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奶牛场的繁殖管理要点

2017-09-03张英伟

中国乳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观察法奶牛场围产期

文/张英伟

(山东大地乳业)

大型奶牛场的繁殖管理要点

文/张英伟

(山东大地乳业)

繁殖工作在奶牛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奶牛场应设定的各项繁殖目标入手,对奶牛的围产期饲养管理、保健,产后子宫保健,子宫炎的检查鉴定,数据管理,人员的培养、管理、绩效考核,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繁殖疾病的治疗等12 个方面介绍奶牛场繁殖工作的管理要点。

奶牛场;繁殖;管理

众所周知,繁殖工作在奶牛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奶牛没有繁殖就没有产奶,就不会有高产,奶牛场也不会有长久的发展,更谈不上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对笔者在牧场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从设定目标、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意义。

1 设定目标

首先奶牛场管理者要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繁殖结果,也就是要设定一个想完成或者必须完成的目标(表1)。

2 管理要点

2.1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工作和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密不可分,管理好,奶牛产后恢复快,少发病,可以及早再进行配种受孕;反之,管理不好,发病率高,影响奶牛产后配种受孕,推迟配种时间,或者使受胎率降低,甚至导致奶牛淘汰。

表1 规模奶牛场应达到的各项繁殖指标

因此,在围产期管理中应提供以下条件:一是饲料。给奶牛提供可自由采食的平衡日粮;二是饮水。奶牛饮用水应干净、充足,冬天要保证饮用水不能结冰;三是采光。保证奶牛接受足够的光照(每天16~18 h);四是空气。空气清新,无氨气;五是休息。保证奶牛充足的休息时间,为奶牛提供干净、干燥、松软的卧床;六是空间。提供足够的可自由活动的牛舍或运动场。

2.2 围产期的保健

保健流程的执行是否到位对奶牛的产后恢复至关重要。围产前期12 天注射ADE 10 mL,以预防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在产犊前3 h内,将奶牛赶入产房,禁止其在产房外其它区域产犊,尽量让其自然产犊,保持安静、干燥、松软、舒适的环境。产犊后灌服大补液40 L、博威钙钙制剂、注射催产素以及头孢、氟尼新葡甲胺或美洛苷康抗炎镇痛药。产房应每天消毒,没有特殊情况禁止将手伸入阴道内检查,以免造成交叉感染,造成子宫炎。对胎衣不下牛只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2.3 产后子宫保健

奶牛产犊2 h内注射催产素或PG 0.5 mg,以后隔14 天注射PG 0.5 mg,28 天再注射PG 0.5 mg,42 天再重复注射PG 0.5 mg,56 天注射PG 0.5 mg。注射后严格观察恶露排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预同期可以促进子宫恢复,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尽早发情配种受孕。

2.4 子宫炎的检查鉴定

子宫炎的判断采用外部观察加直肠检查的方法:挑选产后30~60天的牛只,利用子宫炎探测器进行检查,检查阴道内、子宫颈处黏液状态(清亮、混浊、带脓、脓性)。如果清亮透明,说明恢复很好可以正常配种,如果混浊带脓说明有子宫炎发生,即使配种也很难受孕,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分析总结查找发生的原因。

2.5 数据管理

每月及时下达配种任务目标,及时更新配种、孕检、繁殖疾病及繁殖障碍牛只数据,分配各区域牛只繁殖状态,充分利用系统管理软件,对每月繁殖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发出预警,及时处理,达到数据指导生产的作用。

2.6 人才的持续性培养

每年在年初做好繁殖部门的培训计划,每月2 次培训,内容主要为:一是培养员工的素养,防止弄虚作假事件的发生,先做人再做事。二是培训制度流程、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误配、漏配、脱配。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能力,接受新技术。四是安全培训,人、牛、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五是多沟通,多交流,实现经验共享。

2.7 合理的绩效考核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设定绩效考核制度,每月设定目标,看结果,做总结,定工资。如参配率,怀孕率,受胎率,双18、21 天怀孕率等。对技术水平高、目标完成好、工作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员工进行筛选,成为后备干部。

2.8 繁殖现场“5S”管理

繁殖必须重视现场管理,实施“5S”管理:1S—整理,库房、办公室、配种车、配种工具的整理;2S—整顿,繁殖所用药品、液氮罐、办公桌、配种车、配种箱等的整顿;3S—清扫,库房、办公室、配种车、配种箱的清扫;4S—清洁,库房、办公室、配种车、配种箱的清洁;5S—素养,所有的配种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9 做好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一般有4 种方法:一是外部观察法;二是计步器识别法;三是涂蜡笔观察法;四是直肠检测法。

