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猪场工作的主与次

2017-09-03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吴清月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7年7期
关键词:猪场母猪消毒

■文/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吴清月

谈谈猪场工作的主与次

■文/菏泽宏兴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吴清月

猪场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有主次之分,对于如何分则各有其见。猪场的主要工作与次要工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规模、不同性质的猪场又不尽相同。但在我们所说的主要工作与次要工作之中,不同的事情也有主次之分,总之,猪场工作的主次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定。我认为以下几项可为猪场的主要工作,其他工作相对次要。

1 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调动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工作都是由人去干,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调动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猪场工作的第一要素。

首先要以德选人、以才用人、以诚待人、以位留人。人人都要专注、勤恳、务实、博爱、感恩,只有养好人,才能喂好猪。经调查,离开猪场的人,除了不热爱本职工作和身体不适应以外,主要原因是:嫌工资待遇低;伙食水平差;年轻人学习深造的机会少、进步的空间小;或因上级错误的批评,认为上级不平等待人;或工人之间闹矛盾不能及时解决等。

那么就要求场方做到工薪合理、科学地分配蛋糕,适当提高养猪技术人员的工资,养猪是一门高科技的自然学科,不能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当提高其他技能工人的工资和熟练工人的工资,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都为猪场服务,稳定住有经验的员工。搞好伙食、提高生活水平,不能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线上,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一些年轻人,他们生长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对伙食要求得高一点应当理解。使年轻人有学习深造的机会和条件、有晋升的空间和光明的前程。平等待人、和谐相处、使每位员工精神愉快、视场如家。奖优罚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合理,使受罚的人口服心服,杜绝高压式纠正错误。

2 控制疾病、减少死亡、提高猪成活率

近几年来,猪病时刻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是猪场赔钱或倒闭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做好猪病的防控是养猪人的头等大事,应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有一方面做的不到位,就有蚁穴溃堤之险。实践证明,谁把握好了猪病的防控,养猪必将成功。

2.1 搞好科学规划、改善基础建设

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远离污染区。周围筑有高围墙或较宽的绿化隔离带、防疫沟。根据防疫需求,要设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应设在猪场的下风50m处。场内净、污道分开,尽量减少交叉污染。

猪场内布局要做到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相互隔离。生产区按饲养工艺流程,种公猪舍-待配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的顺序完成,不让猪走回头路。猪舍的建筑要有利于冬季保温御寒,夏季防暑降温,便于通风除湿,易于采光,方便排污清洗和消毒。猪舍长度、舍间距离要便于环境控制。

进场种猪要在隔离舍按规定隔离观察,出场的猪有专用赶猪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应设在猪场围墙外面。

2.2 加大硬件投入、搞好环境控制

“好的环境是养猪成功的一半”,舒适温馨的环境是“最好的预防”。对猪舍要求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卫生干燥,温度适宜、冬天能保温,夏天能防暑;光照好、少应激、密度适中。一年四季都要注意猪舍的通风、温度和湿度,通风是降低猪舍内湿度的唯一手段,还可排除污气,稀释舍内空气中细菌、病毒的含量。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冰冷的冬季都要注意通风,要根据猪的大小、不同季节、天气的好坏适度通风。冬季不可为了保温不通风。

2.3 对猪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猪群生产和繁殖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可分为:后备猪选择和培育;种公猪调教、训化和耐心的管理;待配母猪的配前优饲,促进多排卵、排壮卵;妊娠母猪前期的严格限量饲喂、提高准胎率和产仔率;中期的适当限量饲喂、促进乳腺的正常发育,提高产后的泌乳能力;后期的适当加量饲喂,保证初生仔猪的窝重和个体重;泌乳母猪产后1周内控量饲喂,防止消化不良,1周后每天4~5次不限量饲喂,防止母猪消瘦综合征;初生仔猪的接产、三擦一破、弱前强后的固定奶头、哺乳仔猪的教槽;保育猪的勤添少加、每天净槽一次,冬季夜间赶猪采食;育成猪公母分开、强弱分开,分前、中、后三个阶段饲喂管理等。

精心的管理、细致的呵护也是“最好的预防”,对猪的每个阶段都要精细管理,不可松懈。一个阶段的管理不当,将造成整个周期的生产性能下降。整体管理不好会增加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盈利也就无从谈起。

2.4 科学的防疫程序和规范的操作规程

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体保健”的综合防治理念。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和猪群发病史,结合周边猪病的流行现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规范。防疫员按程序规范操作,如免疫途径、日龄、剂量、稀释的倍数,并注意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药物对免疫效果的干扰。以猪瘟为例,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每头1mL,稀释前把疫苗预热,防止因温差应激造成的疫苗效价降低等,活苗振荡不要太剧烈,落实二人注射法(一人保定一人注射),错位注射法(一手把注射部位的皮肤向一方移动后再注射,注射后把手放开,皮肤把注射的针眼覆盖),免疫蓝耳苗后间隔2~3周等。如有一个环节不注意,就可能造成防疫效果不理想。再如疫苗的运输、保管、器械的清洗、消毒,一猪一针头都必须认真做到位,否则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严重的能引起交叉感染。

目前不用疫苗不行、但疫苗又不是万能,种类太多,不能见苗就注,原则是:病毒性疾病,有效果确实的疫苗,可注射;细菌性疾病以药物预防为主,寄生虫病以用药物防治为主。

2.5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是控制各种疾病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回场人员的隔离,办公区的人员与生产区的人员相互隔离,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等。再者要搞好卫生消毒,猪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宽同大门、长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长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场门口设有更衣、换鞋、淋浴室。进场有超生波电脑数控灭菌器。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有与场大门口类同的消毒池,每栋舍设置长1m的消毒池,门口配有消毒盆以供进入人员消毒,舍内有自动雾化消毒设备。同时各阶段的猪群必须全进全出,猪全出后按照清扫→冲洗→干燥→消毒→再冲洗→再干燥→再消毒→再冲洗→凉圈的步骤,由上而下不留死角地完成清圈消毒工作。经生产场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猪。根据季节和不同的消毒目的更换消毒药品、配比浓度和消毒方法(喷洒、喷雾、火焰、薰蒸)。

