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强:在必然中选择更好的生存之道

2017-09-03向煜

现代苏州 2017年16期
关键词:金鸡湖当代艺术美术馆

记者 向煜

朱强:在必然中选择更好的生存之道

记者 向煜

时髦的人们,总爱说“脑洞”,如果你去过北京的798艺术区,你会发现当代艺术可以为你的“脑洞”打开一个既宽广又私密的世界。宽广是日常,私密在内心。当代美术馆,作为更加开放也更加活跃的所在,以最接地气的姿态为“高冷”艺术与普通观众之间架起了桥梁。

金鸡湖美术馆,是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成立第六年才“出生”的。它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偶尔是说,此前,苏州还没有一家真正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美术馆;必然是,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的苏州工业园区,一定是会有这么一家当代美术馆,那么,为什么不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这一城市文化地标中诞生呢?

弥补苏州美术生态平衡

回忆当年,即使文化已经逐渐发展成城市名片,但缺少具有地域代表性、具有高度学术性以及接轨国际的专业美术馆,一直是园区人的遗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应运而生。从2012年开馆至今,五年时间,这个苏州美术界的后起之秀就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适合城市文化发展的道路,在传播艺术魅力的同时,为苏州工业园区乃至更大区域的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说得官方一点,金鸡湖美术馆的成立,是践行了‘先试先行’的园区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弥补了苏州美术的生态平衡。”金鸡湖美术馆执行馆长朱强告诉记者,成立伊始,金鸡湖美术馆就非常明确自身定位——侧重当代艺术,同时兼顾传统艺术;注重国内外的艺术交流和推广。

为什么会这么定位呢?

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被人称羡,但也因为这一原因,苏州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也要强于别人,现当代艺术要在苏州发展起来,会面对更多阻力,这也导致了,苏州鲜有展现当代艺术的美术场馆。

既然要成立新的美术馆,为什么不尝试下不一样的选择呢?朱强坦言,比起经验和藏品,当初的金鸡湖美术馆肯定无法与苏州博物馆、苏州美术馆相抗衡,另一方面,既然身处园区,他们应该考虑的是现代的、与时俱进的、与百姓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对普通百姓而言,传统艺术是神圣的,是供人仰望的殿堂;当代艺术不一样,她亲和,平民化,能更好地‘打入’群众中间。”

“既符合发展趋势,又与苏州其他传统美术馆错位发展,让城市文化更加繁荣”,这种互补的发展形式,让苏州的百姓在家门口不仅能看到传统文化,也能欣赏到当代艺术,极好地丰富了他们的视觉,开拓了视野。

做好3.0版本的美术馆

“我们希望在一座新城展出一些特色鲜明的艺术,也更符合当下人们的诉求。”纵观金鸡湖美术馆每年四个大展,这一点清晰可见。“开年大展一般是当代艺术家的个展,这些艺术家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具有突破性、新颖的手法让苏城大开眼界”,朱强总结,第二个展一般是苏州本地传统文化以当代艺术手法来表现的展览,充满了地域特色;第三个展是关于国内外前沿艺术大展,要么是国际名家,要么是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展览;“年末的展览,我们着力表现亚洲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我们相信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即是关注艺术发展的未来。”

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王纯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术馆目前共分为三个版本。1.0版是最初级版本,以陈列国宝级艺术品为主的陈列馆。2.0版是以推广当下艺术流派、艺术潮流艺术家为主的美术馆。3.0版本是最新版本,美术馆成为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平台:倡导全民艺术教育,是将艺术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并让大家主动参与艺术。”

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金鸡湖美术馆应该属于3.0版本——办展之外,美术馆还肩负着传播经典、推广美育的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是与美术馆大门正对的一排小展架。从我第一次光顾金鸡湖美术馆开始,它们就在那里了,不是表面化的装饰,而是为公众更多了解艺术去服务。”金鸡湖美术馆“常客”依依回忆,从那一排十余个小展架上,她探究过中国的笔墨山水,了解了以前不熟悉的水彩画,还知道了漫画大师丰子恺的创作轨迹。而这一排小小的展架,正是金鸡湖美术馆推行美育的一点“小心思”。

事实上,如今金鸡湖美术馆,每一个展览都会配套进行3到5场与展览相关的公益讲座、活动,“展览前的探秘,邀请参展艺术家、策展人开设公益讲座,或者是举办相关活动,这样一个展览才完整。”

志愿者活动也是金鸡湖美术馆一大亮点。“一方面,这些志愿者是为美术馆服务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利用自身的平台与资源,尽可能多地让爱好者们去了解、接触更多艺术知识,比如探访艺术家工作室,美术机构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金鸡湖美术馆作为未成年人活动基地,也举办了多场与学生们相关活动。

当代艺术可以在苏州拥有更多可能

“从学术定位来说,我们的起点就是要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的知名场馆靠齐,实践证明,我们所做的展览,无论是品质还是学术性方面,都不差。”其实,不用朱强说,每一次展览现场,都能发现几个我们眼熟的名字。冯博一、冯峰、徐冰、邱志杰、吴洪亮、徐累、刘庆和、岳敏君、张晓刚、张小涛……这五年,国内很多知名的当代艺术大咖,都曾“光顾”过金鸡湖美术馆,要么是人到,要么是作品来了。“艺术家为什么愿意来,除了展馆自身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展览本身主题意义和学术性对他们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虽然说,判断一座美术馆的成功与否,不能以都请过谁来论好坏,但这足以从侧面反映出,经过这些年发展,金鸡湖美术馆在业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而在其的带领下,当代艺术在苏州也拥有了更多可能。

“这两年,苏州有不少民营美术馆建成,从他们日常举办的小型展览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在苏州,尤其是在园区,应该处于一个上升的劲头。”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会发现不仅是私人机构,诚品书店、新光天地,还有即将开业的苏州中心,都能够找到当代艺术的影子。

“我们希望,金鸡湖美术馆能够作为一个主心骨,将苏州当代艺术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合力出发,让当代艺术在苏州生发出更多可能性。”虽然要走到当代艺术第一阵营还有很长一段路,但随着时间的积淀,再加上如果能有更多资本的投入,相信当代艺术在苏州的春天会更明媚。

猜你喜欢

金鸡湖当代艺术美术馆
少年美术馆
当代艺术看得懂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大同美术馆
美丽的金鸡湖
金鸡湖学校:艺术体育科技齐开花
去美术馆游荡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