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道授业解惑问学践履创研
——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教学综述

2017-09-03

油画艺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院山石油画

1全山石艺术中心艺委会商议“创研班”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油画艺术教育史,我们可以赫然看到一期又一期“油画训练班”,连缀起艺术教育重要而精彩的篇章,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油画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49年后,文化部委托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委托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罗马尼亚画家博巴油画训练班。当时,我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一方面提倡自力更生搞建设,另一方面求助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促发展。艺术教育也不例外。

1955年至1957年,苏联著名油画家、教育家马克西莫夫教授在中央美院举办了油画训练班,为期两年半。来自全国7所美术院校及各地美协、部队的21位优秀学员参加了训练班学习。他们从素描到油画、从室内作业到外光训练、从构图草稿到创作完成,较为系统、全面地接受了苏联油画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了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的认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油画创作和教学奠定了基础。在当时,苏联的教学体系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最完整的一套油画教学体系”,之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油画教学的主流,但同时我国也意识到学科的单一性偏向,因此文化部又于1960—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教授油画训练班。博巴是罗马尼亚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博巴要求学员在研究的基础上,简练、概括地表现对象,而且要有激情,有力量,强调个性特征。他在浙江美院传播东欧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并在1962年以工作室的机制加以呈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艺术思潮涌入国内,艺术院校的学生需要多元滋养。

在此背景下,1985年,中国美院前身浙江美院邀请赵无极先生从法国来到他的母校浙江美院创办油画训练班。赵无极1934年考入国立艺术院高中部,是林风眠先生的得意门生,现代抽象艺术大师。“赵无极油画短训班”从全国选拔了28人参加,训练班历时1个月。赵无极先生在讲授中并不教抽象画,而是以现代艺术的开放传习的方式,注重中国传统精神的当代性理解,讲授油画及炭笔素描基本原理和要求。

1987年的秋季,英国画家尤恩·厄格罗教授应邀来中国美院讲学。尤恩在当时美院油画系1986级的一个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油画短训班教学。尤恩·厄格罗的画作形式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艺术思想,表现出宁静、理性和深刻的典雅风范,其教学中严谨的态度和求真的意识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国门的继续开放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艺术教育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中国艺术教育出现了新的转型。艺术教育的观念和体系从原来注重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正是在这一转型时期应运而生的油画教学班。“创研班”的创办体现了全山石先生作为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内心深处的情结和梦想、思索与责任。

全山石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53年,他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研究员并授课。1960年秋,他结束了在列宾美院6年的留学,回到母校任教,直至1990年退休。全山石先生一直把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创作和教学双轮驱动、齐头并进。在教学生涯里,他历任研究员、油画工作室负责人、油画系主任、教授、学院教务长、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培养了大批目前身处我国重要艺术创作和教学岗位的画家和从事艺术教育的中流砥柱。当他从教学岗位退休后,“退而不休”,长时间在欧洲考察学习,目的是为了寻找油画艺术的本源,探索油画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油画本体语言。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思考,他得出一条结论:油画艺术只要掌握了它的本体语言,融入本民族的独特传统以及自身经验和情感,是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西班牙的油画就是在吸取意大利油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委拉斯凯兹的艺术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全山石满怀信心地展望中国油画。中国油画发展百年,画家们在题材驾驭、风格样式、表现手法、画面处理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格局。但是我们在对西方油画本体语言、技法、材料的钻研,对油画本体语言的掌握上尚有距离,缺乏深层感悟。为此,中国油画要有突破和飞跃,要从高原向高峰攀登,必须精进和提升,必须在油画本体语言上下大功夫,需要用纯粹地道的油画语言去表现中国的精彩故事,熔铸东方主体意识和民族精神。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传承和教育。

