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猪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
2017-09-03李培培张宝珣李和刚刘开东王建华
李培培,张宝珣,李和刚,刘开东,王建华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
青岛地区猪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
李培培,张宝珣,李和刚,刘开东,王建华*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
畜牧业是农业温室气体(GHG)的重要来源。通过开展青岛市猪GHG气体排放量估算与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2013-2016年猪肠道发酵甲烷、粪便管理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为2 076.00 t、10 546.10 t和363.30 t;2013年猪GHG排放量最高,为50.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q),2013-2016年呈下降趋势,降幅22.91%。应结合青岛地区猪GHG排放特点,尽快开展减排技术研究,提出猪GHG减排策略。
猪;甲烷;氧化亚氮;温室气体;青岛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指大气中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射出的热红外辐射谱段特定波长辐射的微量气体成分[1]。其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畜牧业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已成为GHG的主要来源[2],我国畜禽饲养量大,GHG减排形式严峻。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畜牧业GHG减排任重道远,如何估算各畜种的GHG排放量,并对其进行评价,成为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生猪产业是青岛地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GHG排放量估算和评价对畜牧业GHG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低碳发展及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培训教材》方法对青岛市猪GHG排放进行估算和评价,以期对评估畜牧业GHG排放潜力提供参考,为青岛市发展大都市畜牧业,探索符合环保要求的低碳型养猪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13-2016年,青岛市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量(见表1)依据市场行情波动,2013年生猪出栏量最大,为382.57万头,2016年出栏数量最少,为294.86万头。文内能繁母猪年平均饲养量按照年末存栏量计算,全年饲养;根据调研,生猪平均出栏日龄为200 d,生猪年平均饲养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为生猪年平均饲养量,头; 为年度生猪出栏量,头;200、365单位为d。
根据《低碳发展及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培训教材》,青岛属华东地区,猪GHG排放因子见表2。
1.2 估算方法
本文采用《低碳发展及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培训教材》中的方法对该地区猪GHG排放量进行估算,公式为:
GHG排放潜力以CO2-eq计, CH4和N2O在100a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分别为等质量CO2的28倍和265倍[3]。所以GHG排放潜力计算公式为: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肠道发酵CH4排放量
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是指动物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发酵消化饲料时产生的CH4的排放[1]。非反刍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量小,受动物种类、生长阶段、体重、采食饲料数量及质量、及生产水平的影响,其中采食量和饲料质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6]。青岛地区猪饲养量大,因而应将其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计入GHG排放量。该地区猪肠道发酵CH4排放量估算结果见表3,2013-2016年均排放量为2 076.00 t,201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出栏量均最高,因而肠道发酵CH4排放量最大,为2343.26 t,而重庆2010年猪肠道CH4排放量为1.548万吨[4],为青岛市2013年排放量的6.61倍。2009年江苏省猪肠道CH4排放量为1.858万吨[5],是青岛市2013年排放量的7.93倍。
2.2 猪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
动物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是指从动物粪便排泄到施入土壤之前,在运输、储存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CH4和N2O,排放量取决于粪便中氮、碳含量及储存时间和处理方式等。青岛市2013-2016猪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结果见表3,年平均排放量分别为1.05万吨、363.30 t,2013年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量均最高,因而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量最大,分别为1.19万吨和410.07 t。重庆2010年猪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6.512万吨和0.248万吨[4],分别为青岛市2013年排放量的5.47和5.95倍;江苏省2009年猪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5.575万吨、2 000 t[5],是青岛市2013年排放量的5.11、5.34倍。
2.3 2013-2016年青岛市猪GHG排放潜力
2013-2016年青岛市猪GHG排放潜力见表4。该地区2013年猪GHG排放量最高,为50.76万吨,2013-2016年排放潜力呈下降趋势,降幅22.91%。粪便管理过程中CH4的排放是猪GHG的一大来源,占GHG排放潜力的65.66%。
2.4 2016年青岛各地区GHG排放情况
