等问题的观点与思考。如果说第一辑中5位建筑师以建筑的本体性语言回应于中国建筑界的“守旧势力”和消费拼贴下的多种建筑思潮,那么第二辑的建筑师则将建筑创作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体制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在商业化的冲击下,面对着建筑市场“多、快、好、省”的纷繁现象,他们没有局限于对“民族式”“本土性”的讨论,而是更加注重如何通过建筑空间营造来提升建筑品质,从而对当今媒体时代下日渐盛行的唯美主义建筑①进行有效地反抗。虽然他们的某个设计构思中可能会强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但这只是解决某个具体案例的具体策略,绝不等同于将对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的界定作为自己的建筑观或者选择的道路[3]。同时,他们在思考如何在新千年快速建设背景下更有效地发挥建筑的社会价值,试图通过对建筑、城市的创新实践去影响大众生活,并重新定义建筑与人的关系。
2 新时期不同主题与实践策略
中国当代建筑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面对不同时代景与创作环境,两辑中的实验性建筑师都通过理性思考,从个角度为各自时期的建筑设计赋予了新的含义。对比于《书》第一辑,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第二辑进行解读。
2.1 全球化与地方性
当代中国新青年建筑师大多有西方求学的背景,拥有际化的视野与经验。这使他们能够用当代通行的建筑语言呈现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将中国本土的建筑向全世界进行示,例如华黎的“在地建筑”,立足项目具体场地、资源、建造术等,探寻建筑场所、空间、建造等问题。其在武夷山竹筏预场案例中,并未设定先入为主的形式效果,而是以加工竹筏工艺流程组织建筑内部空间。建筑所用材料与施工工艺皆自于本地。为了呈现空间的纯粹性与真实性,所有材料表面不做过多的处理。华黎建筑实践的意义关键就在于它超越中国建筑长期以来对历史、乡土、地域风格和符号的理解,而把当地气候、建造传统、技术工艺、场地条件、使用功能甚是有限造价作为设计的出发点[4]。董豫赣的“新园林”则体现设计师对中国园林无止境地深入探究的匠心。他作品中的一处,从窗、栏杆到石、木等景物都不是简单地套用传统形式而是蕴含着传统要素的现代化演绎。
2.2 建筑的社会性
第一辑中的几位建筑师在其建筑创作中较关注材料、线、建造,讲究空间的叙事性。第二辑中的建筑师则将视野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社会公平等问题,主要分为两种势:(1)关注公众日常生活。李虎、黄文菁认为,建筑与人之的关系以及建筑作为载体所容纳的社会生活,是空间创作实质。在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案例中,他们以创造更多自然的放空间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校园中多中心的布局、相互渗透空间形式为使用者的行为路径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具有社功能的室内交通空间以及被设计成36块有机农场的屋顶平则可大大丰富学生的生活乐趣及交往活动。(2)注重社会人关怀。在常梦关爱中心项目中,华黎将如何为十多个智障儿和孤儿提供有凝聚力的温馨空间作为设计出发点。在功能素、造价有限的前提下,小食堂以一条能让孩子聚在一起餐、交流学习的长桌子为主体,加上屋顶上的天窗强化空间庭氛围;而在灾后重建的四川孝泉民族小学项目中,通过对阶、广场、庭院、连廊的设置塑造城市群落,为儿童提供不同度的活动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2.3 建筑空间氛围营造
相对于第一辑,第二辑中的几位建筑师并不直接表达对现实鲜明的批判态度,更多地是在设计实践中恪守个人的审美品味,专注于建造过程和空间氛围营造。李兴钢的“胜景几何”以中国传统园林为模型,通过对建筑本体要素(空间、结构、形式、材料等)秩序的激发与转化,制造出自然性与精神性的“胜景”。安徽绩溪博物馆通过三个因树为庭的院落组织起连续弯折起伏的屋面,主入口庭院前“片石”假山,与池岸、台地组成抽象园林,再加上具有地域特征的“粉墙黛瓦”,共同塑造了徽州现代建筑的胜景。而在元上都遗址工作站项目中,建筑形态则以蒙古包为原型,椭圆形、圆形为基本单元进行旋转组合。高低尺度的变化、白色透明的膜结构与具有重量感的混凝土材质形成对比,广阔苍茫的草原与微小的建筑融为一体,共同营造一种暧昧的建造诗性。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则放眼未来,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与中国传统园林将人的思想注入到自然物体中的做法不同,他对自然的追求是一种观念的、情感的自然,而非生态或者技术的西方观念[5]。其作品借流线的设计、空间绿化率、隐形交通将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有机联系,构成他所谓的“山”与“自然”的氛围。
2.4 建筑内核与技术革新
李翔宁谈到,“目前,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实践多是在西方建筑的现代主义传统(或正统)之上进行变体……最终社会思想与技术革新层面的进步一定会推动个体建筑师的实践,从中可以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新趋势,这或许孕育着新生代事务所实践未来转型的方向。”[6]建造、施工技术及参数化设计不仅影响着建筑自身的形态,而且对整个建筑系统都会产生重要的冲击。