每年的春节,中国美院院长许江都要去看望全老师,交谈中每每提及艺术院校师资队伍人才梯级结构不完善、人才匮乏甚至断档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美院油画系也不例外,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希望全老师能够再度担当起培养油画创作、教学人才的重任。许江院长的话题触动了全山石先生内心的责任感和多年来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给了他创办“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的信心和动力。他把这个酝酿了很久的想法与许院长一说,得到了许院长的赞同。许院长说,近年来国家很重视历史画创作,“创研班”不仅要培养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还要担负起“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年追梦”等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任务。于是,“创研班”筹备工作列入了中国美院和“艺术中心”的议事日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磨合,2014年,艺术中心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为期两年多的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经考试录取了12名学员。学员主要是各地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具有艺术学科研究生以上学历。这是中国美院在硕士点、博士点人才培养方式之外的另一种艺术高端人才教学培养的新模式,以利于培养为艺术教育服务的人才;也是继中国美院博巴油画训练班、赵无极油画短训班、尤恩油画短训班之后油画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同时,也是“艺术中心”实现“油画本体语言研究宗旨”的一种尝试。

“创研班”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中国美院领导、教务处及油画系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的。学员们对中国美院及“艺术中心”的教学环境、设施以及教师安排都感到非常满意。“艺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天光教室”“油画媒介实验室”,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西方油画原作典藏,可让学员近距离观摩西方油画原作,体悟油画本体语言的奥秘和古人作画的心迹。

“创研班”的教学采取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国内教学与国外教学相互动、集中授课与分段实践相穿插等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集中习作训练、工作室名师指导创作、国内外教学基地研究实践和博物馆大师油画原作观赏和临摹、专家学术讲座等进行授课。

“创研班”两年多的教学历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结合”:

一、“艺术中心”的宗旨与中国美院艺术教育思路相结合

“创研班”的创办正体现了艺术教育转型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改革的设想和全山石艺术中心建设的宗旨。许江院长基于对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坚与核心的认识,提出了“中西通、古今通、艺理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为艺术教育处于教育神经中枢中最敏感的部位,旨在贯通技与道、物与我、理智与情感、审美与鉴赏、创作与经验,是激发意志、开发思维、开拓想象、启悟审美的教育。它作为“由技入道”“由理入道”双重结合、艺理并举的教育命题,帮助学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的感觉、理性的思考,将“美学、创作、鉴赏、批评”作为艺术教育的四大要素。

全山石艺术中心创建伊始就把艺术教育纳入了办馆愿景,不久即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创研班”的宗旨是对油画的传统和规范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学员的油画语言表现能力、创作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质,主要为艺术院校积蓄优秀教学后备力量。

二、“创研班”的艺术教育与社会创作任务相结合

“创研班”的教学一开始就结合社会创作任务。就学期间,不少学员在专家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了国家和浙江省的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形成了“以创作带动教学,以教学指导创作”的局面。

2许江、邬大勇、孙景刚《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写照》279.5 cm × 529.5 cm布面油画2016年

2015年12月31日下午,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在“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俄罗斯写生作品展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创研班”学员学习和实践的成果,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说:“我希望学员们在‘创研班’要学到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对艺术的爱;第二个是通过‘创研班’要学会对生活的爱。我更希望通过‘创研班’这样一个终身的、漫长的学习,来向中国美术的高峰迈进。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学员们的终极考核是‘百年追梦’的创作,真正的结业是要看‘百年追梦’的创作业绩。”

“创研班”大多数学员担任着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组织的浙江美术精品工程“百年追梦”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五千年”等美术创作任务,导师们要求学员从审美的制高点来统领创作。

比如封治国的《吴阊雅集——明代书画艺术》、邬大勇(与许江、孙景刚教授合作,邬大勇为第二作者)的《天地悠悠——文天祥过零丁洋》参加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创作工程,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封治国的《一代风范——“中央研究院”第一代浙江籍院士》、邬大勇的《文军长征——1940年国立浙江大学西迁》、任志忠的《先声——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浙籍知识分子》、周小松的《江南博览——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黄庆的《大桥传奇——钱塘江大桥的建成史诗》、来源的《蓝图——孙中山视察浙江》、尹骅的《碧血忠魂——1841年定海保卫战三总兵画像》等参加了浙江省的“百年追梦”创作工程,作品在修葺一新的浙江展览馆展出,并被浙江展览馆收藏。“创研班”学员不负众望,他们的作品荣获银奖一件、铜奖二件、优秀奖三件、创作奖一件。