3 提高猪的繁殖性能

没有好品种就没有好产量,做好引种与品种选育尤为必要,从国外引种要慎重,应引进适应我国风土国情的优良品种。从国内引种,原则是就近不就远,从一个自己信得过的猪场引种,要做好抽血检测,确定没有传染病。不要从多场引种,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杜绝猪病同引。有条件的能自己选种、培育、提纯、复壮,绝对比引种好,杜绝引洋猪带新病。新建的小规模猪场,品种不要小而全,适合引二元母猪自繁自养搞育肥。

各类猪群从个体到群体,不论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等都要优化。不要只看漂亮的体型,有的引进类似健美运动员体型的猪,但应激性强、发病率高、母猪迟情、不发情,发情的准胎率低,准胎的产仔率低,产仔的成活率低,难产、迟产的比例明显增高,繁殖障碍性疾病大幅度上升。要选择高抗病、抗应激(健康),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好(高产)的猪的后代做种用,进行自繁自养,提高优质猪源的自我供应能力。要在出生、断奶、出保育舍、4月龄、6月龄多次选育。

搞好人工授精,充分发挥顶尖公猪的作用;把握最佳配种时间,提高母猪的准胎率和产仔率;严格采精和输精的操作规程,延长优秀公猪的使用期,减少母猪的子宫内膜炎,降低母猪的非正常淘汰率。保证公猪的运动量,提高精子的活力。

4 提高猪的饲料报酬

提高猪的饲料报酬,使猪吃同量的饲料或少一点的饲料能够长得快,是猪场增收节支、增加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是保证营养充足(不是过量)平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群、不同的品种、生理状态、健康状况、气候对营养的要求不同,应保证营养充足均衡。营养充足均衡的优质饲料是“最好的兽药”,因为营养需要不仅是满足生猪最大生产性能的需要,而且是满足生猪获得最佳免疫力的需要,以提高生猪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平衡营养是维持生猪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所必需的,合理的营养水平是抵抗疾病侵袭的最大保障;科学的饲料配方是保证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基础,是种猪发挥遗传潜能的前提;没有全价均衡的营养,就谈不上好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更不用谈经济效益。

同时要杜绝霉变饲料,霉菌毒素是多种疾病的元凶,可引起生长障碍、繁殖障碍,更使人头痛的是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引发各种疾病,多年来对养猪业的危害触目惊心。选料要严格,采购员、保管员、饲料加工人员要层层把关,收购玉米要用多功能筛选机,保证玉米的质量,必要时适当添加脱毒剂,但不能盲目多加。

二是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水是“第二营养”,水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水是猪机体细胞和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体温的调节,养分的消化、吸收、运转和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巴特曼著作中说“水是最好的药”,因此,必须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5 保证猪肉的品质好、无药残

肉的品质好、无药残才能被消费者认可,从而提高猪肉的消费量,保证养猪业的长足发展。

首先要科学使用保健药物,但药物残留给人们的身心健康留下潜在的危害,不受消费者的欢迎。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从保育转育成舍等,可用些抗应激、增加猪体健康和免疫力的药物,不能有新药就用,有些病用什么药都无效果。

再者要提倡环保型饲料和绿色添加剂的利用,使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益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类,或中成药类等。以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氮和磷的排出量,减少氨气和硫化氢的产生。能激活、促进消化酶的形成,促进益生菌的生成,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免疫抑制,增强猪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感染作用,促进生长,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动物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兽医要从治疗兽医→防疫兽医→保健兽医→环保兽医转变。养猪人要共同维护猪肉在人们心中的声誉,养猪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做好无害化处理,控制环境污染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和控制环境污染工作,是关系到规模猪场存亡的大事,必须重视。要加强规模养猪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污物处理设备必须与饲养设施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老场改造时要补加粪污处理设施。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干湿分离、堆积发酵、粪污沼气发电等,使污水达标排放。猪场最好借助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根据猪场的规模,承包周边农民一定量的土地,实现农牧循环利用,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规范病死猪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严格建立病死猪收集、运输和处理台账制度,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疾病的传播。

猪场工作的主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规模、不同性质的猪场又有不同。如南方夏季防暑是主要工作,而北方的冬季保暖则是主要工作。小型猪场不用雇人,家庭成员养猪,选人、用人、留人就成了次要工作,或可不考虑的工作。猪场的规划、建设,对于小型猪场也可不列为主要工作,首先要建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或本村的土地上,不可能按规范选址。一开始他们会因陋就简的搞建设,可能不太标准,各种设置不齐全,但要向标准化渐进发展。又如育肥猪场,选种选育就可不列入主要工作。又如国家核心育种场按照有关规定,要把控制每头公猪有效配种窝数及每头母猪的产仔窝数,以促进种猪的选育与提高的进度视为主要工作之一。而普通种猪场则要把充分发挥顶尖公猪的配种能量和优秀母猪的产仔窝数视为主要工作之一。

不论主要工作还是次要工作,都要有人抓,次要工作没人去抓久而久之也会酿成大祸。要明确责、权、利,分工不分家,上下通气,步调一致才能把猪场的工作抓好。■

猜你喜欢

猪场母猪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