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产性景观探究与实践
——以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为例
2017-09-03蒋澄雯潘晓雯
蒋澄雯 潘晓雯 刘 缙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校园生产性景观探究与实践
——以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为例
蒋澄雯 潘晓雯 刘 缙*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理论基础,以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观赏性为出发点,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实验性质的农业生产性景观种植营造实践,并探讨生产性景观在大学校园的设计策略。
生产性景观;校园景观;生态营造
1 研究背景
在当今城镇化的高速推进过程中,城市景观作为联系城市与居民的过渡性元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追求快节奏与高效率的环境下,出现了景观设计手法千篇一律、盲目地追求形式美的现象。正如俞孔坚指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城市而城市’,而不是‘为了家园而城市’[1]。结合城市中出现大量闲置用地、乡村中食品危机现象爆发等其它土地问题,生产性景观的理念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有生命、能长期继承文化、有明显物质产出、改善城市环境的景观。
2 校园环境下的生产性景观
2.1 景观植物的选取
生产性植物和观赏性植物并没有明确地界定含义,生产性植物不是一定没有观赏性,而观赏性植物也并非完全没有生产性。许多生产性作物也普遍具有观赏性,如观赏价值较高的果树类、粮食作物类、蔬果类等,都可在校园环境中,作为景观元素进行种植。
2.2 生长环境研究
生产性景观植物的选择需考虑气候、土壤、环境、用地空间等多方面环境因素。以上海为例,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的种植。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靠近海边,土质盐碱含量较大,不适宜种植耐盐碱能力差的植物。
2.3 生产性景观的种植模式
校园中的景观种植可结合校园的整体环境色彩进行选择,如教学楼的颜色、不同场地颜色和颜色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等。植物的形态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体量方面来布置,用以增加平面、立面、空间上的丰富感和层次感。
3 校园实践情况
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为新建校区,有众多闲置用地,经过与校方沟通,同时考虑了土壤肥力、灌溉设施、后期维护等因素,选定花房用地作为实践基地。
小组于2015年9月进行第1次秋播。在秋播前,小组成员进行拔草、松土、施肥等先期工作。秋播按照方案设计进行规则块状种植,种植了大叶茼蒿、胡萝卜、小白菜、紫甘蓝、莴苣等作物。小组成员于12月初进行首次秋收。最终收获有小白菜(40棵)、大叶茼蒿(30棵)、青菜(未统计)。
图1 花房周边环境
基于秋播活动的经验总结与反思,社团又于2016年3月举行了春播活动。本次播种活动在裸土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锁眼花园、螺旋花园等立体种植概念,进一步研究生产性景观的观赏性与可参与性。种植计划中考虑了套种间种对于作物产量的帮助;立体花园的建造上则以红砖、椰砖为主,发挥了两种建筑材料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外形美观的特点。经过前期的育苗和建筑搭建,建成立体花园两座,收获播种植物近10余种。
4 讨论
实践中发现,生产性景观在校园的发展需要高效的组织与完善的互动参与机制,从而实现师生参与规范化,有序化。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性景观在校园中的长期生命力。
当生产性景观产出规模不大时,产出的作物可以内部消化。但随着生产性景观在校园的推广,对于可能的生产性景观产出富余,研究认为可批准进入校园食堂,或与校园商店合作售卖。参与劳动者为未参与者充当监督者的身份,保证了无公害性,同时也保证了作物流通渠道的畅通。
1 张嘉铭.生产性景观应用于遗址环境规划设计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 禾初)
刘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