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优化
2017-09-03高俊
高 俊
(兰州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优化
高 俊
(兰州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状况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而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其所处的人才生态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拥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总结与发现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初探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实施“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人才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其所处人才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研究人才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于人才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生态环境的构建、评价等方面,部分研究者也从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人才教育环境及政治环境的优化建议,且研究多以中部、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因此,针对当前研究的欠缺之处,本文选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人才生存发展的需求,提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进行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1 人才生态与人才生态环境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初是“居住地”的意思,之后被生态学研究广泛运用,被定义为生物在自然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生活习惯和特性以及生存状态。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通过研究,于1866年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并给出了具体涵义。他认为生态学研究的是动物、植物及其生存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与动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E·海克尔研究的基础上,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生态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兴起源于武汉大学张挺教授将生态学引入国内[1]。直至今日,生态学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其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各个研究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对于各学科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推动技术和社会发展,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人力进步的较高层次劳动力[2]。结合前文所述的“生态”涵义,人才生态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人才群体的总体生存状态[3]。人才生态学就是通过生态学的视角对人才的生活状态、人才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主要探究人才与内、外生态环境的关系。人才生态环境指的就是对人才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外生态环境。
国内外学者对人才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于人才生态环境的界定也各有见解。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从微观视角对人才生态环境进行解读,另一种则是从宏观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微观视角的研究将能够对人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定义为人才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晖、彭剑锋的观点[4-5];而宏观视角则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对人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关乎人才生存发展状态的要素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肖克奇和易本谊、唐德章、朱达明等学者的观点[6-8]。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现状
2.1 自然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是指不受人为因素改变、自发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影响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自然产物,包括水、空气、气候、土壤植被、土地等,这类硬环境因素通常会影响人才生态环境中基础的生存及成长需求。从地理自然的角度出发,中国陆地的自然地貌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形状,西部地区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梯,这一区域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高原和山地众多,且大都处于干旱、半干旱或荒漠、半荒漠的自然状态,属于典型的“高地”环境。作为中国版图中环境复杂度较高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其人才自然环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和问题:
1)水资源稀缺及配置失调,无法满足人才生理需求。 在西部少数民族及农村地区,大多数人民的饮用水仅靠河流甚至是雨水来供给,西部农村地区自来水供给及使用率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9]。青海地区黄河流量自1961年来累计减少60亿吨[10]。新疆北部年降水量还不到30毫米,导致地下水位骤降,严重影响了农田正常的生长,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1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嘉峪关地下水位已下降50米,张掖市也下降近百米之多,类似年降水量3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毫米的东乡少数民族自治县等地区更是随处可见[12]。
水资源量的缺乏和空间分布的失衡会直接影响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正常的衣食住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至高可以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只有在满足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在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追求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需求更是遥不可及,低层次需求无法满足将直接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数量及质量。
2)荒漠化及自然灾害激增,影响人才安全需求。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多处于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恶劣且生态环境脆弱,在甘肃、新疆及青海高原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度索取自然资源,产生了一系列自然灾害问题。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由于植被受到破坏,春季干旱,沙尘暴肆虐、秋季则洪涝灾害频发[12];青海省有15%~20%的物种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该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平均百分点[10];新疆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加重,农田无法耕种、房屋甚至受到影响出现坍塌现象[11]。自然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不仅阻碍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了人民的生存安全。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在满足生理需求后人会渴望得到安全需求,所谓安全需求就是人对自身的人身、财产、道德等安全的追求。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荒漠化及自然灾害频发,人才的安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人才就无法产生更高层次需求,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无法使人才管理中的激励制度发挥作用,久而久之人才流失量将呈现出只增不减的状态。
3)高原多山环境下城市及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处高海拔群山包围的环境之中。宁夏作为我国回族的聚集区,其山地约占其总面积的3/4,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甘肃这个包含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地区,除河西走廊外地形也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其海拔大多在1 000米以上。新疆山地面积可达总面积的43%,最高海拔可达8 611米(喀拉昆仑山-乔戈里峰),最低为-154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南疆塔里木盆地海拔在1 000米以上且被高大险峻的群山紧紧包围,北疆准格尔盆地海拔均在1 000米以下且周围地势极其低缓。
多山高海拔已经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大地理标签。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空气稀薄,不仅不适于正常人生活更加不适合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多沙漠、荒丘和山地的自然环境给西部交通设施及城市的建设造成了极大地阻碍,同样也导致了西部人力资源城乡分布的失衡,城市人才多于乡村人才,中心城市人才聚集效应较大,且没有形成对周围地区网络辐射和带动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及滞涨问题[9]。
2.2 社会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环境是指目标人才系统中人才自身行为及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因素,环境中的物质、精神及人际关系等是人才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条件,其有力地影响着人才资源的分布、培育及使用,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人才生存发展状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整理,本文总结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社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如下:
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西部经济虽然逐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总体水平仍与东部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地区,人口数量大、人均收入少的状况极大阻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过去十年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四川和广西年GDP增长率超过15%外,其他地区GDP曲线均相对平缓,特别是青海,涨幅极低。2015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自治区三大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如表1所示,陕西省第二、三产业占比几乎过半,分别为50.08%和41.48%,新疆和甘肃趋中,而青海、宁夏和西藏第二、三产业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占比最高不到8%,这也说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