如图1所示,2016年平度市GHG排放潜力最大,为12.46万吨,其次为莱西市,9.10万吨,分别占2016年青岛市GHG排放潜力的31.85%、23.27%,两市是青岛市主要的生猪养殖基地,生猪出栏量占全市的54.99%,故GHG排放量大,所以将是猪GHG减排的重点区域。
表1 2013-2016年青岛市生猪基础数据(万头)
表2 猪GHG排放因子[1](kg/头·a)
表3 青岛地区猪GHG排放量估算结果(t/a)
表4 青岛市猪GHG排放潜力(万吨)
图1 2016年青岛市各地区猪GHG排放潜力 (万吨)
3 讨论
3.1 GHG排放量估算的影响因素
猪GHG排放量的估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排放因子是估算GHG的主要参数,但其受较多因素影响,如猪的生长发育水平、养殖环境状况、日粮组成、粪便贮存及利用方式等,因无法精确定位到所有因素,所以估算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其次,猪年均饲养量与GHG排放潜力呈正比,但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尽管生猪按年出栏量换算为年均饲养量,但死淘数据未计入,也未考虑种公猪,但能繁母猪淘汰计入生猪,使计算偏差相互抵消。
3.2 猪GHG减排措施
现今,畜牧业GHG减排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控制畜禽GHG排放,而猪是畜牧业GHG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所以推进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低碳养殖,是青岛市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
3.2.1 粪便CH4和N2O减排
猪粪便管理产生的CH4和N2O占其GHG排放量的87.07%,因此通过改善猪粪便的储存和利用方式,可有效实现GHG减排。改善猪日粮组成或加入营养添加剂、改进粪便储存和处理方式是GHG减排的主要途径。
已有研究表明,当猪的日粮组成发生变化,其营养成分的代谢途径、粪便成分等都随之变化,进而影响GHG的排放。黎学琴等[7]研究了低蛋白日粮对规模猪场GHG减排的影响,发现与普通饲料相比,采用低蛋白日粮可实现GHG减排量(0.82±0.40)kg CO2-eq/kg增重,其主要减排途径是减少了粪便管理过程中N2O的排放。另外,试验证明,营养添加剂的使用,可提高畜禽日增重10%~30%,而相对减少单位畜产品的CH4排放量10%~40%[8]。因而在保持猪生产性能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日粮组成、使用营养添加剂、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可降低其GHG排放。
粪便的成分、储存温度、水分等对GHG排放均有影响,可通过改善粪便存储条件、采用固体粪便处理方式、减少粪便储存时间等实现GHG减排。规模化养猪场可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粪便,利用沼气新技术、新工艺,在有效利用猪粪便的基础上,实现GHG的减排。近年来,青岛市十分重视GHG减排,通过对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等出台补贴政策,及对养殖场(户)进行现代畜牧业培训等,使青岛市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走在全国前列。
3.2.2 发展低碳畜牧业
发展低碳畜牧业,是减轻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举措。低碳畜牧业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生态、循环、绿色、低排放为一体的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的畜牧业发展模式[9]。即在追求优质、高产、安全的基础上,增强低碳排放意识,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GHG的排放。低碳畜牧业的本质是节能减排,依靠先进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畜禽废弃物,发挥其再生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GHG减排和发展大都市畜牧业角度出发,需要对猪GHG排放进行评价,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GHG减排技术研究,进而推动青岛市畜牧业GHG减排和治理步伐,推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低碳发展及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2] 覃春富,张佩华,张继红,等.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减排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1): 209-214.
[3] 核心撰写小组.气候变化2014,综合报告[R].日内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
[4] 韦秀丽,高立洪,徐进,等.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1235-1239.
[5] 徐兴英,段华平,卞新民.江苏省畜禽养殖温室气体排放估算[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6):162-165.
[6] 周静,马友华,杨书运,等.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30(4):78-82.
[7] 黎学琴,马文林,邓柏林,等.低蛋白日粮对规模猪场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6):69-75.
[8] 樊霞,董红敏,韩鲁佳,等.肉牛甲烷排放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179-183.
[9] 陈瑶.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增汇减排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2017-06-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猪血管内皮细胞NFkB p65基因敲除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数学模型的建立(31301936)”;青岛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运行经费”。
李培培(1982.12-),女,汉族,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E-mail:lipeipei1982@163.com,Tel:0532-87661178。
*通讯作者:王建华(1976-),男,高级畜牧师,E-mail:jhwang_126@126.com。