三、领悟、掌握油画本体语言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创研班”自2015年3月份正式开学,到2017年5月毕业。这两年多的学习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多次集中授课(油画原作临摹课、人物肖像写生课、人体写生课);(二)赴俄罗斯艺术实践考察;(三)赴欧洲艺术实践考察;(四)创作指导小组集体审稿(从构思小稿、色彩稿、修改稿、创作放大稿全过程进行看稿评审)。

在原作临摹上,学员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方面是艺术中心典藏作品展厅可供临摹学习,另一方面艺术中心每年引进的国外油画原作展也可供学习临摹。如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特展,其中有俄罗斯从“艺术世界”时期到苏维埃时期享誉世界的重磅级画家的原作。这些作品原本只能在画册和教科书上见到,当展厅里展出这些原作时一下子就引起了学员们临摹的冲动。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抑或是风和日丽的和平环境,都值得学员们去临习揣摩。全先生几乎每天都去看望学员临摹的进展情况,针对学员们临摹过程中碰到的材料技法问题、造型色彩问题等进行指导。在观摩和临摹西方油画原作过程中,导师着意引导学员近距离体验经典油画,感悟油画本体语言的奥秘。

3邬大勇《文军长征——1940年国立浙江大学西迁》280cm×330cm布面油画2016年

在人物肖像和人体写生训练中,全先生要求“摆模特”既要考虑动态、色调、光线等所构成的画面效果——主体与环境、光源、背景的关系,色彩对比、协调以及冷暖、调性等关系,以及道具的质感等要素,同时又要考虑到作业的难易程度及练习的目的,还要使所摆的作业让学员有兴趣、有激情去表现,因此“摆模特”绝不可以随意草率。“摆模特”一开始就意味着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去考虑,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审美层面上。“摆模特”的设计难易就是教材的深浅,因此每堂写生课前的“摆模特”都必须认真。这使学员们充分认识到画模特不仅是画结构、画造型、练技法,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审美和艺术标准。学员们逐渐认识到:美既存在于生活中对象本身的客观性中,也存在于画家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感受与把握,同时存在于油画媒介材料本身的特性,寓于“油画本体语言”之中的灿烂感性。诚如美国哲学家帕森斯和布洛克合著的《美学与艺术教育》一书中指出的:“美属于媒介的特性、线条、色彩、外形、质地;美也属于美的形式,是对线条、色彩、外形和质地的整合。毫无疑问,除了主题的魅力,我们还发现,某些特性、媒介的某些综合特性让人看上去很有愉悦感。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的魅力部分来自于对媒介特性的利用,一些哲学家认为这种美更富有纯粹的审美性,因为它完全存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而不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之外的事物特性之中……”1

四、把艺术考察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油画的传统在西方,以往我们请外国专家来中国任教,如今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有条件到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观摩。“创研班”把课堂搬到了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利用那里的优越条件开展教学,是为了拓展学员的视野,同时也是体现油画的审美特性和教学本身的要求,因为油画的审美必须在观看原作的过程中才能得以领悟,这是任何印刷品和网络图像所不能替代的。英国美术史论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说道:“油画原作静谧而冷凝,信息图像却从不如此。复制品无法同原作比拟。因为,在原作中,静谧冷凝直透画背,人们可以从中追溯到画家当时挥笔作画的情景。它具有这样的效果:缩短画家作画和我们看画之间的时间距离……”只有近距离看油画原作,才能真正感受到油画本体语言2“色感”“质感”“触感”的魅力。“创研班”创造条件到国外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及美术院校参观学习,在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及美术学院的同时开展艺术实践。油画本体语言是由油画自身的媒介、材料等物质载体特性所决定的绘画表现方式,以及画家和观赏者主体对这些特征的综合感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油画味”。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感悟油画原作的“油画味”,这是不可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的。带学员到欧洲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经典油画原作,就是为了让学员“亲尝法味、亲霑法益”,以悟得画中三昧。

