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装配式建筑EPC模式构建和运行机制

2017-09-03曾杰

重庆建筑 2017年8期
关键词:装配式标准建筑

曾杰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0065;2重庆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65)

试论装配式建筑EPC模式构建和运行机制

曾杰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0065;2重庆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65)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而EPC模式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有力手段。该文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现过程出发,对EPC模式的基本内容即项目设计(E)、项目采购(P)、项目施工(C)进行了详细介绍,构建了EPC模式的运营流程和运行机制。

EPC模式;装配式建筑;装配式住宅;装配式施工;智能化管理

0 引言

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以全装配大板建筑体系为代表,相关标准开始配套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建筑广泛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反而在建筑领域逐渐消亡。从2005年开始,我国建筑产业化开始重新崛起,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逐步提高。在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建筑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涵了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管理等多项内容[1]。建筑产业化带来的是产业化思维和专业化协同,即要将前期规划、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的问题都研究透彻,通过集成化、标准化设计的方法在设计阶段全面加以解决,即实现“管理前移、设计前移、价值前移、运维前移”,从而实现“四化合一”,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互相割裂、各行其是的生产方式是本质的进步。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是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集成系统,这也要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必须改变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项目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

1 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构建

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简称EPC)模式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方式之一[2]。通过EPC模式,建设单位不仅能够对工程项目投资和风险规避做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并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EPC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过相关研究。叶浩文等研究了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EPC模式的优势[3],周仁清研究了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4],张玥等研究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路径的构建路径[5]。

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基本内容,研究装配式建筑EPC装配式运营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装配式建筑EPC模式发展的建议。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都包含了五大基本内容: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及批复等)、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考核及验收),如图1所示。

图1 装配式建筑项目实现过程

图2 装配式建筑EPC运营模式

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的项目设计(Engineering)、项目采购(Procurement)、项目施工(Construction)是核心部分。

项目设计(E)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起主导作用:(1)为了保证工程进度,设计、采购和施工三者合理交叉进行是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2)设计优化存在很大的价值工程潜力,是节省工程费用的重要因素;(3)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项目采购(P)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体现为构件加工和采购,采购质量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而且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主要体现在:(1)采购工作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省费用;(2)构件加工纳入设计程序能够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3)EPC总包单位进行构件生产能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

项目施工(C)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难点和重点[5],主要体现在:(1)装配化施工对吊装、定位、调校的要求较高;(2)使用预制构件对交通运输和垂直吊装将造成一定的压力;(3)预制构件结构节点处理较细,施工工序控制和施工流程衔接严密,对现场的施工组织协调要求较高。

1.2 装配式建筑EPC运营模式的构建

根据EPC总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装配式建筑运营模式可分为传统运营模式、部分合并运营模式和完全EPC模式,见图2。传统的装配式项目业主方还是要面对设计公司、深化设计公司和总包公司,而总包单位需要面对构件生产工厂、安装公司以及现场施工单位,不能形成统筹规划和协同合作;EPC模式由EPC总包单位负责从设计到构件生产直至构件运输和现场安装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完全整合了设计、工厂、施工各参与方,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

“人人成功”是未来素质教育恪守的誓言,而一切素质教育都是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开始的,学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语文教师的熏陶。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师,其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行为对学生的素质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面笔者仅从教学习惯、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可以看出,传统装配式建筑项目仍沿用业主大包大揽、分块切割的管理模式,各方没有以项目整体利益为目标,导致设计产品难以规模化、高效化地制造和装配,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多环节、多专业难以有效协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装配式建筑EPC运营模式的流程与传统的建设模式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EPC与传统运营模式的显著不同在于构件加工纳入设计程序。装配式结构的建筑设计应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基本单元标准化定型,以提高建筑配件的重复使用率,这将非常有利于降低造价。

(2)根据制作和施工条件界定所选用的PC构件的基本尺度和重量,把施工经验加入设计,避免现场的返工。

(3)有效解决了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顺利解决施工方案中的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2 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运行机制