表1 2015年西部各省、自治区三大产业占比
西部地区市场化速度较慢,非国有经济占比小,企业机制较呆板,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经济发展内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就业压力较大,整体发展速度较慢。在2007—2014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指标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除四川和广西增长倍数接近4倍之外,其他地区增长幅度均较为平缓[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低科技投入也是造成西部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公平性也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平,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开发的规模和层次都与中、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所共有217所,教职工仅有28 893人,在全国所占比例分别仅有8.48%和8.14%,中等职业学校仅有768所,教职工人数61 844人,占全国比例分别为8.87%和7.35%,2015年我国全国教育经费投资量为328 064 609万元,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仅教育经费仅占了其中7.88%。具体情况如表2—表4所示。
表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情况
表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情况
表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状况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经费投资分布不均,高等院校多分布于省会或中心城市,偏远及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从教育资源和教育规模方面,都足以说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差甚远的现状。
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建议
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系统环境,对人才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对于吸引人才和促进人才发展都十分有效。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3.1 自然环境优化
自然环境作为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前文所述可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水资源稀缺及配置失调、荒漠化及自然灾害激增、高原多山环境下城市及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人才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对人才起不到吸引作用,反而会大大削弱人才的积极性,因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吸引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的任务已迫在眉睫[14]。
首先,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地理及资源配置情况,对现有的水资源供给不足及配置失调的情况进行改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人才基本的生理需求,给予人才基本的生活保障;荒漠化及自然灾害激增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过度放牧、伐木等行为所造成的。为此,政府在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大力宣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目前出现的地貌改变、森林植被减少、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大等问题,应采取退耕还林、鼓励植树造林以增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同时要与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合作,因地制宜地针对土地盐碱化问题进行解决,从而逐步改善目前土地无法耕种的情况;高原多山的环境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做法基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对山地资源进行开发,将劣势转变成优势,达到吸引人才,缓解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从而起到促进人才发展的作用。
3.2 社会环境优化
社会环境要素作为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前文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占比较小。经济发展的制约导致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从而使得创新创业绩效不显著;其次,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投入相对较少,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人才的积极性低下、倦怠、甚至流失。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处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过程中,依托这两大发展战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努力改善人才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创新创业队伍的吸引、培养、扩张及发展问题上升至区域发展的战略新高度。首先,借助国家对人才的支持,努力为人才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听取人才的相关意见,不断进行改善,使人才真正感受到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达到激励作用;其次,在吸引人才进入的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扩大对人才前期教育和后期培训的财政支出,不仅要进行理论培训,还要使人才获得实践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确保自身人均GDP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升自身经济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最终达到充分激发其潜能的目的。
4 结束语
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赖以生存发展的系统环境,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生态环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在质和量上与地区发展需求的严重不符,在行业及空间分布上的失衡和浪费。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当前人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势必要求政府、社会及企业三方面相互协作,从政策、经济及微观环境的角度入手,对人才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及成长环境等做出相应的优化,创造出更适于人才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进而以人才带动技术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摆脱西部落后的局面。
[1] 董原.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16(4):182-190.
[2] 李锡元,查盈盈.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其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37-39.
[3] 李龙强.优化人才生态——人才资源管理的根本[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96-97,107.
[4] 刘晖.加强我国人才生态环境建设[J].工业技术经济,2005(6):29-31,33.
[5] 路济平.良性的人才生态环境的十个标准一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峰[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11-26.
[6] 肖克奇,易本谊.新时期人才生态环境建设[J].人才开发,2003(11):42-43.
[7] 唐德章.人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政策措施[J].生态经济,1990(6):31-35.
[8] 朱达明.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策略[J].中国人才,2004(6):57-59.
[9] 周群英,陈光玖.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特点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8):58-61.
[10] 伏洋,张国胜,李林,等.青海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及态势分析[J].青海气象,2007(2):4-10.
[11] 阿布力孜·玉苏甫,乌斯曼·尼亚孜.关于新疆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J].生态经济,2006(9):135-138.
[12] 拜琦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法律支持研究——以甘肃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2):75-76,79.
[13] 王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商,2015(18):269.
[14] 张玉丽,朱家明,何玉,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荒漠区动植物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3):47-51.
[责任编辑:路晓鸽]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of talents in minority areas of West China
GAO Jun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ne Belt and Road” strategy,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in minority area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scholars.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talents as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alent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summarizes and finds out its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e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West China,and enhancs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minority areas.
minority areas in west China;ta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optimization;discussion
2017-05-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13BGL032);甘肃省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机制研究项目(144ZCRA138)
高 俊(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7.04.013
C96
A
1671-4679(2017)04-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