2015年夏七八月间全山石教授带领“创研班”全体成员赴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0余天的艺术考察和艺术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非同凡响的境外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在世界油画大师原作前,全山石教授认真讲解油画,学员们悉心研究油画,领悟油画本体语言。与此同时,大家利用俄罗斯夏季日照长和大自然呈现色彩明朗的有利条件,深入农村对景写生,使学员们在参观博物馆后的感悟付之于艺术实践。艺术考察和实践共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莫斯科为据点,先在莫斯科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普希金博物馆听教师讲解,随后到莫斯科附近的俄罗斯古城符拉基米尔及苏兹达里农村蹲点写生,并到伏尔加河畔著名风景画家列维坦故居及美术陈列馆参观访问;第二阶段以圣·彼得堡为据点,一方面参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博物馆,并访问列宾美院和列宾故居,另一方面借“圣·彼得堡艺术中心”画室的有利条件,学员们与列宾美院的教师们共同画肖像、人体写生,在艺术实践现场中达到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目的。

4周小松《西湖博览会》260cm ×400cm布面油画2014—2016年

无论是去郊外写生,还是在画室进行人物写生,学员们把博物馆观画的新鲜感受和心得融入写生实践中,巩固了学习的记忆。

2016年7月11日至8月10日,“创研班”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赴欧考察学习。针对学员的毕业创作实践,为使考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出发前老师们做了周密的筹划:编纂两本导览小册,一本是《主题性油画创作探索(参考资料)》,列举了法国和俄罗斯极为重要的艺术家在主题性油画创作过程中,对构思阶段所进行的探索实例,以帮助学员在赴欧考察时可对照油画原作开启思考。还有一本是《中国美术学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欧洲艺术考察行程(内部参考资料)》,这是一本欧洲艺术之旅的博物馆导游手册,介绍了重要博物馆所藏代表作品和此次参观的路线、观赏品鉴的重点作品及注意事项。学员们在全山石先生的带领下分赴巴黎、马德里、罗马、维也纳、柏林等10个城市的38个博物馆及艺术研究院考察。面对这些人类创造的宝贵艺术财富,全山石先生以其对油画艺术的出色的鉴赏力和解析力,在海量的油画作品中,采撷经典,对着原作一解析,有意识地让学员去注意德拉克洛瓦、籍里柯等画家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方式。通过考察,学员把看到的、学到的贯注到创作实践中。学员们从比较中了解到油画本体语言的发展脉络,并领略到各家各派的擅长之处和特点:整体和细节、团块间的转换和衔接、走势和节奏、饱和的色彩、浑厚的形体、没有雕琢的用笔。针对每位学员的创作主题,适时对照经典之作的构图、处理手法、优势所在等给予启发、分析和交流,有时全先生会在一幅画面前一口气讲上两个小时,其生动而清晰的解析令学员们受益匪浅。学员们也很理解全老师只争朝夕培养后人的拳拳之心,在展厅里流连忘返,认真品读毎件心仪的作品,不时拍摄记录、交流,还买回许多既厚又重的画册。温故而知新,有的学员说一些作品过去也看过,但并没太在意,经全老师的指点才脑洞大开。有很多名作是从印刷品上知道的,这次看到原作发现效果太好了,与印刷品相比真是大相径庭。此次考察还分别受到了中意文化交流中心、瑞士AION画廊的热情接待,相互交流并商议了今后的艺术交流合作项目。《欧洲时报》也两次刊发了此次活动的消息。

