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紫砂过滤的时光

2017-09-03肖凌霄

藏天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制壶茶艺宜兴

图 文/肖凌霄

被紫砂过滤的时光

图 文/肖凌霄

◎彭敏近照

“紫砂壶是有灵性的。一把壶就是一个人,兼具形、神、气,形就是外廓面相,神就是精神韵味;气就是气质,内涵本质美。人如其壶,壶如其人。”彭敏一边泡茶,一边娓娓道出她的“紫砂经”。

彭敏是贵阳的年轻紫砂壶玩家,三十出头的年纪,玩壶时间已经十余年。壶与茶是一家,而彭敏与茶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儿时。出生于贵阳修文一户普通人家的她,从小就长得眉清目秀,小时候家里来客,都喜欢叫她泡茶,而她也乐此不疲。1999年,18岁的她来到贵阳闯荡。彼时,源于台湾的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遍地开花,贵阳也有这么两三家。贵阳著名的茶艺馆“金壶春”在招聘茶艺员,气质不俗的彭敏歪打正着成了贵阳第一批茶艺师。

当时的茶艺馆和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还是很有距离,是一种商务性质的高档消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道的台湾功夫茶,是普通人整月的收入。而茶艺馆的茶艺师表演,除了要有泡好一杯茶的专业水平之外,还更重于气质出众和茶艺精湛,具有隆重的仪式感。

来到茶艺馆后,彭敏发现在这里喝的茶,不管是器具的精美,还是茶叶的香气,或是繁复的冲泡和品饮方法,与平时在家父辈拿一大茶缸泡茶,区别很大。渐渐地,她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勤练冲泡方法和茶艺表演,加上本身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很快成了老板和客人们眼中的金牌茶艺师。

◎彭敏收藏的《八方井泉壶》(谢永新 制作)

一次,一位爱茶的老先生前来茶馆喝茶,和茶馆的茶艺师们闲聊说:别以为你们手执茶杯,懂一些花哨的茶艺表演,就叫懂茶了。中国的茶道和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比如茶就分为六大茶类,每一茶类还有若干的品种,每一品种又有不同的茶品和不同的级别,冲泡和品饮方式都有不同。又如茶器,有青花、青瓷、紫砂……紫砂古时就有曼生十八式,不同形制的紫砂壶适合冲泡不同的茶叶。紫砂壶的泥料也分为红泥、本山绿泥、紫泥等等。如果保养得益,紫砂壶经过茶叶的滋养,会越发温润……

老先生的一席话,彭敏虽听得云里雾里,但也觉眼界大开。她开始购买各种书籍学习茶艺、茶器,还向懂茶的前辈请教。了解越深,她越发现: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壶壶有不同,或大气,或朴实,或秀美,或富贵,作品的气度、神韵,往往在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中表现出来。

彭敏被深深吸引了。

彭敏辞去茶艺师的工作,只身前往宜兴学习制壶。在那里,她有幸认识了紫砂艺人蒋晓光。蒋晓光师从紫砂壶大师吕尧臣,也是紫砂大师徐汉堂的外孙女,是紫砂世家。彭敏便跟着蒋晓光学习制壶,潜心研究紫砂壶。她认识了许多技术精湛的制壶匠人,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 彭敏收藏的古壶

不过,由于当地紫砂壶行业有艺不传外乡人的传统,彭敏很难在这行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彭敏决定回到贵阳推广紫砂艺术,让大家了解到宜兴紫砂一厂最正宗的泥料和最精致的制壶工艺。

彭敏在贵钢花鸟市场开了一家专门销售宜兴紫砂一厂紫砂壶的门店。紫砂一厂的壶,价格高,利润低,很多人从利益的角度,都不想销售。而彭敏因为喜欢,一直经营宜兴紫砂一厂的壶,边售边赏玩、收藏。彭敏藏有一把韩美林设计的壶,名为“天书”,是紫砂大师彭耀年做的,不轻易示人。

◎彭敏收藏的《段泥匏尊壶》(蒋晓光 制作)

◎ 彭敏收藏的《帝乡仙驭壶》(丁益民 制作)

收藏紫砂壶不但让藏家有极为愉悦的精神享受,也会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十年前,有顾客在彭敏这里购买了一把紫砂艺人张梅珍制作的壶,现在翻了百倍的价格。五年前,她经营的紫砂艺人陆虹伟制作的壶,被好朋友以八千元的价格买去,两个月后,随着艺人名气的水涨船高,彭敏想回购对方却不放手,出价两万也不答应,只得作罢。

喝茶、玩壶、养壶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磨练性格、培养技能的过程,既有启发性,又在过程中学会了鉴赏。彭敏通过把玩收藏不同的壶型,了解不同的泥料以及和宜兴的紫砂文化,学到更新更好的做事方式,继而帮助她发现机遇,做出改进和创新。

从幼年泡茶,到少年茶道,再到青年拜师制壶,最后演变成以“壶”会友,彭敏一路走来是那么水到渠成。几把小壶,一缕茶香,沉浸在融书法、铭款、雕刻、绘画、诗词等诸多艺术实体于一身的紫砂壶世界里,彭敏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壶友,变得越发开朗和宁静。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制壶茶艺宜兴
宜兴釉陶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茶艺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品山品水品毛尖 信阳茶艺纵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