2.9.1 外部观察法

外部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提高奶牛发情鉴定率最好的方法。奶牛发情时间:晚上24∶00到早上06∶00,占43%;早上06∶00到中午12∶00,占22%;中午1 2∶0 0到下午1 8∶0 0,占1 0%;下午1 8∶0 0到晚上24∶00,占25%。建议各时间段都有人观察奶牛发情,减少漏情的发生,特别应加强夜班的发情观察。根据奶牛信号,工作人员一般可以发现发情奶牛,如接受爬跨或爬跨其它牛只都是发情信号,表示2 头奶牛都在发情,只是所处的发情阶段不同。

2.9.2 计步器识别法

计步器识别法是根据奶牛每天的活动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确定奶牛是否发情,该方法效果好,识别率高,及时准确,可减少漏情。

2.9.3 涂蜡笔观察法

涂蜡笔观察法是发情鉴定辅助方法,即在奶牛尾根最高处涂蜡笔,宽5 cm,长 20cm,每天2~3次观察蜡笔情况,发现有奶牛爬跨迹象及时检查。结合配种记录或发情记录,及时找出发情牛只并参配,未发情牛只重新涂蜡笔,继续观察,专人涂专人观察。

2.9.4 直肠检测法

直肠检测法一般是和以上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是确定是否可以参加配种的重要依据。原则上,奶牛正常发情并可以配种的要求:一是必须有发情行为;二是外阴部有透明的黏液分泌;三是卵巢上有卵泡发育。

2.1 0 人工授精要点

2.1 0.1 一定要查明奶牛档案,如是否已配待检、是否怀孕、情期是否正常。

2.10.2 精液品质鉴定,每周定期检查精子活力30%,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2.10.3 精子解冻温度在36 ℃,时间为45 s,最好使用恒温解冻杯结合温度计,输精枪(严格消毒)保存在恒温套里,避免温度变化带来的应激,并以最快速度进行输精,精液解冻后在外时间越短越好,原则上应小于5 min,一次解冻精液小于3 支。

2.10.4 适时配种,从奶牛第一次稳爬发情开始时间计算,到实际输精时间差8~12 h,受胎率最高,适时输精的上午/下午法则为:早上发情8~12 h后,下午输精;下午发情8~12 h后,次日早上输精。

2.10.5 输精部位,子宫体(在子宫角和子宫颈交口连接处只有1~2 cm),插输精枪时一定要缓慢,以免损伤子宫黏膜,导致血液杀死精子。输精操作原则是慢插、轻推、缓出,防止精液倒流或堵塞,如果输精时有精液流出或仍有持续爬跨,应间隔10~12 h复配1 次。

2.10.6 配种后及时核对牛号和精液号,配种员作好记录,输入系统。

2.11 繁殖疾病的治疗

2.1 1.1 不发情/乏情

多数是由于持久黄体导致的,可注射PG 0.5 mg。溶解黄体促进发情,也可采用0 天(GnRH 100 μg)、7 天(PG 0.5 mg)、9 天(GnRH 100 μg)同期发情法进行治疗并配种。

2.11.2 子宫炎治疗

脓性子宫炎,可以用聚维酮碘千分之一进行清洗,配合PG 0.5 mg肌肉注射,促进脓性分泌物排出。也可以用醋酸氟啶进行治疗,效果也不错,但要注意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11.3 奶牛不孕

对于不孕牛,应及时找出不孕原因;对于先天性不孕的奶牛应及早淘汰;对于营养性不孕的奶牛应加强饲养管理;对于疾病性不孕的奶牛应及时治疗,尽快恢复其繁殖能力,及早配种受孕。

2.12 适时胎检

2.1 2.1 初检,配种后28 天开始用试剂盒进行早期诊断,或用B超机,30天进行早期诊断,或用技术较高的配种员进行直检,确定妊娠后精心护理,未怀孕牛同期处理,尽早配种。

2.12.2 复检,60~90 天进行复检,发现无胎牛及时处理。

2.12.3 干奶检查,原则上干奶牛只应该全部怀孕,由于每个奶牛场管理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2.12.4 进入围产期前应再次确定是否怀孕,避免进入围产期的牛只出现空怀现象。

3 小结

繁殖工作影响产奶量和奶牛健康,影响奶牛场的效益和未来发展。因此,牧场管理者要从多方面重视奶牛的繁殖工作,尤其是重视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C

2017-07-04)

张英伟,现任山东大地乳业场长,山东省奶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事会副秘书长等职务,主要从事奶牛养殖、牧场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观察法奶牛场围产期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通信接收端优化策略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观察法求解至少有一个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
真绅士
围产期时间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