马岩松借助现代科技与建造技术改变我们对山水与人类关系的想象,从梦露大厦到北京CBD上空浮游之岛,他用非线性、曲面的建筑语言表达出对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垂直城市”的质疑以及对未来城市的一种乌托邦幻想。从中可以体会到建筑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姿态介入到周围既有空间,在回应城市膨胀需求的同时也构建与传统城市肌理新型对话的可能性。
李虎、黄文菁对于“原型体系”的探讨则是以工业化、可持续、模数化建造的设计策略回应于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建造热潮。他们希望建筑在基本的系统控制之下能够根据地域、造价、使用功能不同而灵活变化,同时也鼓励其他专业、使用者、建造者参与到整个建造过程中来。这种系统化的设计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设计模式。广州万科售楼处项目中,面对大量奢华却临时性的房地产售楼部,建筑师设计的初衷是思考如何凭一己之力从根本上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因此选择了一种灵活可拆装的建筑体系,三种不同的单元——透明的、围合的、室外的分别适应不同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使用后被拆卸并异地组装,从而极大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而福州退台方院则试图通过底层架空和起伏的屋顶平台为员工塑造多样的交流场所,从而减弱因标准化制造带来的空间乏味问题。
3 思考与结语
以上分析是从建筑师个体案例出发,试图展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及不同的实践策略。透过《丛书》的第一辑与第二辑,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值得探讨。
3.1 设计理念与媒体阐释
建筑师作为一个话语权及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职业,要想使其作品产生更广泛意义的影响,借助媒体是一种有效途径。第一辑的5位建筑师以中国建筑界的“守旧势力”为批判对象,第二辑中的几位建筑师则巧妙地把批判性的前卫包装为消费品出位,在媒体时代的影响之下,自身被“明星化”的同时,也被其所操控,使得他们的建筑理念与建筑实践有更易于传播和识别的趋势[7]。在《丛书》中,他们更多的是对项目理念、建造形式的叙述,而对于功能使用、空间处理是否厚此薄彼,由于缺乏使用者的反馈,我们无从得知。
3.2 创作实践与主体关注
面对资本利润追逐、媒介技术、消费文化对建筑界产生的巨大冲击,《丛书》中几位建筑师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践案例证明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著作中他们的建筑创作类型偏重于文化建筑、老旧建筑改造、地域特色的乡土建设几个领域,而关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区营造与住房建设等社会问题却鲜有关注与讨论。那么,这种现状的背后是否存在对问题的刻意回避或妥协呢?马岩松与王明贤对谈时讲道,“中国的建筑师不缺乏对城市、建筑问题的批评,但缺少一种正面解决问题的思路,缺少一种敢为理想而改造的实践热情和乐观的态度”[8]。
由此反观现代主义建筑得以在二战后迅速传播的原因,一是其强调以经济性为前提、功能性为核心的设计观念符合当时经济萧条、需求激增、快速建造的社会背景;二是其打破先前建筑设计仅为宗教、权贵服务的现状,通过减少装饰、降低成本而立志服务于无产阶级大众,这种初衷具有强烈的民主社会责任意识。在当时的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普遍怀有“建筑可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理想。这种理想成为一种在相关建筑师和设计师中能够得到共鸣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大量表现在对工人阶层住宅设计中,他们要求为群体而作的建筑必须用技术、社会和经济等语汇进行客观表现[9]。正是这种思想方面的重大变革,将现代主义建筑革命扩展到世界范围之内。
3.3 建筑批判力量的兴起
我国当代建筑师多元化的设计立场,一方面促使自身在建筑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突破现实困境,寻找升华之路;另一方面建筑师自主地寻求创作的独特性和易甄别性,这需要批判性的思考。《丛书》不仅是建筑师对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的良性结合,更是他们对于批判性思考结果的最好呈现。如何在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与巨大的建设洪流中保持作品思想与实践策略的延续性是他们下一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以上三点指出当前国内建筑界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那么,下一辑《丛书》的主题会是什么?是对建筑空间美学的思考,对城市空间人文的塑造,还是对社会中不同人群生活的关注?《丛书》中几位著者作为实验建筑师的代表,他们的思想观念特征是由时代所赋予,并与中国当代所特有的激进、开放、浮躁的性质相承接。新的建筑和风格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涌现,而真正富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建筑师们则会穿透社会现象而直抵本质,从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注释:
①唯美主义建筑:具体体现为注重外观形式感的塑造和经典形式构成法则的充分应用,强调造型的新奇、冲击效果,缺乏对建筑空间本质问题(实用、经济、节能等)的探讨。
[1]史建.文化背景中的建筑——90年代中国建筑的几趋向[J].文艺研究,1996(3):115-130.