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运行需要各部门或者各个部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运行机制设计上,需要从政策支持机制、发展动力机制、技术发展机制上入手,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良性发展。

2.1 政策支持机制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方兴未艾,全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国家、行业及地方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密集颁布实施使得装配式建筑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热点。

2.2 发展动力机制

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是产业发展最有效的推动力量,建筑产业化EPC模式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从而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2.3 信息促进机制

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包括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使得建筑产业化EPC模式成为可能。特别是BIM技术的发展应用涵盖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不仅用于辅助项目设计、沟通、展示还扩展到辅助采购、施工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可以构建信息化下的全产业管理平台。

3 结语

建筑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筑生产工业化,建筑生产方式需要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发生根本转变。装配式建筑EPC模式把采购(构件加工和安装)纳入设计程序,现场安装施工与设计前期衔接,设计工作得到安装施工部门的有力协调和支持,使设计符合施工要求,是降低成本、物耗、能耗的有效方法,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1]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6-159.

[2]王铁钢.EPC总承包模式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69-174.

[3]叶浩文,周冲,王兵.以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J].工程管理学报,2017(2):17-22.

[4]周仁清.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06(28):10-13.

[5]张玥,李卫东,刘美霞,等.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构建和运行机制探讨[J].住宅产业,2016(10):35-40.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工程建设标准体制将迎重大改革

1、改革目标建立以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以下简称“技术法规”)为统领、标准为配套、合规性判定为补充的技术支撑保障新模式。

2、强化底线控制要求,建立工程规范体系明确工程规范类别、层级。工程规范分为工程项目类和通用技术类;工程规范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

3、精简政府标准规模,增加市场化标准供给明确标准定位。标准分为政府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政府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别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积极培育发展团体和企业标准。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特别是公益类标准化机构,对已发布的团体和企业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进行判定。

4、实施标准国际化战略,促进中国建造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国外标准对接。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加强翻译、跟踪、比对、评估。

创建中国工程规范和标准国际品牌。完善中国工程规范和标准外文版的同步翻译、发布、宣传推广工作机制。

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团体、企业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将我国优势、特色技术纳入国际标准。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减少和消除技术壁垒,鼓励团体、企业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工作,开展长效合作,推广中国技术。

5、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综合能力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历史建筑建造管理技术、方法、思想研究,提炼中国传统的标准化元素。

推动标准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国际先进技术情报工作,跟踪分析国外技术法规的先进指标。

强化标准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建立标准完善快速响应机制,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和质量安全事故,及时开展工程规范和标准评估。

6、建立信息公开、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主动公开、积极宣传工程规范和标准。工程规范和政府标准应全文在政府网站公开,免费查阅下载。

加强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国家级工程规范和标准综合信息化平台。

7、加大实施指导监督力度,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企业实施标准的主体意识。推广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优化政府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依据工程规范开展全过程监管并严格执法,检查结果要及时公开通报并与诚信体系挂钩。建立工程项目合规性判定制度。工程项目采用工程规范之外新的技术措施且无相应标准的,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以及相关专家,对是否满足工程规范的性能要求进行论证判定。

8、强化保障,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制度保障。修订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条例。

人才保障。成立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研究院,建立国家级的工程规范和标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立全国工程规范专家委员会,完善现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标准化学历教育,编制相关教材,鼓励和支持开设国际建筑标准化课程。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的标准培训,纳入执业人员继续教育、专业人员岗位教育和工人培训教育。

(摘自:住建部门户网)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EPC Model

T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is an advanced production method,and the EPC model is a powerful promotion tool for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major contents of EPC model,that is,project engineering (E),project procurement(P)and project construction(C),thus constructs the operation flow and operation of the EPC model.

EPC Model;prefabricated building;prefabricated residence;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intelligent management

TU71

A

1671-9107(2017)08-0018-03

基金论文:该论文为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5年重大课题“装配式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城科字2015第(0-1)号)论文之一。

10.3969/j.issn.1671-9107.2017.08.018

2017-06-12

曾杰(1981-),男,河南南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及施工技术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装配式标准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