5尹骅《碧血忠魂——1841年定海保卫战三总兵画像》250cm×450cm油画2017年

6乌克兰画家顾依达教授给学员示范肖像写生

7教学指导小组与学员们合影

五、个体授课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采取个体授课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教学中注重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课题的定义、研究的连续性及研究总量的时间分配。教学计划不仅要符合教育学生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还要符合“创研班”的宗旨、定位等要求和特点。为此,全山石先生为学员们量身定制,设置了一份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并付诸教学实践。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那就是要“立主干、找规律、授经验”。“主干”是指导学员们要充分掌握“油画本体语言”,艺术创作的“规律”是指艺术不同于哲学、科学、理论的“形象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经验”则是师资团队长期积淀于心的艺术感悟。明确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到教学的计划安排和步骤当中。

“创研班”邀请了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基辅美院教授顾依达,中国美院胡振宇教授担任基础课程指导。顾依达和全山石先生师出同门,也曾在列宾美术学院阿列什尼科夫和梅尔尼科夫工作室受教。而胡振宇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末曾入全山石先生门下攻读硕士研究生,后又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顾依达和胡振宇教授都掌握了娴熟的油画技巧,他们加盟“创研班”师资团队,执行基础课程教学,自然在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方面与全山石先生的教学理念有着一脉相承之处,达成了教学合作的默契,使整个教学体现了“吾道一以贯之”的特色。

同时,“创研班”还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靳尚谊、詹建俊、钟涵等教授,一起构成强有力的教学指导小组。这些教授长期担任中央美院教授及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学会的领导,有着丰富的教学、创作经验。“创研班”学员入学后,接受了导师们春风化雨般的悉心教导和培育,这些艺术界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前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作实践经验、教学理论灌输给这些极具潜力的学员。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学员们“问学践履创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教学风气,探索了一条油画本体语言的认知与油画本体语言的掌握相并举的艺术教育方式。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全山石先生一同赴列宾美术学院留学,他也应邀来到杭州,对“创研班”学员进行理论辅导,使学员们获益良多。

在“创研班”的教学中,“创研班”整个师资团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育,引导学员自己去感悟,去求真,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对不同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既注重油画语言的训练和掌握,又鼓励和启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因势利导、喻之以理,能给每个学员精准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给学员做专业讲解授课和创作点评时既严肃、生动,又幽默、形象,常常用一些比喻的方法、形象的材料及令人难忘的例子、典故向学员介绍抽象的理论,切中肯綮,清晰易懂。他们在教学中逻辑缜密的思维、规范严格的标准、充满智慧的表达、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员们对教授们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深表钦佩。

时光荏苒,“创研班”两年多的教学时间眨眼间过去了。回顾这一历程,我们看到了成绩:“创研班”学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都有了各自的收获。他们不仅在油画技法上有了提高,在审美境界上也有了提升。更可喜的是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学员们得到了数位中外德高望重的画家前辈们的谆谆教导。教授们的学者风范、人格魅力以及思维方式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学员。两年多来,学员们不仅画下了大量的习作,还画出了一批完整的写生和优秀的创作作品。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不足。因为大多数学员都是不脱产学习,无疑增加了学习的压力,有时候在时间分配上难以两头兼顾,这也给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带来难度,所以只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弥补平时学习时间的不足。

《“跋涉与追索”——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汇报展》是全体学员学习经历的一个总结。这个集子里,汇集了每位学员学习期间创作的完成稿以及各个阶段的小稿,反映了他们创作中跋涉与追索的心路历程,从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位学员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看到他们的收获和欣喜。

8封治国《孤山证印》225cm×250cm布面油画2017年

[ 注释 ]

1. 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140页。

2.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猜你喜欢

美院山石油画
一张油画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油画《塬下》
油画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美院张老师评画
全山石
“鲁艺精神”与鲁迅美院油画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奇葩美院(完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