[2]朱剑飞.人性空间的出现[C]//崔恺.工程报告.北京: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2-185.
[3]李翔宁.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J].时建筑,2005(6):16-21.
[4]华黎,王骏阳,刘东洋,等.“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建造践”现场研讨会[J].建筑学报,2015(4):1-9.
[5]张利.马岩松访谈[J].世界建筑,2016(2):126-129.
[6]李翔宁.多元的建筑实践与批判的实用主义——新代中国青年建筑师[J].时代建筑,2016(1):20-22.
[7]周榕.一花开五朵,结果自然成——“建筑界丛书第辑微评论”[J].建筑学报,2016(4):118-121.
[8]王明贤,马岩松.未来城市的诗意[C]//王明贤,城市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24-253.
[9]罗丽.现代主义建筑的技术本质[D].西安:西安建筑技大学,2005.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建筑施工小技能
框架柱纵筋为何不应采用焊接法定位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经常发现在柱根部楼板标高处,由于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时,对柱纵筋的冲击力大,此时楼板以上的柱箍筋与模板尚未施工,柱纵筋难以固定可靠,极易导致柱纵向钢筋偏位超出验收规范限值的要求,严重削弱了柱的承载能力。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固定柱纵向钢筋,经常采用在柱根部纵筋之间焊接短钢筋,或把柱纵筋与梁纵筋焊接在一起的方法固定,并认为该方法简单可靠。
殊不知采用该方法后将严重削弱梁、柱纵筋的受力性能。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第6.3.6条与第6.4.5条明确规定梁、柱纵筋不应与其他钢筋焊接。采用该方法后,容易使钢筋变脆,钢筋的延性受到极大损失,同时对纵筋产生“咬边”现象,导致截面面积也产生较大损失,且柱根部受力最大,导致难以形成“强柱弱梁”的抗震机制,对于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根据同样的原因,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也不应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位置。
施工单位可按GB 50666r-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5.4.1条的要求,采用专用定位件固定钢筋的位置,确保工程质量。
铺设塑料薄膜小窍门
在浇筑大面积预拌混凝土后,为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一般都要对其采取养护措施,最常用的办法是在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因为一卷一卷的塑料薄膜要用人工铺设,在铺设塑料薄膜时人要弯腰在混凝土表面上操作,若铺设的面积大则非常辛苦,若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不当,塑料薄膜有可能铺歪、铺斜,不能有效地覆盖和搭接,对露出的混凝土表面的缝隙还要重新铺一层,既浪费材料又浪费人工和时间,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过观察和研究受到手推滚子把手的启发,用Φ14钢筋制作了一个把手,使用时将制做的钢筋把手下口拉开,插入成卷的塑料薄膜的硬纸或塑料卷筒的孔中,铺设时人拉着把手塑料薄膜跟着转,后面就有成行铺设好的塑料薄膜,较快地完成塑料薄膜的铺贴工作。这种用钢筋制做简易工具的方法,不但制做简单,使用起来方便,而且铺设效率高,铺的塑料薄膜平整,搭接位置好控制,铺设质量好。(摘自:《建筑工人》)
Criticism and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focus of architects in the two series of Open Reaction,written by Wang Mingxian,and then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practicing strategies of architects in face of the common issues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architectural sociality,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concept as well as building co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t the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trend ahead.
architectural creation;architectural criticism;Open Reaction;architectural trends;new generation architects
TU-88
A
1671-9107(2017)08-0048-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7.08.048
2017-07-18
来二孩(1987-),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王雅静(1987-),女,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及绿色建筑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